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時期的她,貌美如花,以出眾的文采,引起大唐風流才子們的注意、欣賞和交往,這些人有詩僧皎然,風流才子朱放、閻士和,大詩人劉長卿等。
中年時期的她,風姿猶存,以詩名得到喜文愛才的唐玄宗李隆基親自召見,留在宮中一月有餘,優賜甚厚,遣歸故山。稱讚她:“上比班姬則不足,下比韓英則有餘,不以遲暮,亦一俊媼。”
晚年時期的她,被逼無奈給叛將朱泚寫詩,唐德宗李適平定朱泚叛亂,回到長安後,因此事被問罪,最終被亂棒撲殺。
她是李冶(約730年~784年),字季蘭,唐朝天才的女詩人,風流的俏道姑。人們把她與魚玄機、薛濤、劉採春並稱為“唐代四大女詩人”。
著名的詩人劉長卿對她的詩極為讚賞,稱讚她為“女中詩豪”。這“詩豪”的名稱可不簡單,這是白居易對劉禹錫的評價:“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
自古江南出美女,李冶就出生在江南的烏程(現在的浙江湖州市吳興區)。她天資聰慧,在父親的啟蒙教育下,很小就展現出驚人的作詩才華。
據說,在她五、六歲的時候,有一天,她父親抱著她在庭院裡玩耍。看見薔薇花開了,她父親一時興起,就讓李冶賦詩,李冶想了想,便隨口吟詠道:“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她父親聽後大吃一驚,認為“架卻”二字諧音同“嫁卻”,擔心這孩子將來恐怕會成為失行婦人。
於是,在十一歲時,李冶被父親以修身養性為名,送去浙江湖州的玉真觀中,當了一名女道姑,期望她能遠離紅塵俗世的侵擾。
在道觀裡,李冶安心學習,研究格律,在與道友們的相互切磋中,李冶在詩詞上的造詣提高很快,她的出眾才華得到人們的欣賞與稱讚。道觀里人來人往,接觸頻繁,這鍛鍊了李冶的社交能力,也養成了她豪放不羈、開朗大方、自由浪漫的性格。
在長大成人後,據《唐才子傳》記載李冶:“美姿容,神情蕭散。專心翰墨,善彈琴,尤工格律。”
這樣優秀的一位美才女,李冶渴望愛情,大方開朗的性格使她積極主動地追求愛情、尋覓幸福。才華橫溢的她為她的戀人們寫下了多首經典的相思閨怨詩。這些詩有的大膽俏皮,有的含蓄深沉,有的深情囑託,有的黯然神傷,每一首都是精品,充分反映了李冶的多情與高才,值得大家仔細欣賞、品鑑、收藏。
在梯山寺,有一位著名的詩僧皎然,他本姓謝,是東晉時期的名將謝安的十二世孫,出家的法號皎然。
皎然多才多藝,經常以詩會友,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對佛學、茶理、茶道都有深刻研究,後來成為一位佛門的得道高僧。
正值花季的李冶碰巧遇見了這個才華橫溢,氣度不凡的年輕詩僧。
情竇初開的少女,哪個不願意懷春,李冶第一次深深地愛慕上了這個男人。她頻繁地與皎然接觸,贈送詩文,請教茶道,探討佛理,但是,皎然似乎沒有什麼反應。
女人的心思你別猜,既然你猜不透,那我就大膽表白吧,於是李冶寫了一首詩給皎然:
《結素魚貽友人》
尺素如殘雪,結為雙鯉魚。
欲知心裡事,看取腹中書。
詩意:
我用如雪般潔白的紙,
細心折成一對雙鯉魚。
你想知道我的心事嗎?
趕緊看魚腹裡的信吧。
心靈手巧的李冶,精心地摺疊了雙鯉魚,把少女的心事寫在信裡,放在魚的腹中,送給皎然,多麼純情,多麼大膽俏皮!
