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聊齋故事:狐仙報恩

出自空如幻《觀山海志怪筆記》

清朝,奉天府北部山村住著一戶農家,祖祖輩輩都以務農為主。

有一天,老爺子去山裡砍柴,剛走到半山腰,就聽到遠處傳來奇怪的聲音,那聲音陣陣淒涼,時斷時續,像是動物在求救。

孟幗順著聲音走過去,扒開草垛,看見一隻通體雪白的大狐狸躺在地上,狐狸腿被捕獸緊緊夾夾住了,腿骨都裸露了出來,看樣子是被困了很久,已經快奄奄一息了。

他心想,已經傷成了這個樣子,怕是很難活命了,但這一身皮毛肯定能賣個好價錢,猶豫著該怎麼辦。

聊齋故事:狐仙報恩

白狐像是看出了他的心思,滾珠似的眼淚湧泉落下,淚眼婆娑地望著孟幗孟幗。老爺子動了惻隱之心,費了半天勁兒將狐狸腿從捕獸夾上弄了下來,又將它帶回家療養。

回家後,孟幗對照著家中的醫術古籍,去鎮上的藥店開了些草藥,每日給狐狸換藥,白饃小米餵養,過了一個月,狐狸的腿傷痊癒了,他領著大白狐出了門。

不一會就來到山腰,孟幗和白狐告別,說:“你走吧,我就不留你了,以後別再這麼不小心被抓住了!”

白狐點點頭,竟開口說了人話:“謝謝你救了我,我是狐仙,叫我胡爺就好,以後若有困難,記得念我的名字,天南海北我都會幫你!”

說完,胡爺站起身對著孟幗深深鞠了一躬,隨後往深山跑去。

老爺子大驚,直到白狐消失得無影無蹤,這才回過神來。

聊齋故事:狐仙報恩

回到家後,他左右思索這狐狸怎麼會說人話,難道狐狸真能得道成仙?他跟家裡人說起此事,大家都不信,認為他聽錯了,他也沒當回事。

直到有一天,家裡人都進城了,只剩下不到三歲的小孫子留在家,孟幗見家中的柴火沒了,就想去山中砍些柴火,可若是帶著小孫子去就太不安全了,把他一人留在家裡更不放心!

孟幗左思右想,突然想到了大白狐的承諾,就在院子裡喊了一聲:“胡爺,我去砍柴了,麻煩你替我照看一下小孫子!”說完老爺子就走了。

砍完柴回到家,院中的場景讓孟幗無比驚訝。小孫子樂呵呵地在井邊爬來爬去,可卻從不靠近井口。

孟幗立馬將小孫子抱進屋。回屋的剎那,一個雪白的身影從眼角閃過,然後瞬間消失不見了。

從那以後,每次家裡沒人,外出時孟幗都會請胡爺看家護宅,時間久了,村裡人都知道了胡爺的名號,大小的事情也會求胡爺幫忙。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胡爺庇佑著孟幗一家,庇佑這整個村莊平安無禍。

聊齋故事:狐仙報恩

某年一個叫劉曉的商人回鄉探親,聽說了胡爺的故事,剛開始他怎麼都不信,直到一次鄰居請胡爺看護家宅,院中突然出現一隻通體雪白的大白狐,隨後就不見了。

劉曉看著這漂亮的白狐,動了歪心思,世上竟有如此雪白透亮的狐皮,連根雜毛都沒有,若是把大狐狸抓住,扒了皮絕對能賣個好價格。

他找來捕獸工具,埋伏在院中,然後裝模作樣地喊著:“胡爺……幫幫我……”

果然,大白狐出現了,不過,它並沒有靠近這位商人,只遠遠地望著他,那眼神冷地深入骨髓,一句話沒說,掉頭就走了。

從此以後,村裡再也沒有人見過這隻大白狐,喊它的名號也不再出現了。

(本文由蓮花小餅講述,空如幻改編)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11-09

相關文章

“小事不做,大事不成”,《道德經》裡的10個道理

“小事不做,大事不成”,《道德經》裡的10個道理
近日,<典籍裡的中國>播出<道德經>一期,"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老子的思想涵養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也塑造了中華民族如水一般的性格底色. 一些< ...

老子《道德經》的忠告: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老子《道德經》的忠告: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做人可以狂嗎?估計有人會說:拽犯法嗎?有哪條法律規定人不能拽的? 的確,你自己若想狂妄,道德和法律是不能把你怎麼樣的,但是"天道"會狠狠收拾你. 就如老子<道德經>中所 ...

道德經:人為什麼需要節制私慾?

道德經:人為什麼需要節制私慾?
關於"人慾",老子在<道德經>中也有非常精彩的論述,即: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在老子看來,人生有罪. ...

《道德經》:人生的大德之行,起源於對自身慾望的節制

《道德經》:人生的大德之行,起源於對自身慾望的節制
一. 人生有禍,禍患的根本多來自於奢侈之慾:人生有德,德行的表現多半是對於自我內心的節制. <道德經>有一句話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意思就是說:如果人生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恥辱 ...

