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1934年,美國人海映光(Carter Holton)在甘肅省工作生活,他用照相機鏡頭記錄了當地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那些年頭,西北軍閥“馬家軍”控制著甘肅的局勢。
近代以來,甘肅頻繁發生戰亂,民國時期更是軍閥混戰,別說“馬家軍”與國民軍、國民黨軍的爭鬥了,即便在“馬家軍”內部,也是打來打去,你死我活互不相讓。這種情況導致社會動盪不安,老百姓生活艱難,欲求免於飢餓而不得。1930年8月,照片中的饑民每天能得到官府救濟的少許糧食,暫免淪為餓殍。
這座廟宇毀於1928年,當年軍閥馬仲英與馮玉祥的國民軍展開激戰,以河州為中心爭奪地盤,結果馬仲英敗走。3年過去了,廟宇沒有重修,任其廢墟滿地。
這張照片展示了一個農民家庭的生活條件。房屋就是用土坯和茅草蓋起來的,非常低矮、破舊,由此足見當地百姓生活多麼貧窮艱苦。
天葬是藏區傳統的喪葬方式,有人去世後被運到指定地點,讓禿鷲吞食。大家看到畫面中成群的禿鷲難免感到害怕,其實天葬很神聖,通常只有德高望重且自然去世的老者才可以享受天葬的待遇。在藏傳佛教信眾眼中,這裡並不意味著生命的結束,而是重生與超脫。
甘肅卓尼縣,微笑的女子。
粗糲的大自然和粗狂的社會生活,塑造了西北地區女性堅韌、勤勞的品格。她並不俊美,但她的微笑有很強的感染力。
這位婦女挑著兩隻木桶去打水,臉上同樣掛著明媚的微笑。
西北農村百姓喜歡蹲著吃飯,有凳子也不坐。表面上看,他蹲在牆角擋風處曬太陽,吃著像褲帶一樣寬的麵條,與左鄰右舍聊著天,舒坦著呢!其實這背後的原因很心酸,因為糧食不夠,飯菜特別簡單,根本沒必要坐在餐桌上吃飯,蹲著吃反而容易有飽腹感。
在乾旱地區,駝隊相當於轉運貨物的“火車”,數十頭駱駝首尾相連,馱著糧食、布匹、藥品、茶葉等各類物資,長途跋涉,浩浩蕩蕩地奔向目的地。照片記錄了兩支駝隊在客棧裡休整的情景。
一輛來自河州的馬車在即將進入蘭州的時候發生側翻,馬車散架,物品散落一地,給車主帶來很大麻煩(車上有婦女孩子)。這一路段既是轉彎,又是斜坡,不小心的話很容易出現事故。
蘭州水車是古代黃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因體型碩大著稱(輪幅直徑20米左右)。它利用黃河水流自然的衝擊力推動車輪葉板,再推動水車轉圈,水斗便舀滿河水,將水提升20米左右,等轉至頂空後再傾入木槽,源源不斷,流入農田,以利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