皎然是一位正直、高尚的僧人,他欣賞李冶絕美的容顏、敏捷的才思,把李冶當做一位真正的朋友。面對主動投懷送抱的李冶,皎然沒有趁機辣手摧花,他收到李冶的表白後,當即回贈了一首詩,明確地拒絕了李冶的求愛:
《答李季蘭》
天女來相試,將花欲染衣。
禪心竟不起,還捧舊花歸。
可憐的李冶,她的初戀還沒有正式開始,就黯然結束了。
雖然遭到皎然的拒絕,但是皎然正直的為人、高尚的品德讓李冶甚為敬佩,既然無緣相戀,那就做一輩子的好朋友吧。
花香自有蜂蝶來,後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李冶相遇了在剡中隱居的名士朱放。朱放為人不喜世俗,不樂仕宦,悠遊山林,多“山人良友”,怡然自得。
多情的少女與風流的才子這次是一見鍾情,愛情之火迅速燃燒。二人時常悠遊于山水,暢談乎詩文,品茗在雅室,度過了一段男歡女愛美好的時光。
熱戀的人兒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多情的李冶給朱放寫詩深情地傾訴相思:
《寄朱放》
望水試登山,山高湖又闊。
相思無曉夕,相望經年月。
鬱郁山木榮,綿綿野花發。
別後無限情,相逢一時說。
詩意:
我爬山涉水找尋你,
卻只見山高水又闊。
我想念你日日夜夜,
我渴望你年年月月。
漫山樹木欣欣向榮,
遍野小花連續開發。
別後的相思情無限,
下次見面盡情訴說。
我的眼裡只有你,我的心裡只有你,我想你不分日夜,我念你分分秒秒,每次見面,相思的話兒說不完。
朱放被李冶的才情感動,也寫了一首詩,表達了他對李冶難捨難分的深情:
《寄李季蘭》
古岸新花開一枝,
岸旁花下有分離。
莫將羅袖拂花落,
便是行人斷腸時。
甜蜜的日子都是短暫的,不久,朱放接到通知,要前往江西為官,兩人只好勞燕分飛了。但是,痴情的李冶,難忍相思之苦,她寫下了這一首著名的閨怨詩:
《相思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詩意:
人們都知道海水深不見底,
再深也不抵我相思的一半。
海水雖然廣闊尚且有邊界,
我的相思飄渺卻沒有岸邊。
我獨自攜琴登上這座高樓,
你人去樓空只有滿室月光。
我憂傷地彈奏一首相思曲,
相思愁腸隨著琴絃一起斷。
然而,儘管李冶如此努力的試圖挽回朱放,但是朱放一去不復返了,留給李冶的只能是肝腸寸斷。
失戀的痛苦,只能是在下一場戀愛中得到彌補。這個時候,又一個人闖進了她的生命,他是著名文士蕭穎士的弟子閻士和,字伯均,家裡排行二十六,著有《蘭陵先生誄》、《蕭夫子集論》,喜歡研究高深的學問,並且愛好黃老之術。
有了上一次的教訓,這一次李冶愛得更加熱烈,更加投入,也更加忘我。
但是,命運作弄人,大概二、三年之後,閻伯鈞也接到通知,讓他到剡縣任職,李冶只能再一次和心愛之人分離。
送別閻伯鈞的時候,李冶思緒萬千,她擔心閻伯鈞把自己遺忘,為了告誡閻伯鈞,李冶滿懷感慨地寫下一首詩:
《送閻二十六赴剡縣》
流水閶門外,孤舟日復西。
離情遍芳草,無處不萋萋。
妾夢經吳苑,君行到剡溪。
歸來重相訪,莫學阮郎迷。
詩意:
傍晚我在閶門外的碼頭上,
依依不捨送別你孤舟西去。
遍地的青青綠草繁茂茁壯,
我無論在哪裡都心滿離情。
我經常夢到我們一起吳苑,
可你離開卻已經到了剡溪。
回來的時候你一定來看我,
不要學阮肇迷戀其他美女。
我在這兒送別你,看到野花遍地開。千萬回來再相見,莫學人家把野花采。
