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幣主要流行於我國北方的黃河流域,源於農具鏟。春秋以後漸漸成為專用通貨。早期的布幣有裝柄的銎,即空首,所以稱為空首布。形制接近實用工具,流行於春秋時期,最晚至戰國早期消失。空首布到戰國時逐漸演變為布首扁平,無法裝柄的平首布。平首布是布幣中的先進形制,流行於整個戰國時期。布幣除了可以分成空首、平首兩大型別外,每類中根據首、肩、足部的變化,又可以細分為許多型別。
1.橋形幣 春秋時期(周王畿地區)鑄【300元-500元】
橋形幣:春秋時期周王畿地區所鑄的一種青銅幣,橋形,單面見有外郭,上端中有穿孔,又稱“磬幣”或“璜幣”大多是無文字的,也有有文字元號的。
2.空首布 春秋早期至戰國初(洛陽一帶,晉)鑄【4000元-10000元】
空首布是春秋戰國時期周、晉、鄭、衛等國鑄行的一種金屬貨幣。也是我國最早的金屬鑄幣之一。空首布是先秦四大錢系之一布幣體系的分支。西周末始鑄,春秋晚期以後盛行,公元前221年被秦始皇廢止。
4.銳角布 戰國中、後期(韓、魏)鑄【1500元-3000元】
釿布是戰國時期鑄幣,使用國家是魏國城邑。
4.銳角布 戰國中、後期(韓、魏)鑄【1500元-3000元】
戰國時期韓魏所鑄,特徵為布首兩端各有一突出銳角,平首,平肩,方足,分平襠、尖襠兩類,平襠為大型布,韓國鑄,尖襠為小型布,魏國鑄。已發現的錢面文字有“百涅”、“亳百涅”、“舟百涅”、“盧氏百涅”、“共金”、“公”、“垂”等7種,在面文釋讀上尚存分歧。
5.方足布 戰國中、後期(三晉地區、燕國)鑄【1000元-1500元】
當“尖足布”盛行於晉地的時候,鄭、衛、宋諸國也開始鑄造新幣,它們以方足大布為基礎,取長補短,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一、拋棄了容易折損的尖足,改為抗擊力較強的方足。二、加寬頸部並在頭部添加了兩個突出的小耳朵,故稱為“銳角布”或“有耳布”。這種錢幣大約長4.5—6.5釐米,重13克。
“尖足布”最初在晉國北部流通,而後流通範圍擴大,與流通在河南的空首布平分天下。這大概是晉文公以後的情形。晉國的霸業促成了尖足布的發展,而尖足布的成功,也給晉國的霸業以持久有力的支援,但“尖足布”卻不是晉國公室發行的法幣。春秋時期,晉國公室可能還在行用貝幣。最早的“尖足布”,形狀極似鏟幣,足部作燕尾狀,因此有尖足之稱。其長約8.5釐米左右,寬約4釐米左右,與中型鏟幣完全相同。
圓足布是戰國後期在中國北方的晉地所鑄行的一種平首布幣。“圓足布”的特點是圓首、圓肩、圓襠、圓足,故稱之為“圓足布”或“圓首布”。“
8.三孔布 戰國晚期(趙國)鑄【500000元-1000000元】
三孔布是在圓足布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因在手足各有一圓孔而得名。三孔布數量少,但形制統一,面文記地,背文記值。從出土記錢文上分析,為戰國時期趙國或中山國的貨幣。
戰國三孔布是先秦貨幣中最為珍貴的品種,是現今錢幣界公認的名珍之一。即將現身中國嘉德2010年春季拍賣會的這枚武陽“三孔布”,通長60毫米,腰寬30毫米,重13克,屬於大型布,為老生坑傳世品。其文字清晰,銅質微紅。面、背周沿有邊廓,澆口在首部,合範較為準確,鑄造精美。面文“武陽”兩字上下書寫,“陽”字左右兩邊分距較大,與“武”字呈三足鼎立之勢。背面首穿孔上鑄有數字“十五”,背文“一兩”字型稍傾斜。
上述圖片僅供參考
感謝閱讀,評論區免費鑑定
上述圖片僅供參考
感謝閱讀,評論區免費鑑定
區免費鑑定
僅供參考
感謝閱讀,評論區免費鑑定
區免費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