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區、每個國家都各有各的特點,除了人種、語言、文化與歷史傳承這些大的方向以外,像是建築、飲食一類的東西也很能代表一個國家、一片地區、一座城市的風貌。
譬如去北京旅遊的遊客,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那些外國人眼中“破舊”實際上卻是隱形“豪宅”的四合院,一提起四合院就容易讓人聯想到北京。這就像講到土樓就想到福建,講到吊腳樓就想到湘西、鄂西等地區,講到哥特風格建築就想到英國一樣。
不過說到北京,比起那些已經成為城市中隱形“景點”一樣存在的四合院,其實還有另一種房屋比四合院更能代表北京,這種說法在一些攝影師以及建築學家中流傳甚廣,而這種建築就是板樓。
北京的板樓
所謂板樓,其實是一種對於建築結構的建築物的稱呼。從平面上看,板樓一般是長度要明顯大於寬度,也就是面寬大於縱深,而外表造型上,通常趨於重複,從審美上看,很容易給人帶來審美疲勞。
板樓並不是我國特有的產物,而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也就是說,實行過計劃經濟的國家,其實都出現過這樣的建築。
計劃經濟在我國上世紀五十年代興起,板樓也是從那時候伴隨著其一同出現、壯大、最後直至走向末路的,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當時計劃經濟遺存至今的一種遺產。
尤其是上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那時候北京為了解決小地塊上高密度的人口聚集問題,修建了大量板樓,對此類問題進行了高效地解決。
當年的板樓還是作為工作單位集體分房使用的,在那時可以住在板樓裡,一來是有了一份遮風蔽雨的保障,另一方面也是證明家裡有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
後來這些板樓也是北京最先一批裝上電梯的樓房,不知羨煞了多少人。那時候大部分人還只住在那些均高五六層樓的房子裡,對於板樓這種走在時代前沿的房子從來只有嚮往。而且那時也沒有多少人有空去琢磨建築美學這種東西,在大眾眼中房子只要能遮風蔽雨就是好房子。
只是進入新世紀後,大眾對板樓的印象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今,這些板樓因為價格便宜,成為了“北漂”的天堂,而這些矗立在北京主幹道上的房子,在大眾眼中成為了影響市容市貌的存在。
如果說四合院不應該被拆除是因為有歷史價值的話,那麼板樓被很多人呼籲拆除,一是因為醜,二是因為沒有價值,歷史和美學上都沒有。
不過卻有一群人堅定不移地認為,比起四合院,板樓更能代表北京這座城市。當然,這並不是諷刺北京就如同板樓一樣單調乏味,相反在他們心裡,板樓就彷彿“城市英雄”一般,是一座城市最具煙火氣的地方。
板樓中的生活,才是最真實的人間:樸素、平淡,毫無矯揉造作。也有人專門去拍攝、記錄這些板樓,記錄它們的位置,拍下它們現在的樣貌。在西方世界中,板樓是集體主義的造物,對崇尚個體自由的西方而言,這是可怕的,所以在板樓這種建築如今也只有在我國才得以窺見。
板樓的發展也如同計劃經濟一般經歷了好幾個階段,在初始階段建造的板樓住房條件都比較差,如今也是最早一批被廢棄;後來發展趨於成熟,也有了每家每戶的獨立意識,於是板樓內的公共設施被取締了;而到了後期,這個時間段的板樓已經與塔樓無限趨近。
現在北京的板樓對於其他樓房來說,大多是“老破小”的了,所有成為了一種出租房,面向那些工薪階層的打工人,因為地段好價格卻便宜所以深受該群體喜愛。不過也有一些板樓,因為處於學區房位置中,即使內部面積狹小,每平方米也有十幾萬的價格。
而板樓也並非像很多人眼中那樣永遠一成不變,也有的板樓放棄了清一色的白色,而採用磚紅、鵝黃等顏色用作板樓的外形色彩,豐富了視覺畫面。
在北京,最長的板樓長達150米;最高的有18層樓高;最鮮豔的外形上至少用了三種混搭的顏色。這些無名建築,構成了北京這座城市的底色。
結語
板樓就如同過往一個時期的餘聲,當時的情況如今已離我們遠去,成為了泛黃歷史畫卷中的一部分,而如今的板樓,在將來也許也會成為那之中的一部分,但到那時,至少還會有影像、照片存留下來,供人們懷念。
只知道四合院?這些“老破小”樓更能代表北京
這些“老破小”樓,更能代表北京?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旅行中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