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幾年的intel一直被稱為牙膏廠,主要原因大家都懂,但歸根結底的原因還是之前的對手AMD太弱。要知道之前的intel可是i5秒默全。不過在蘇媽上臺以後,銳龍來了,然後就出現了intel反被AMD按在地上摩擦的反轉。好在今年,讓intel“揚眉吐氣”的12代酷睿釋出,終於擺脫了N年的14nm(看看後面有多少+號就知道用了多少年),用了10nm全新工藝,還有類似手機ARM處理器的“大小核”設計,同時還安排了PCIe5.0、DDR5等一系列新玩意。所以不少小夥伴都表示,這次的intel是大出血了,直接擠出了一大管“牙膏”。那麼這次的intel究竟如何?我這次也是大出血,直接買了一個i7-12700K國行盒裝版本,給大家一探究竟。
PS:本人也是非極限/超級專業的DIY玩家,下文所有測試資料僅供參考。
PS中的PS:本文不含超頻環節,等下篇內容再玩。
開箱:
先說外包裝,intel 12代這個外包裝其實對比11代並沒有什麼區別。
低情商:牙膏廠不換皮,這不很正常嗎?
高情商:我們把成本都放在了核心環節。
將i7-12700K、i7-11700K、i5-11600KF這三款處理器放一起,會發現設計元素幾乎都是一模一樣,可能也就i5-11600KF的包裝盒色彩會淡一些。
盒子後方有個小側透開窗,可以看到CPU的金屬頂蓋。反正一切都是熟悉的味道,當然因為是帶K處理器,12700K也沒有標配風扇,至於附件也就是說明書(上面有小貼紙)加個保修卡,話說我還想看看LGA 1700介面的intel原裝風扇是啥樣子的。
測試平臺:
這次測試平臺如下:
主機板:微星MPG Z690 CARBON WiFi主機板
記憶體:威剛萬紫千紅DDR5 4800MHz 8GB*2
硬碟:雷克沙NM800
散熱器:微星MPG CORELIQUID K360
電源:長城獵金GX金牌850W
顯示卡:微星GeForce RTX 3090 VENTUS 3X 24G
微星MPG Z690 CARBON WiFi主機板作為業內的首發Z690主機板,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產品表現都非常不錯。比如供電區域以及M.2固態位搭載了大面積的金屬散熱裝甲,同時CPU供電也達到了20相。當然還支援DDR5記憶體,最大頻率可以達6666+(OC)MHz。
當然,這塊主機板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支援5個M.2介面,並且4個都是採用PICe4.0的協議,也就是說基本上可以拋棄傳統的SATA介面硬碟了。
威剛萬紫千紅DDR5是裸條版本,沒有常見的散熱馬甲,單面顆粒,單條容量為8GB。說實話與DDR4版本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差異,不過金手指的防呆插口還是有點變化。
可以看到記憶體的顆粒是鎂光出品。
電源採用了長城獵金GX金牌850W,價格600不到,也是目前市面上價效比比較高的80 PLUS金牌電源。並且該電源還經常在PDD出現神價格,但個人建議還是某東購買,7年的質保用起來也更放心。
此電源採用了全模組設計,方案是主動式PFC+LLC諧振+DC-DC+同步整流設計,支援風扇啟停。
規格方面+12V輸出電流為70.8A,也就是可以實現849.6W的額定輸出;而+5V與+3.3V輸出的額定電流則均為25A,聯合輸出最高功率為130W。同時該電源支援的輸入電壓為交流100V到240V,可輕鬆應對多種電壓環境。
微星MPG CORELIQUID K360之前也寫過專篇評測,主要是帶個螢幕非常有趣,沒啥事還能皮一下。這次換上了12代專用的LGA 1700扣具,壓制預設頻率下的12700K真的是輕輕鬆鬆。
矽脂用的是我手上最好的九州風神EX750,618的時候囤了不少。別看導熱係數只有6.2W/m.k,但實際表現可以與導熱係數為13.8W/m ·K的利民TF8勢均力敵。
九州風神EX750的塗抹感受類似信越那種不含矽油的矽脂,如7783。所以塗抹的時候建議還是藉助下配送的小刮板。
至於顯示卡,不是主角,就不過多介紹了。反正就是RTX3090也就是個門面。
最後再說說測試的系統版本win11專業版21H2,版本是22000.282
