越南的郡縣時期:
從傳說起直到秦征服嶺南,越南史書上列有若干時代,依據中國向來的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說法,越南,蠻子也,越南蠻子的史書關於那些年代的記述有幾分是自己的?大概抄咱們的居多吧?所以瞭解這些看國史吧,並且在下本文意不在此(只想管真正的“獨立自主”的越南歷史),故省略。同樣,越南史書都把趙佗(南越武帝)列在其正史之中,但此等事蹟,我煌煌國史中俱有明文,故也省之。總之,從漢滅南越設立九真,日南郡起,直到五代,越南之大部均在中國王朝統治之下,越南將其稱為“郡縣時期”或“北屬時期”。
獨立自主運動初期:
一般認為,丁朝以後才是真正的越南自己的歷史。但為了交代根源,仍需敘述一下丁朝之前的一些史實。
五代時安南受後梁,南漢管轄,但南漢政權並未在實際上控制安南,把持安南的是當地的土豪曲氏。904年土豪曲承欲趁南北大亂,獨掌靜海軍節度使一職,次年唐朝被迫承認其職位。907年曲承欲死,子曲承顥繼;911年曲承顥死,子曲承美繼。在曲氏三代掌管安南時,他們雖是南漢的節度使,但實際上自行為是,處於自主地位。931年,曲氏部將楊廷藝起兵打敗南漢交趾刺史李進,佔據交州,南漢被迫封其為節度使,楊氏政權僅存在五年,後晉天福元年(936年)被他的部將矯公羨所殺,矯氏自立,但兩年後又為另一部將吳權所殺。後晉天福三年(938年),吳權在愛州起兵,追殺矯氏而和南漢進行戰爭,吳權戰勝南漢軍,自立為王,試圖脫離中國統治而建立獨立自主的區域性封建政權。但是吳權稱王並不能作為越南獨立國家之始,因為吳權在位僅五年而亡,各地封建主割據稱雄。故吳權稱王可視為越南開始擺脫中國統治的首次嘗試。
十二使君之亂:
吳權曾立楊廷藝之女為後,並將其子吳昌岌委託與楊後之弟楊三哥輔佐。吳權死,楊三哥自立為王,稱楊平王(945-950)。吳昌岌逃到南冊,楊三哥派兵追捕,範令公攜其隱匿於山中。於是,楊三哥收吳昌岌之弟吳昌文為養子。
自楊三哥篡位,稱平王之時起,各地土豪(十二使君)並起,割據一方。其後950年,太平地方之亂,楊三哥派吳昌文前往鎮壓,吳昌文反兵襲擊平王,克之,擒楊三哥,吳昌文念甥舅之情,未殺之,降其為張楊公,使食其邑。但吳氏恢復舊業,各地使君仍不肯臣服,吳氏遣兵討伐,竟不能克,後吳昌文於963年帥兵平太平,唐阮二村之亂,為箭所中而亡。吳昌熾繼,但王室已經有名無實。自此,安南陷入“十二使君之亂”,十二使君是:矯公羨(矯三制),割據峰州;杜景碩,割據杜洞江;陳覽(陳明公),割據布海口;吳日慶(吳覽公),割據唐林;李郎公,割據超類;阮守捷(阮令公),割據仙遊;呂唐(呂佐公),割據細江;阮超(阮右公),割據西扶烈;範白虎(範防遏),割據藤州:吳昌熾割據平橋;矯順(矯令公),割據回湖;阮寬(阮太平),割據三帶。
十二使君之亂持續二十餘年,生民塗炭,最後由丁部領結束戰亂。
