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只”壺名的意思是什麼?
“掇只”何意?眾說紛紜。
宜興當地人稱“掇只”為“得子”(不過是將duō發音為dè),於是有人說“掇只”就是寓意“多子多福”。還有人考證說“掇只”是“掇抧”之誤:掇,是闔上壺蓋;抧,是掀開壺蓋。又有人解釋:掇,摞起來;只,單個的;掇只,摞成一個的壺······
壺名是體現壺文化品位的重要方面。紫砂壺型的命名,在傳統上,或是仿其它器形而沿用其名,或是早年形成而因襲流傳,或是後人修正拔高演進更替。傳世作品,壺名是經過認真推敲而為世人普遍接受的,不可以以訛傳訛,貽笑大方。紫砂壺是宜興特產,紫砂壺名必 與宜興方言有緊密聯絡。到宜興去,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在宜興方言中,“段”、“團”、“潭”發音相同。識泥而不會書寫的制壺先輩們講述泥的名堂,不識泥而會書寫的文化人記錄泥的名字,於是就留給我們“段泥”、“團泥”、“潭泥”這些各異的名詞。一頭霧水地數典忘祖,結果到宜興實地一瞭解,其實它們同為一種泥。
一方山水一方人。方言,實在是博大精深。
晉南方言難懂:“殺媳婦”(娶媳婦)、“隙鳳”(麻雀)、“頭僱”(大牲口)、“菩提”(鼻涕)、“菩提窩兒”(肚臍眼兒)、“溝子”(屁股)、“腿豬娃兒”(小腿肚子)、“駕碼頭兒”(肩膀)、“綹娃子”(小偷)······
五臺山方言也難懂:“把舍闔切捩立馬”(把家裡拾掇整齊)······
《紅樓夢》中多有方言。第40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鳳姐手裡拿著西洋布手巾,裹著一把烏木三鑲銀箸,掂掇人位,按席擺下。”第41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紅院劫遇母蝗蟲》,劉姥姥在大觀園筵席上,“心下掂掇道:我方才不過是趣話取笑,誰知他果真竟有”。“掂掇”是東北言。“掂”是思考、盤算,“掇”是張羅、安排。
“掇”,在宜興方言中是“堆放在一起”的意思。宜興方言中,多有與“ 掇”有關的詞:“掇繡球”(拋繡球)、“木掇鼓”(制壺工具)、“掇掇緊”(夯實)、“掇背”(捶背)、“掇殺人”(打死人)、“醬油掇只”(醬油罐)、“掇罐”(裝東西的陶罐)······
宜興方言中,“只”同“子”:“杯只”(杯子)、“酒盅只”(酒杯)、“洽團只”(吃丸子)······
說白了,“掇只”就是“罐子”,就是那些盛油鹽醬醋的小罐小壇。當初的制壺藝人,不過是仿照日用的小罐製成壺身再裝置上流與把。“一個紫砂茶水罐子”—極有生活,極有情趣,極有意味。
“掇只”壺是誰創制的?
清道光年間的邵大亨創制了“掇只”壺。
邵大亨,江蘇宜興蜀山上袁村人,年少成名。約生於乾隆晚期,歿於道光末年。性格孤傲,清介耿直,堅貞不屈。制壺以渾樸取勝,氣韻溫雅。在清代,他的作品已被視為珍寶,“一壺千金,幾不可得”。清光緒《宜興荊溪縣新志》說:“有邑令欲得之(大亨壺),購選泥色招入署,啖以重利,留之經旬,大亨故作劣者以應,令怒而杖之,亦不吽、爆也。”
顧景舟在《宜興紫砂壺藝概要》中雲:“經我數十年的揣摩,覺得他(邵大亨)的各式傳器,堪稱集砂藝大成,刷一代纖巧糜繁之風。從他選泥的精練,造型上審美之奧邃,創作形式上的完美,技藝的高超,博得一時傳頌,盛譽之高,大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之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