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上篇文章《敗訴後要求財政部償還1億補貼,唯一被取消整車生產資質的車企》讀者留言的要求,今天重點說一下另外一家騙補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的車企--蘇州金龍公司。要說到蘇州金龍可能很多人除了在財政部罰款的時候有所瞭解外,其餘的還真不知道多少。但是,要說到它的母公司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作為客車的製造商,金龍汽車在早些年的時候還是一張名片。產品涉及旅遊、公路、公交、校車等製造和研發,產品涵蓋了4.5米到18米各個型別的客車。尤其是我國第一家出口到歐洲的客車企業,截止到現在已經有168個國家地區擁有廣泛市場,出口量也曾突破了11萬輛。單純從產品輸出能力看,金龍汽車不得不說還是比較有底氣的。
“沒生出來就會跑路” 車輛沒有生產卻已經辦理好行駛證
就算是沒有車的人也知道,汽車只有有了“身份證”,也就是我們說的行駛證,然後結合司機的駕駛證才能上路行駛。可是,蘇州金龍公司可沒這麼想。就算沒有車,有了行駛證以後再生產也是可以的,這樣做不僅僅是“表功”,更多的則是套取財政補貼。
所以,就發生了這麼荒唐的一幕!1998年年底成立的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卻沒有像母公司一樣發揚光大自己的產品品質,而是想方設法的套取補貼。尤其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元年”,就被查處涉嫌套取財政補貼。最為過分的是,蘇州金龍公司簡直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
在涉及的檢查中,有1683輛車還沒有生產出來,但是在當年卻已經辦理了機動車行駛證。意思就是還沒生下來,就已經會跑了,最後以不符合申報規定而取消。此案發生於2016年,進而在財政部的進一步檢查中,發現了2015年的這起荒唐事件。還沒有生產出來,可是名義上汽車已經行駛上路了,簡直是膽大妄為。
玩火!被暫停新能源汽車申報資質 整改完成後再進行驗收
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在出現虛假申報以後,當即工信部就對其進行暫停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的資質,並且要求在6個月內完成整改,整改以後再按照情況進行驗收。而且對於出現問題的車型全部做停產和停止銷售的處理,而這時的金龍汽車可謂是嚐到了惡果。
作為一家知名的客車生產製造商,其海格客車還榮獲“中國名牌”、“國家出口免驗產品”等稱號,以102.38億元的品牌價值躋身“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成為中國客車行業發展最快的企業、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中國企業資訊化100強。好在,隨著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不僅如此,公司兩大股東為其順利渡過難關,特提供近35億元的擔保額度。所以就有了後續的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進行徹底整改,整改完以後再進行驗收。在半年多以後,也就是在2017年7月份,工信部表示整改完成,建議恢復其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資質。同時也宣告,蘇州金龍公司完成了整改,“重新做人”。
為何“情有獨鍾”財政補貼 並不是因為區區幾億元的問題
要知道,雖然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面臨涉嫌違規申報而處罰的(50%的處罰)2.59億元罰款,更有涉及到的違規補助資金5.19億元,相當於兩者加起來要承擔8億元的處罰。可是,在2016年半年報資料中顯示,其營業收入為110.79億元,同比增長7.71%,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1.64億元,同比增長10.7%。
而2015年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為5.35億元,中金公司預計金龍汽車2016年淨利潤受此影響為減少至1.25億元,下調幅度76.9%。從中可以看出,不管是2015年還是2016年,其實財政補助減去以後利潤雖然有所下滑,可是對於擴張生產帶來的後續鼓動還是比較樂觀的。但是,一旦出現違規補貼騙取,自然要得到相應的報應。
或許有人也會想到,並不是因為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看到補貼才心動的。而這一舉措,對於新能源汽車很多企業來講都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是沒有及時查到而已。畢竟如果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不參與,也有其他的車企參與,這就是為何當初財政補貼砸下去想獲得新能源汽車突飛猛進,但是卻遙遙無期的結果。
畢竟,當車企不再好好研發汽車技術,改進汽車零部件之間的磨合度,而成天考慮騙取多少補貼的時候,自然沒有什麼效果。不僅如此,即使砸再多的錢下去,也換不來汽車的長足發展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