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類藥物多具辛味,辛散善行,既入血分,又入氣分,活血每兼行氣,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主治氣血瘀滯所致的各種痛證,如頭痛,胸脅痛、心腹痛、痛經、產後腹痛,肢體痺痛、跌打損傷之瘀痛等。也可用於其他瘀血病證。
本期中藥——夏天無,以“一粒金丹”之名始載於《綱目拾遺》,雲:“名洞裡仙,又名野延胡,江南人呼飛來牡丹......葉似牡丹而小,根長二三寸,春開小紫花,成穗,似柳穿魚,結子在枝節間,生青老黃,落地復生,小枝,子如豆大,其根下有結粒,年深者大如紫,小者如豆。”
來源:夏天無為罌粟科植物伏生紫堇的塊莖。每年4月上旬至5月初待莖葉變黃時,在晴天挖掘塊根莖,除去鬚根,洗淨泥土,鮮用或曬乾。
相關名字:一粒金丹、洞裡神仙、野延胡、飛來牡丹、伏地延胡索、落水珠。
產地:主產於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湖北等地。
性味歸經:苦、微辛,溫。歸肝經。
功效:活血止痛,舒筋通絡,祛風除溼。
性狀鑑別:
本品呈類球形、長圓形或不規則塊狀,長0.5~3cm,直徑0.5~2.5cm。表面灰黃色、暗綠色或黑褐色,有瘤狀突起和不明顯的細皺紋,頂端鈍圓,可見莖痕,四周有淡黃色點狀葉痕及鬚根痕。質硬,斷面黃白色或黃色,顆粒狀或角質樣,有的略帶粉性。無臭,味苦。以個大質硬苦味重,斷面色黃白者為佳。
主治病證:
1.瘀血阻滯之痛證。
本品苦洩溫通,專入肝經血分,善於活血化瘀止痛,為治療瘀滯疼痛之要藥,常與蒲黃相須為用,即失笑散(《和劑局方》)。如治胸痺心痛,常與川芎、丹參、乳香、沒藥同用;若治脘腹脅痛,配伍延胡索、香附、沒藥等;若治痛經,經閉,產後瘀滯腹痛,則與當歸、益母草等同用;治骨折腫痛,可配白及、乳香、沒藥,研末外敷。
2. 瘀滯出血證。
本品炒用,既能活血散瘀,又能止血。故可用於瘀血內阻、血不歸經之出血,如婦女崩漏經多,色紫多塊,少腹刺痛,既可單味炒研末,溫酒送服,如《永類鈐方》五靈脂散;又可配伍其他藥同用,如《玉機微義》五靈脂丸,以本品與神曲同用;臨床常配伍三七、蒲黃、生地等藥用。
臨床應用:
1.中風半身不遂、跌僕損傷及肝陽頭痛。
本品既能活血行血,又能舒筋通絡,且有一定的平抑肝陽的作用,用於治療中風偏癱,手足不遂及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頭暈,常與夏枯草、鉤藤、桑寄生,地龍等藥同用。用於跌僕損傷,瘀腫疼痛,既可單用,也可配伍雞血藤、乳香、沒藥等藥同用。
2.風溼痺痛,關節拘攣不利。
本品既能舒筋通絡,又能祛風除溼,用於風溼痺痛,關節拘攣不利,可與當歸、羌活、獨活、威靈仙等藥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5~15g。或研末服,1~3g。亦可製成丸劑使用。
古籍摘要:
1.《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行血,活血,止血,止痛,鎮痙。”
2.《全國中草藥彙編》:“祛風溼,降血壓。主治風溼性關節炎、腰肌勞損,高血壓病,腦血管意外引起偏癱。”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含延胡索乙素、原阿片鹼、空褐鱗鹼、藤荷包牡丹定鹼等多種生物鹼。
2.藥理作用:具有鎮痛和鎮靜作用;能增加冠脈流量,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壓;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對抗血栓形成;對子宮平滑肌和腸平滑肌具有鬆弛和解痙作用。
3.臨床研究:用夏天無針劑及片劑治療200例患者,其中風溼性關節炎76例,坐骨神經痛55例,類風溼性關節炎7例,高血壓8例,腦血管意外5例,其他病例49例。結果痊癒113例,顯效57例,好轉27例,無效3例(福建醫藥雜誌,1979)。用夏天無製成眼藥水(每1ml含生藥1g)治療青少年近視眼,在1小時內,每隔15分鐘滴眼1次,連續滴眼4次後,檢查視力變化。若視力未達到1.0,則在第2,3日繼續按上法治療,共觀察188人347隻眼,治癒232隻眼,治癒率66.9%,有效率97.7%(中草藥通訊,1976)。
鑑別用藥
注意:延胡索和夏天無極相似,要注意辨別。
性狀不同:延胡索表面有不規則網狀皺紋,斷面黃色,有蠟樣光澤,味苦。夏天無表面具不明顯的細皺,斷面黃白色,無蠟樣光澤,味苦。
延胡索為罌粟科植物延胡索的乾燥塊莖;功能主治:活血、行氣、止痛。用於胸脅、脘腹疼痛,胸痺心痛,經閉痛經,產後瘀阻,跌撲腫痛。
夏天無為罌粟科植物伏生紫堇的乾燥塊莖;功能主治:活血止痛,舒筋活絡,祛風除溼。用於中風偏癱,頭痛,跌撲損傷,風溼痺痛,腰腿疼痛。
二者均為2015年中國藥典收載藥品,雖同科屬且功效相近,但不可混淆使用。
注:內容及圖片來自教材和網路,僅作科普學習,文中涉及所有方劑藥物及治法為學習參考之用,非專業人士請勿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