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新車免費充電額度降到1000度之後,小鵬汽車最近又自營充電站的價格進行了調整。從11月3日開始,小鵬自營充電樁的峰值充電價格變為1.92元/度,谷值充電價格變為0.9元/度,中間時段則為1.38元/度。
實際上漲價的不止小鵬一家,不管是各大車企的自營充電站,還是國家電網、新電途、特來電等企業佈置的公共充電樁,最近都或多或少進行了電費調整。以前一度電大概是6毛到8毛,現在基本都漲到了1元以上,熱門地區2元以上的也不在少數。
這似乎是一個新的趨勢,電動車的紅利固然還在,但很明顯已經越吃越少了。這會對市場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讓功夫汽車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1)電價上漲,用車費用已成糊塗賬?
對於燃油車來說,用車費用其實是一筆相對清晰的帳。這也是最近油價連連上漲,大家清一色罵孃的原因。
現在普通的家用車其實油耗也不算高,像英朗、軒逸這些,市區開基本也就7個油,郊區也就6個油不到。如果是混動車,油耗就更低了,像凱美瑞雙擎這種B級車,市區也就5個油,而且加92#汽油就行了。真正算用車費用的話,即使以現在的油價,1公里也就不到4毛。
當然,一些大排量車型或者是硬派SUV油耗依然誇張,很多市區油耗都能到15個以上。但買這些車的人,一般也是有心理準備的,它們能去的地方,電動車也去不了,也沒多少可比性。
電動車的情況就要複雜一些,首先如果自己家裡有私人充電樁,用車成本可以做到非常低,基本上平常就是正常的家用電價。而且電動車多半是晚上充電,部分城市這個時候算谷電,很多可以低到3毛錢一度。這樣一來,以百公里15度電計算(已經算上了損耗),1公里的用車費用只有5分錢不到。
但如果家裡沒有充電樁,假設外面充電1.5元/度,用車費用就會提高到2毛5。還有一個變數就是高速,電動車高速電耗會急劇增加,很多車上了120碼之後電耗都會飆升到百公里20度以上。而且高速充電基本在2.5元/度左右,那用車費用就要達到5毛錢一公里了,反而比油車更高。
按照現在的大趨勢來看,雖然充電樁的覆蓋面越來越廣,但整體來說是比不上電動車保有量的增長速度的,所以充電價格上漲可能是趨勢。尤其是高速充電樁的數量增長還比較慢,因為用得少,回報率更低。
如果早一點買車,應該已經吃到了紅利,比如小鵬的老車主每年送3000度免費充電。如果現在買車,幾年之後是什麼政策,那就不好說。比如漲到3塊或者4塊,難道就不開車了?唯有有私樁才是王道。
(2)要收馬力稅?這並非危言聳聽
而用車費用的優勢,其實只是目前政策支援中的一環。我們能買到現在這樣“便宜”的電動車,以及可以較低的價格用車,其實是多方努力的結果。
首先是補貼,雖然這幾年補貼的力度已經降低了不少,比如取消了30萬以上新能源車的補貼。但對30萬以下的車型,依然維持了不錯的補貼力度。以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航版為例,補貼前售價為25.17萬元,補貼後價格為23.59萬元,這就省下了1萬6。
除了直接補貼之外,新能源汽車還有“綠牌”優勢。“綠牌”車是不用繳納購置稅的,這又省出一大筆,部分一二線城市還能送牌,這一下又能省出好幾萬。
後續保有量逐步提高,比如像規劃中的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佔到50%,那這些政策肯定會退坡的,畢竟這都是從政府手上“割肉”。
還有就是雙積分政策的推行,目前包括特斯拉在內的很多車企,或多或少都是透過售賣新能源積分在賺錢。這也是很多車企敢於“貼成本”定價的原因,畢竟即使賣車不賺錢,靠賣積分也能賺一筆。一旦新能源汽車的規模擴大,或者說大多數車企已經產出了足夠多的新能源汽車,這個積分也就賣不上價格了。
更可怕的還有,像燃油車收排量稅、收消費稅一樣,後續可能也會對電動車收“馬力稅”,想要更好的體驗,也一樣要額外再交錢。
(3)電車加油車,並非最優解?
一直以來有一種論調,那就是買電動車的人,家裡往往不止一臺車。電動車的優勢是好開、好玩,用車費用也低。所以平時上下班代步,以開電動車為主,如果一家人要出去玩,那家裡還會有一輛SUV或者MPV。
這樣既享受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紅利,又不至於被裡程焦慮這些事情困擾。
但前面說了,這種優勢其實是多方努力的結果。如果政策退坡,充電價格上漲,可能電動車的用車費用就與燃油車差不多了。到了那個時候,家裡還有必要保留兩輛車嗎?畢竟對於城市使用者來說,兩輛車就意味著兩個車位,以及一系列後續費用,這一點可能非常難受。
而燃油車的用車費用必定是會居高不下的,因為國家正在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除了政策上扶持新能源汽車之外,打壓燃油車應該還會是“傳統藝能”。
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混動,尤其是真正“可油可電”的混動。首先純電續航里程要長,最好是能達到100km以上,這樣在市區開的時候充電不至於太過頻繁。如果只是50km的“及格線”,基本上只能說聊勝於無,實際使用相當雞肋。其次混動模式下要有“造血”的能力,饋電油耗要低,同時駕駛體驗不能大幅退坡,這樣可以儘可能擺脫對充電樁的依賴。
實際上比亞迪DM-i、長城DHT、吉利雷神HiX都是走的這種路線,說明車企們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了。既吃到新能源市場發展的紅利,又能實打實解決使用者的問題,讓他們一輛車就能覆蓋所有的用車需求,混動是相當合適的一種路線,它可能比電車+油車的路線更加合適。
首先上市的比亞迪DM-i,已經吃到了市場紅利,上市以來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4)功夫拍案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需要使用公用充電樁的新能源汽車,面臨充電費用上漲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的“紅利”,也會越吃越少。對使用者是如此,對廠家亦是如此。
使用者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用車情況做出選擇,到底是買油車,還是電車加油車,還是選擇混動,在其中選出最優解。
你會怎樣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