效能測試:
為了讓資料更有可看性,這次測試我也加入了我也拿出了之前用的i7-11700K處理器。
先來看看CPU-Z。
i7-12700K為12核設計,分別是8個性能核心(P-core)和4個能效核心(E-core),同時L3快取非常大,達到了25M,最大睿頻為5.0GHz,全核心睿頻4.7GHz,PBP(處理器基準功耗,其實也就是TDP)為125W,而PL2/MTP(最大加速功耗)為190W。
當然,最好玩的是12代“取消”(遮蔽)了讓11代功耗倍增、發熱加大的AVX512F指令集。網上有人說可以在BIOS中進行開啟,不過我在BIOS中找了一圈沒有發現。
CPU-Z跑分
i7-12700K的單核成績為773.5,多核成績為9300.6。
而i7-11700K的單核僅為641.9,多核僅為6851.5。
也就說單核提高131.6,多核提高了2449.1,這差距真的有些點誇張。但是這提升還真正僅僅是開始。
CINBENCH R15
i7-12700K在OpenGL的得分為303.36,CPU得分為3115
i7-11700K的OpenGL的得分為228.40,CPU得分為2440
CINBENCH R23
i7-12700K的單核成績為1900,多核成績為22512
i7-11700K的單核成績為1535,多核成績為15417
7-ZIP基準測試
20執行緒 vs 16執行緒
i7-12700K的多執行緒為108.196GIPS
i7-11700K的多執行緒為83.78GIPS
象棋基準測試
因為這個軟體最大僅支援16執行緒
所以雙方的差距不是很明顯
i7-12700K的成績為37253
i7-11700K的成績為36261
記憶體方面
i7-12700K配搭的威剛萬紫千紅DDR5 4800MHz實測下來讀取達到了71GB/s以上,寫入和複製都有60GB/s,只不過因為40-40-40-76-CR2的時序,延遲達到了89.2ns。等有機會實測下超頻表現。
而i7-11700K配搭的威剛D50(CJR顆粒)效能其實也不錯,讀、寫、複製都達到了50GB/s以上 ,在18-20-20-42-CR2的時序下,延遲為53.7ns。
SSD方面,用的雷克沙NM800 1TB固態,雙方的差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除了第一次用i7-12700K+CDM跑出7105.60MB/s順序讀寫,其他資料雙方都差不多。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i7-11700K配搭的Z590僅有一個支援PCIe4.0協議的M.2介面,而Z690可以輕鬆做到4個支援PCIe4.0協議的M.2介面。
3D Mark的一系列測試
Tims Spy:
i7-12700K的得分為18738,顯示卡得分為19192,CPU得分為16524
i7-11700K的得分為17721,顯示卡得分為19081,CPU得分為12609
主要也就是CPU的差異,達到了3915。
Tims Spy Extreme:
i7-12700K的得分為9331,顯示卡得分為9701,CPU得分為7676
i7-11700K的得分為8893,顯示卡得分為9722,CPU得分為5998
CPU Profile
i7-12700K的最大執行緒得分為10130,16執行緒為9464,8執行緒為7447,4執行緒為4060,2執行緒為2072,單執行緒為1047
i7-11700K的最大執行緒得分為8522,16執行緒為8548,8執行緒為7110,4執行緒為3855,2執行緒為1947,單執行緒為969
魯大師測試
i7-12700K的得分為2169754分,其中處理器為829681分,顯示卡為802711分,記憶體為69877分,硬碟為267485分。
而i7-11700K的總分為1957100分。其中處理器為751592分,顯示卡為794044分,記憶體為141712分,硬碟為269762分。
雙方的差距主要就是CPU和記憶體。CPU高了7.8萬分,DDR5記憶體高了12.8萬分。
遊戲對比:
因為我的顯示器為微星MPG ARTYMIS 343CQR顯示器,該顯示器的解析度為3440*1440。所以遊戲都是採用此解析度,算是2.5K。34英寸的大屏+1000R的曲率+165Hz的超高重新整理率,遊戲沉浸感是非常不錯。同時,為了測試這些遊戲,我也是熬到了凌晨的EDG奪冠。
