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7度暖爸
為保護當事人,隱去所有重點資訊,且經過一定加工,請勿對號入座!
熟悉我的朋友,一定對“攻擊性”這個詞不陌生,我已經在自己的內容中多次提起。為什麼我那麼看重孩子的攻擊性發展?
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如果父母親不能涵容孩子的攻擊性,孩子可能會變成一個“老好人”,對誰都刻意討好,邊界感模糊。因為他害怕自己只要表現出攻擊性,就會令對方受傷,令關係破裂。
我想,你一定也不會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卑微的討好者吧?
一個週末的晚上,和朋友在一家燒烤店小酌……
隔壁桌一個小男孩略帶憤怒的聲音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不想去洗手!媽媽你走開別拉著我!”
“快點跟你媽去!吃得滿手油!”坐著的男人說話了,我想,應該是一家三口吧。
“我就不!”男孩很倔強地看著男人。
接下來,我看到了令我不可思議的一幕:男人站起來,左手拽著男孩的頭髮,右手扇著耳光,嘴裡還在斥責:“慣的你是吧?讓你洗個手,就是不去,還頂撞媽媽!自己說這樣對不對?”
女人像個旁觀者在幫腔:“快給爸爸認個錯,趕緊去洗手!”
我有些衝動,想起身去說點什麼,朋友一手擼著串,一邊說:“人家教育孩子,你去幹啥?”
看著身高180左右,身體壯如牛的爸爸,那個大約7歲的孩子渺小的幾乎可以視而不見……是啊,他那麼渺小,他的聲音和感受,才不會被父母聽見、體會……
什麼是攻擊性
弗洛伊德認為:攻擊衝動可表現為爭論、競技、冒險等。不管以什麼樣的方式表現,攻擊衝動作為一種心理能量都必須得到表現,不然就會導致精神病。
在心理學上,攻擊性是一種心理傾向,不能等同於攻擊性行為。對於心理健康的人而言,合理釋放攻擊性,是自己宣洩的一種手段,也是不積攢壓力、保護自己、表現競爭力的方式。如果攻擊性不敢合理表達,壓抑攻擊性,默默忍受,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痛苦。
壓抑攻擊性的原因
溫尼科特曾說:所有關係唯一實在的基礎,就是襁褓初期這段成功的母嬰關係。
人類生命初期,與父母的互動方式,會形成人際關係互動的模板,印刻在我們的骨子裡,然後在未來的日子裡,默默地重複著。
如果,父母親不允許孩子表達攻擊性,或者說,不能涵容孩子的攻擊性,就像這位爸爸一樣,以各種方式否定、阻止孩子富含攻擊性的表達。孩子根據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會選擇壓抑,時間久了,自然會形成他與人相處的模板。
攻擊性影響的方面還有很多,例如:
學習,孩子的攻擊性被壓抑,同時也失去競爭意識;身體健康,當我們遭遇負性情緒侵襲,合理表達攻擊性,是很好地宣洩出口,如果沒有向外,那麼只能向內攻擊自己,所以,有的人抑鬱了;人際關係,因為不敢合理捍衛自己的權利,對他人的攻擊性選擇隱忍,時間久了,也會面臨抑鬱風險。
如何涵容孩子的攻擊性
孩子因為年齡小,掌管高階思維的額葉區發育不完善,情緒控制能力弱。所以,作為父母如何涵容孩子的攻擊性,是父母的必修課之一。
當孩子展現出攻擊性時,父母此時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倖存下來”。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讓自己依然是爸爸、媽媽的身份,同時還有能力實現爸爸、媽媽的功能。
以文章開頭的事件為例:爸爸在面對孩子的攻擊性時,作為父親的功能已經喪失掉,變成了一個“暴徒”。我想如果換個人的話,一定會以“虐童罪”被警察叔叔請去喝茶談心。
那麼,此時父親應該怎樣做呢?
第一,詢問孩子的內心感受“為什麼不想洗手”,而不是想要控制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行事。
第二,當平復了孩子的情緒之後,再告訴孩子:“你可以說說你的想法,沒必要大聲喊叫!這樣頂撞媽媽,她會傷心。你想想,她為你的成長付出了那麼多,你剛才的做法,確實不太好!”
Tips:媽媽在被孩子頂撞後,已經失去了作為成年的理性,只想透過身體對抗,強行拽著孩子去洗手。其目的也很簡單:不想讓孩子沾滿雙手的油,蹭到衣服上,弄髒衣服,給自己添麻煩。所以,爸爸必須承擔起家庭照顧者的角色,讓衝突平復下來,令媽媽也重新迴歸理性。
攻擊性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在生活中,會有這樣一類人:
在各種關係中,即使是對方做錯了,或是侵犯了自己的邊界。雖然感受到不滿甚至憤怒,但卻依然向對方道歉,以求得關係緩和。然後,在長時間的隱忍中,他人的侵犯邊界行為也會越來越多,自己的壓抑情緒越來越多,要麼轉向攻擊自己,免疫抑鬱危險,要麼將負性情緒帶入家中,破壞家庭氛圍。
在成長中,如果孩子的攻擊性沒有被涵容,一旦自己展現出攻擊性,得到的是父母的憤怒臉色。孩子會認為:是自己的攻擊性傷害了父母,而破壞了關係的穩定性,不自覺放大了自己的破壞力。所以,當自己感受到不滿甚至憤怒,就會將自己的情緒“掖著藏著”。
我想,你一定不希望孩子進入到這樣的狀態吧?
結語:當父母解讀孩子的行為時,如果能多想幾種可能性,或許自己的憤怒會少很多,也能更好地涵容孩子的攻擊性。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