分別之後,李冶和閻伯鈞書信往來,互訴衷腸。當有一次收到閻伯鈞遲來的信後,李冶不喜卻憂,女人敏銳的第六感覺讓她知道,這一次的愛戀又要走到了盡頭。李冶憂傷地寫道:
《得閻伯鈞書》
情來對鏡懶梳頭,
暮雨蕭蕭庭樹秋。
莫怪闌干垂玉箸,
只緣惆悵對銀鉤。
詩意:
傍晚秋雨淅瀝在樹葉上,
惆悵的我對鏡懶得梳頭。
不要責怪我又淚水橫流,
只因看信引起我的憂愁。
果然,自古道,痴心女子負心漢,風流才子閻伯鈞最終還是辜負了李冶的這片痴情。
李冶望眼欲穿的盼望,到頭來卻是更大失望,很快,李冶得知了了閻伯鈞另娶他人的訊息。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經歷過這些悲傷之後,李冶明白過來,原來並不是自己所有一往情深的付出,都能換回對方真心實意的相待。
在唐代的那個時期,門第家世在社會上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婚姻特別講究門戶相當。風流才子們為了自己的前途、為了自己的仕途,婚姻往往成了一種交易,他們需要和豪門大戶聯姻,以便進入這個狹窄的上層圈子。
一個女人,即使你再有文采,再有美貌,假如沒有相當的門第出身,風流才子們雖然欣賞、交往,但是不會明媒正娶為妻子,只能是作為妾,需要的時候納,不需要就棄。
這樣的戀愛物件,註定了李冶的婚姻必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當李冶把愛放下之後,心裡卻明白了很多,對於夫妻,李冶有了清晰的認識,她寫下了這一首名垂千古的詩:
《八至》
至近至遠東西,
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
至親至疏夫妻。
詩意:
最近的和最遠的是東與西,
最深的和最淺的都是清溪。
最高和最明亮的那是日月,
最親和最疏的竟然是夫妻。
在經過前三句的烘托之後,李冶大膽、深刻、尖銳地說出了驚世駭俗的經典名句:“至親至疏夫妻。”堪稱至理名言。
夫妻的關係最複雜,有的伉儷情深,有的同床異夢;有的相濡以沫、生死相依,有的形同陌路、反目成仇。最親近和最疏遠的關係竟然是夫妻,夫妻間的愛恨情仇,往往只有一線之隔,妥善經營吧,畢竟這夫妻情分也曾來之不易。
看透了這些,李冶再也不相信愛情了,她活得反而更瀟灑了。後來,李冶陸續交往了很多文人雅士、達官貴人,這些人包括大詩人劉長卿,茶聖陸羽、韓揆、崔渙、蕭叔子等。李冶與他們平等相待,詩文唱和,留下一些風流佳話。
公元783年十月,唐朝發生了“涇原兵變”的叛亂,叛將朱泚稱帝,定國號為大秦。李冶在長安被俘虜後,朱泚聽說她的詩名,強迫她做詩,來歌頌自己的豐功偉績。
784年五月,唐德宗平叛,朱泚被殺,返回京城後的唐德宗開始清查叛黨,受任朱泚偽職的官員皆被誅殺,李冶因為作叛詩名列其中。
唐德宗責備李冶道:“你為什麼不學學嚴巨川?他面對朱泚卻能:手持禮器空垂淚,心憶明君不敢言。”
公元784年八月,李冶被唐德宗下令亂棒撲殺。
李冶,這位大唐天才的女詩人,美貌風流的俏道姑,就這樣被冤枉的淒涼離世,享年五十五歲。
李冶留傳至今有十六首詩,她的這六首相思閨怨詩,每首都是經典,情真意切,大膽潑辣,念之不禁讓後人為之嘆息、哀婉,值得大家欣賞、品鑑、收藏。
對於李冶的相思閨怨詩,您有什麼看法呢?對於她不幸的愛情遭遇,您如何評價呢?歡迎一起分享、討論、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