遊戲測試中i7-12700K的幀數在第三欄,而i7-11700K的幀數在最後一欄(沒錯,就是怕截圖太多,不好區分)。遊戲特效方面,如果沒有特別說明,基本上都是全開狀態。
《CS:GO》
i7-12700平臺的遊戲幀數最大400FPS以上,平均下來都有350+FPS。
而i7-11700K平臺的幀數表現主要體現在最低幀數方面,測試下最低為262幀,表現沒有i7-12700K那麼穩定。
《英雄聯盟》
既然EDG奪冠,那就給安排給LOL,測試地圖是大亂鬥
i7-12700K平臺在剛載入地圖,FPS能達到500幀左右,團戰的時候會掉到300幀左右。
i7-11700K平臺表現有些類似《CS:GO》,剛進遊戲也是400+幀,團戰一激烈掉到209幀左右。
《永劫無間》
網易這款遊戲熱度很高,也支援光追。遊戲設定DLSS為自動。
i7-12700K平臺的平均遊戲幀數為130幀左右,混戰的時候會降到110幀左右。
而i7-11700K平臺的遊戲幀數表現感覺會更好一些,人少的時候幀數能達到140幀以上,混戰的時候差不多在120幀。
《戰地V》
戰地V因為開啟了HDR+DX12+DXR,當時玩的時候沒有發現,但遊戲截圖會很怪異。
i7-12700K平臺與i7-11700K平臺幾乎沒有差異。平均幀數都在80幀以上,室內場景最高可以達到110幀左右。
《賽博朋克2077》
《賽博朋克2077》應該是目前配置最高的遊戲之一, 特效全開的情況下,DLSS對遊戲的幀數影響很大。
比如在DLSS關閉的情況下,雙方的遊戲幀數基本上都在40幀左右,玩起來有一點卡頓。要知道這個可是在RTX3090顯示卡的加持下。
將DLSS開到自動模式,i7-12700K平臺的遊戲幀數會提升到75幀左右,而i7-11700K平臺的遊戲幀數大概在71幀左右,略低一些。
如果將DLSS開啟到超高效能模式,i7-12700K平臺可以輕鬆達到115幀左右,而i7-11700K平臺的遊戲幀數大概在100幀出頭。
烤機: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知道11代酷睿在預設狀態下是真的熱。就那i7-11700K如果不在BIOS對其進行什麼限制,一般情況下單烤FPU功耗都能輕鬆突破200W以上。比如我之前裝機,將i7-11700K設為全核4.8GHz,不關閉AVX512F指令集,單烤FPU CPU功耗達到了248W,好在微星MPG CORELIQUID K360散熱器還不錯,溫度穩定在83℃。
而到了i7-12700K,我之前看爆料,以為預設狀態也會很熱,但是測試結果讓我有些懵圈。
先看待機狀態,CPU的功耗顯示只有3.83W,也不知道是不是AIDA64 V6.5出現了問題。
還是氣溫太低導致。(我在江西剛好立冬來了冷空氣,房間室溫大概在12℃左右)
但看這發熱表現,4個能效核心幾乎和室溫差不多。
單烤FPU,i7-12700K的8個性能核心(P-core)頻率穩定在4.7GHz,而4個能效核心(E-core)頻率穩定在3.6GHz,CPU核心電壓為1.228V,功耗顯示為191.93W,與intel公佈的PL2/MTP(最大加速功耗)資料一致。
總結:
先說結論,i7-12700K進步很大。對比i7-11700K,效能上提升得非常非常明顯。
可是這背後的代價是什麼?是鈔票。
看看價格,i7-12700K目前國行盒裝的首發價格是3200左右,而i7-11700K記得618我入手的時候才2000出頭(特價),目前正常售價在2400左右。同時,Z690主機板+DDR5記憶體同樣是價格不菲,所以讓體驗更強的效能,自然要花費更多的money(AMD黨可以歡呼一下)。
當然,你要說i7-12700K值不值得買?我覺得還馬馬虎虎,畢竟intel這次的“牙膏”真的有點多。但是具體很多都是在跑分軟體上,遊戲方面對於一些3A大作,提升其實很有限。
所以個人建議如果是普通玩家還是考慮12代i5+Z690(DDR4版本)或者B660(DDR4版本),這樣的組合一方面效能上有保障,同時處理器、主機板以及記憶體的價格還算合理。
也不知道AMD看到intel這次賣力了一波,新一代Zen 4架構的銳龍處理器會不會提前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