丁部領出身於宦門世家,其父是楊平王,楊廷藝的牙將丁公著。丁歿,由丁部領襲其位,先是,丁奉母返回故里嘉遠縣避兵禍,該地達官貴人看到這一名門,皆願歸附。不久,該縣脫離古螺政權(楊三哥篡位後的根據地)的控制,使丁雄視一方。951年,吳昌岌,吳昌文兄弟征伐丁部領領地華閭洞,圍攻一個月未克,只好退兵。吳氏政權無力制服丁部領,不得不預設丁作為華閭洞的主宰。其後,丁部領攻伐不服其統治之叔叔丁預,其叔懼而降,丁部領勢力進一步增強。965年,丁部領同十二使君之一的陳覽聯合。陳覽是一個兵力較強,領地較廣,家產富有的使君。陳覽見丁部領身材魁梧,胸有大志,遂收其為養子,將兵權交給丁部領,丁更是如虎添翼。後陳覽死,丁部領回師固守華閭洞,招募豪傑人才,積蓄兵力,其後親率三萬大軍降伏使君範白虎,再攻杜景碩,範白虎甚至前往投降,成為丁部領的一員名將,官拜"親衛將軍"。
十二使君中,吳日慶和吳昌熾是吳權的後裔,他們佔據著間隔頗遠的唐林和平橋,丁部領出兵降伏吳日慶後,娶其母為妻,又嫁女與吳日慶,並讓自己兒子丁璉娶了吳日慶之妹。對於吳昌熾,丁部領採取軍事和聯姻手段,將其降伏。據說,丁部領進軍平橋路上,以重兵威懾吳昌熾並設宴犒軍,吳昌熾懼而降。丁又娶楊三哥之女楊氏玉雲(此女與吳昌熾有姑舅之親)為妻.
對於杜景碩和阮超,丁部領則使用軍事消滅的方法。先是用重兵圍困杜景碩,雙方相持年餘,最後杜景碩為流矢所殺,杜兵降。而阮超,擁有重兵和大將數人,不容易消滅。據載,丁部領和阮超大戰中,折將四人,士兵傷亡慘重。後遣阮匐,黎桓為後援,丁部領為總帥,統帥戰象和士兵向阮超發起強大的攻勢,阮超領兵頑強抵抗,並謀求使君阮寬和阮守捷領兵救援。阮超分兵兩路,一路防守陣地,一路由他本人領兵前往救援。阮超軍渡河中,狂風大作,船,軍械皆沉水中。丁部領知悉,遣十勇士潛入敵營,縱火焚燒,阮超軍大潰。
隨後,丁部領帥軍攻打使君矯順和阮守捷以及阮寬,呂唐等。丁部領以黎桓,阮匐為前鋒,他本人殿後,分兵幾路,用各個擊破的辦法,歷經年餘,終於消滅了矯,阮,呂,李諸使君。
總之,丁部領原來在十二使君之亂中,按兵不動,積蓄力量達二十年之久。在諸使君常年鏖戰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疲勞不堪後,採取了懷柔,聯盟和軍事降服等手段,於963年,“賊黨潰散,境內安堵,交民德之,乃推部領為交州帥,號曰大勝王”,基本完成了統一的重任。
丁朝(968——980):
一,丁朝的建立:
968年,丁部領自稱“大勝明皇帝”,都於華閭洞,國號“大瞿越”,建元太平。封子丁璉為南越王,立五皇后。越南歷史上的封建王朝和開國皇帝的稱號,就是從丁朝開始的。在與古代中國接壤的各國中,一般都是由中國王朝皇帝封各國國君為王或其他稱號,但各國無有敢稱皇帝者,都是稱王,如朝鮮便是一直稱王(一直到李朝高宗改國號大韓後才為皇帝),越南是例外敢和中國皇帝叫板的,一獨立就稱帝(另一個為日本)。
丁朝初建,封阮匐為定國公,黎桓為十道將軍,建立了比較鞏固的封建階品。為了確保丁朝的寶座,丁部領指定了酷刑:”帝欲以威制天下,乃置大鼎於廷,養猛虎於檻,下令曰“有違受烹齧之罪”。人皆畏服,無有犯者。”刑法雖然很嚴酷,但有賴於此,才使國內得以安寧。
兵制方面,太平五年(974年)春二月,丁部領令定十道軍,一道十軍,一軍十旅,一旅十卒,一卒十伍。
外交上,與宋通好,貢物於宋,宋加授南越王丁璉開府儀同三司,交趾郡王。丁朝與宋友好多年。
二,丁朝的滅亡:
