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如果父母留心觀察,就會發現,有的孩子在做作業時,對有些題目,有著模稜兩可和猶豫不決的狀態。
他明明是知道怎麼做的,卻常常做錯。
當父母去問他的時候,發現他講得頭頭是道,清清楚楚,一點沒錯。
可當他做完了,你發現他做得跟他講得南轅北轍,大不一致。
有時還會誤解孩子,覺得他像是故意寫錯。
起初,我遇到這種現象,初步判斷,是因為孩子對對應的知識點掌握的不透徹,有些地方還沒有完全弄清楚。
可是當我讓孩子把做錯的地方,講一遍,他講完後,又發現不是這麼回事,他講得清清楚楚,一點沒錯。
如果他對知識點掌握的不清不楚,有模糊的地方,他講得時候,就會露餡。
我的這一判斷被推翻了。
我繼續觀察。
之後,我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孩子在做題時對自己沒有信心。
這樣就造成他在學習過程中,讓“知”和“做”脫節。
既無法讓“知”落實到“做”中,也無法透過“做”來確認“知”的準確。
這個問題的形成機制是下面這樣的:
孩子對自己沒有信心,會影響他對自己想法的判斷,會讓他產生模稜兩可和猶豫不決,更會讓他懷疑和否定自己的想法,覺得自己想得肯定不對。
也就是說,他不相信,自己也能想得對、也能判斷對,自己這麼想是對的。
於是他帶著對自己的懷疑做作業,去書寫,最終寫得時候,就會把錯誤答案寫上去,就會寫錯。
就好像是為了證明,看,我的想法確實不對,我怎麼能想對呢?
這也解釋了,同是遇到不會的題,同樣是蒙,有的孩子可以蒙對,有的孩子就會蒙錯;
有的孩子可以連續蒙對,有的孩子連續蒙錯。
並不是蒙對的孩子運氣有多好,蒙錯的孩子運氣有多差,而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信心不一樣。
落到題目上是,最終影響了他們的判斷。
找到了癥結所在,剩下的就是解決問題。
既然孩子在做題時,缺乏對自己的信心,那就可以在每天陪伴他的過程中,不斷的把他的信心挖掘出來,輸入給他,並且證明給他,逐步增強他的信心。
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鼓勵,或是正向反饋。
比如,我們可以說,你這樣想沒有問題,完全正確;
你能這麼想,出乎意料,最關鍵是想得非常正確;
你的這個想法,說明你已經完全理解和掌握了這個知識點……
透過這樣的反饋,可以幫助他確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幫助他把自己的想法做實,讓他的“知”和“做”達到統一。
即使孩子一開始想的不對,說的不對,我們依然要給他鼓勵,給他正向的反饋,依然要稱讚他有想法且想法獨特,能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晰的表達出來。
持續不斷的正向反饋,會讓孩子越來越“大膽”、越來越“不受思維的約束”,越來越能放得開。
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對自己的懷疑一點點減少,對自己想法是正確的看法一點點增強。
這會給孩子帶來進一步的正向影響,孩子的思維越來越開放,想法越來越豐富。
這又會在學習中帶給他更多靈感和啟發。
之後,再透過這一系列東西,反向驗證他想法的正確性,幫他確認自己想得沒錯,進一步增強他的信心。
這就形成了一個正向迴圈。
父母給孩子正向反饋,正向鼓勵,孩子確認自己的想法正確,增強自己的信心,做題正確;
而後父母再給孩子正向反饋,孩子又增強了信心,做題時就越發確定自己的判斷,題目又做對了;
父母繼續給孩子正向反饋,不斷迴圈。
透過這樣的正向迴圈,孩子逐步達到一種對自己“迷之自信”的程度。
我經常跟諮詢的父母說一句話,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讚揚,對孩子的誇獎,對孩子的鼓勵,不要害怕孩子尾巴翹上天。
他們在現實中,會遭遇隨時隨地、數之不盡的打壓、否定,他們普遍對自己是缺乏信心的。
因此,他們很需要來自父母的正向反饋和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