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是農曆辛酉年,也是新中國第一輪生肖郵票發行的第二年,與猴票不同的是,生肖雞郵票在單枚郵票之外,還增發了一本小本票。
小本票簡單說來就是裝有郵票的小本子,發行之初是為了寄信者可以方便攜帶,封皮封底可以有效保護郵票不被磨損,且連體印刷的設計也不容易造成丟失。
這種小本票印刷精美,售價又與郵票面值相同,所以許多集郵者非常喜歡這種郵票型別,畢竟在同樣的面值前,多了封皮和封底明顯更有吸引力。
當猴票逐漸成為新中國生肖郵票之首後,很快在它之後發行的《辛酉年》雞票也坐上了第二的位置。
既然價格上來了,那麼問題也會伴隨而來,尤其是一些擁有《辛酉年》郵票的人,當他們把自己的郵票放在一起時,其中一些雞票明顯要小一些。
透過印刷版別、顏色、紙張的比較,雖然這些雞票大小不同,但顯然都是郵政發行的正規郵票,那為什麼會有大小之分呢?
這就要從《辛酉年》郵票的價格說起。
《辛酉年》郵票1枚的價格在150元左右,而擁有12枚雞郵票的《辛酉年》小本票卻只有800元,也就是說,小本票中的雞票1枚的價值只有67元,不足套票的一半。
這就讓不少擁有小本票的人心裡不平衡,明明都是一樣的郵票,為什麼裝在本子裡就不值錢了呢。
於是順著這個思路,不少人便將小本票中的雞票撕了下來,當作套票賣,反正都是真郵票,撕下來又不違法,那麼自然賣得越高越好。
這就是市場上出現兩種不同大小《辛酉年》郵票的原因,大點的被集郵界稱為“公雞”票,小點的被集郵界稱為“母雞”票。
這樣提高價值的方法買家肯定不樂意,所以不少買過雞票的集郵者都在網上曬圖,想請專業人士辨別自己的《辛酉年》是公雞還是母雞。
其實方法很簡單,如果你有其它第一輪生肖郵票,那麼放到一起比較一下,矮一點的肯定是母雞票。
如果沒有參照物,那就看郵票的上下齒孔。
早期生肖小本票中,上下兩排郵票除了連線處有齒孔,上排郵票的上邊、下排郵票的下邊是沒有齒孔的。
如果是從小本票下撕下的“母雞”票,賣家需自行打上齒孔,而打孔工藝是一項非常不好把控的技術活,很容易出現不齊或毛邊的情況。
所以如果上邊或下邊的齒孔明顯和其它三邊不一致,那麼這枚《辛酉年》一定是“母雞”票,這也是為什麼“母雞”票要比“公雞”票要小一些的原因。
其次看上下邊齒孔的齒,由於小本票中上下邊是裁切整齊的,所以為了保證票面大小,齒孔一般都會靠近紙邊,這就會導致“母雞”票的上邊或下邊的齒過於平整,沒有一般郵票撕開時齒間斷裂的效果。
透過這些方法,就能很快辨別手中的《辛酉年》是“公雞”還是“母雞”了。
那為什麼都是真郵票,“母雞”票會比“公雞”票便宜呢?
其實這就回歸到郵票的收藏屬性上,“公雞”票是從郵政大版上撕下的獨立郵票,是郵票的最小獨立單位。而“母雞”票是從小本票上撕下的郵票,破壞了小本票的完整性,所以“公雞”票一定比“母雞”票貴。
其次,“母雞”票為了魚目混珠,必然經過個人自行打孔,這種後期再加工的行為,對於任何收藏品都是非常忌諱的,所以也就導致瞭如此大的價格差,購買者一定要學會分辨,才能不被奸商所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