丁朝僅存在十餘年,他的覆滅首先是因為統治階級內訌而引起的。978年,丁朝發生了宮廷政變,起因是丁部領棄長立幼,以其幼子項郎為太子。長子丁璉自寒微時就隨同父親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立有汗馬功勞,而今反不能繼承帝業,心有不服,遂於979年,使人殺項郎,意圖篡位。同年十月,杜釋殺丁部領和丁璉。杜釋原為桐關吏,野心很大,企圖發動政變,掌握大權。為此,杜釋乘丁部領“夜宴醉臥廷中,遂弒之,害及南越王璉。”其後阮匐殺杜釋,立丁部領幼子丁璇為帝。追諡丁部領為先皇帝,丁部領遂稱丁先皇。
後來,掌握實權的十道將軍黎桓藉口丁璇年幼,不能處理朝政,遂於980年篡位自立,丁朝亡。
前黎朝(980——1009):
丁部領和丁璉被宮廷侍衛杜釋所殺後,十道將軍黎桓趁機“挾天子以令諸侯”,將丁璇及其母楊太后變為手中傀儡,後將二人囚禁。宋太宗問訊大怒,派大軍進攻。黎桓此時巧借20年前宋太祖故事,導演了一場越南版的“黃袍加身”,即強迫太后下令大將軍範巨備把群臣聚集殿上,範謂王曰:“今主上(七歲之丁璇)幼弱,未知我輩勤勞,脫有尺寸之功,其誰知之,不如先策十道(黎桓)為天子,然後出師”軍士聞之,鹹呼萬歲,太后見人情畏服,使以龍袞加王躬,請即位”這樣,黎桓便輕易的奪取了丁朝江山,然後發兵迎戰宋軍。宋軍先在白藤江大敗黎軍,後來黎桓用詐降,引誘宋軍深入,黎軍集中兵力打敗宋軍,取得勝利。
黎桓雖然勝利,但是畢竟害怕宋軍再次征伐,仍與宋通好。開始,宋太宗仍以丁朝為合法,責問黎桓。黎桓雖然對宋太宗詔書聽不進去,但又無可奈何。為了取得宋太宗歡心,得到正式冊封,不斷入貢,以表忠心。從982到994年,先後五次派遣使者出使宋朝。終於在986年,宋冊封黎桓為“京兆郡王”。993年,封為交趾郡王。從此,越南的獨立已是無可爭辯的事實了。
但時隔不久,黎桓父子的野心就暴露了,994——1009之間,開始了對中國的侵略,開越南此後歷代對中國侵略之始。
史載,“黎桓性本兇狠”。黎桓極其後代均為酒色之徒。從黎桓本人來說,後宮美女成群。他有十一子,各有眾多妃子,醉生夢死。黎桓生活極為糜爛,揮金如土,肉林酒池。黎桓晚年,諸子各被封為南封王,東城王,中國王,開明王等等。1005年黎桓死,諸子爭位十分激烈,一度“國中無主”。開明王和東城王爭奪王位最為突出。南封王黎龍鉞為黎桓三子,最為寵愛,黎桓命其繼承王位。1005年龍鉞即位,號中宗。但僅三日,被開明王龍鋌所殺。
黎龍鋌為黎桓五子,即位後其暴虐遠勝乃父,性好殺戮,且好色成性,因酒色過度,“王有痔疾,臥以視朝”。故號黎臥朝。其人事蹟,略舉一二:“帝性好殺犧牲充庖者,徑先手刃之。刑人或用茅纏身以火燒之,或使宋優人廖守心以鈍刀解之,令不得速死。其人痛苦哀號,守心戲曰:不慣受死。帝大笑以為樂”“征伐所獲俘虜,悉驅於水牢,潮漲呵呷而死,或使登高而伐其樹,樹顫人墜地死矣。以為樂”“乃系人於舟側,往來中流,令蛟害之”。不一而足。
不管怎樣,這個暴君在位僅四年就over了(年二十四)。“是年冬,終於為其下屬所殺(《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七二)”,但《大越史記全書》載:臥朝是年冬十月崩於寢殿。臥朝一死,幼子方十歲,兩個弟弟發兵爭奪王位,一時交趾大亂。前黎朝末日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