作為一個平凡人,如何讀懂《道德經》
嘗試著總結,覆盤一下<道德經>,做學習的一個輸出,強化知識.在這裡還是要宣告下,我這在這裡說的都是親身體驗,沒有什麼高談闊論,也是在我現有的知識水平和領悟講的,講的不好的地方多見諒.不去做 ...

《道德經》2最完美的理解

《道德經》2最完美的理解
天下皆知年輕貌美好 年老醜陋不好的概念也就出來了 天下皆知活著享受人生好 人生結束而死亡不好的概念也就出來了 天下皆知身體健康好 體弱多病不健康的概念也就出來了 天下皆知和平盛世好 亂世戰爭的概念也就 ...

《道德經》:不以相為相,才見真相

《道德經》:不以相為相,才見真相
一. 佛家常有一句話叫: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這個世界的真相.問題的真理.事件的本質,都不在相之內,而真理即為道,道不在相之內,所以才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當我們不執著於事情的外在相之上時,便 ...

《道德經》:內心存在主宰,外在隨遇而安

《道德經》:內心存在主宰,外在隨遇而安
一. 人生不是一個單場的比賽,不是你在某個狀態做到極致之後就能取勝,它是由多個因素共同組成的複雜局面,在這複雜的狀態之中,只有遵循生活的基本規則,才能更好的遊刃於生活之中. 生活有一個最根本的演化規律 ...

我們為何讀不懂道德經?漢朝帛書道德經出世,揭開了讀不懂的原因

我們為何讀不懂道德經?漢朝帛書道德經出世,揭開了讀不懂的原因
<道德經>之晦澀難懂,不僅現代人這麼認為,古人也有此感覺,針對"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這句話,唐朝白居易就曾寫了一首打油詩調侃老子:"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語吾聞於 ...

《道德經》81普通人譯文

《道德經》81普通人譯文
不經過大腦脫口而出說的話真實,但是不好聽. 經過大腦思考後說的話好聽,但是不真實. 心地善良的人不用言語辯論, 用言語辯論的人心地不善良. 精通的知識不會廣博, 知識廣博不能樣樣精通. 聖人是不存在佔 ...

《道德經》中隱藏了老子簡歷

《道德經》中隱藏了老子簡歷
如果真正讀懂了<道德經>,就會知道李耳根本就不是老子. 為啥這樣說呢? <道德經>,第三章有言: "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象帝: 也就是夏朝大禹前面 ...

《道德經》中的“道”是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的,只能用心去體驗

《道德經》中的“道”是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的,只能用心去體驗
老子之所以把他寫的書命名為<道德經>是有其深意的. 從書名來看,老子無非就是要向我們闡明兩個核心問題:第一個核心問題就是什麼是"道".第二個核心問題就是什麼是" ...

今天聊聊《道德經》之:損益
親愛的朋友們,對<道德經>大家是怎樣看的呢? 不見得人人對這部經感興趣,然而,人人都應該讀.什麼時候開始讀比較合適?我個人認為是30歲. 有種說法:過了30歲,人生就該做減法了.為什麼到了 ...

學習《道德經》,體味人生(十九)

學習《道德經》,體味人生(十九)
<道德經>十九章從字面上很容易讓人費解,聖人.智慧.仁義.巧利往往是現在人所倡導的,為什麼老子先生卻不看好呢?只有一個原因,它們阻礙了道行天下,起到了負面的效應.在什麼情況下,會背棄大道呢 ...

細讀《道德經》第二十二章,古老的道理“曲則全”到底在說什麼?

細讀《道德經》第二十二章,古老的道理“曲則全”到底在說什麼?
[細讀<道德經>系列之第二十二章]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講,凡事以抱持"一"的事物整體性為原則能夠獲得許多好處.其中的難點不少,比如"曲則全"是怎樣的一 ...

老蟬讀《道德經》:“無為”的本質,是永遠不和現實爭辯

老蟬讀《道德經》:“無為”的本質,是永遠不和現實爭辯
"無為"是<道德經>的一個核心概念,第37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對這句話的曲解,誤導了很多人.翻開史書,唐玄宗.宋徽宗.梁武帝,這些親自 ...

無為是無所作為?無欲則剛?不分善惡?簡單聊聊道德經中晦澀的詞

無為是無所作為?無欲則剛?不分善惡?簡單聊聊道德經中晦澀的詞
<道德經>是我國國學中的精粹,但也是很受爭議的一部經,因為古代的字與我們現代的字有很大的差異,如果純粹從字面或我們現在的思想去解讀,很多人可能對這部經典啼笑皆非. 另外,<道德經&g ...

道德經個人理解譯文

道德經個人理解譯文
#道德經新解# 道德經第一章 眾妙之門個人理解譯文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無 名天地之始 有 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 以觀其妙 常有欲 以觀其繳 此兩者 同出異名 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 ...

《道德經》體悟企業管理—中秋節談圓滿

《道德經》體悟企業管理—中秋節談圓滿
今日中秋佳節,月圓兆人之團圓,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祝各位朋友中秋佳節快樂!中秋月圓使我聯想到"圓滿",談談企業追求的圓滿. 中秋月圓 企業經營沒有終點,無圓滿結束的說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