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做功課拖拖拉拉,父母們可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種日子…唉…請問父母們你們想改變嗎?
當然我知道大家都很羨慕那種自動自發,不用家長擔心功課的孩子,可是父母們有無想過你們除了抱怨之外,真的就對孩子的寫作業的拖拉模式完全無能為力嗎?
一個很典型的媽媽抱怨:「賈老師我真的搞不懂,明明作業就沒有幾個字,為什麼他總是都寫到三更半夜?這個回家作業時間簡直就是災難,我盯著他做功課、幫他找方法,可是就是沒有用!」
這樣的抱怨每天在許多家庭上演,家長總是要不斷催促,孩子才願意動動筆。可是幾鍾後,卻發現孩子不是在發呆就是開始玩些有的沒的!最後…你終於失去耐心……碰!親子衝突又開始上演了。
我常常會跟上專注力課程的孩子談什麼是專心?為什麼人要專心?專心的表現行為是什麼?哪些事情上你感覺自己容易分心?我們要如何解決?我把問題丟還給孩子,並藉由討論帶著孩子找出解決方式,然後告訴他每個專注力的訓練都是為了幫助他改善甚麼甚麼方面,所以在專注力課程中孩子特別的專注,因為他很清楚他正在做甚麼。可是有些家長一上來就直接用情緒字眼來跟孩子溝通,象是:「你快去寫功課,沒寫完之前不準離開位置!」或是「你不寫就算了,反正我對你早就不抱希望了!」
說真的如果我是孩子,脾氣又稍微倔一點,真的就不寫給你看,反正你能對我怎麼樣,又不能丟掉我對吧?那麼大家就對著來,來比誰的情緒大啊!事實上這對於解決問題一點幫助也沒有。其實父母可以嘗試在還沒有開學的這短短几週日子裡,趕緊嘗試建立新的方法去幫助你的孩子。
方法一、找尋適合孩子的專心方式
我之前演講都有在說每個人的專心風格可能都不太一樣,有的人視覺專注比較好,有的則是聽覺專注,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孟瑛如就曾指出,有些孩子需要規矩安靜的學習環境;有些孩子動來動去比較容易專心;有些孩子在早上容易專心;有些孩子傍晚學習效果奇佳
所以父母你要花點時間先去觀察,你的孩子是屬於哪一種類?
就拿我來說吧!要我靜靜坐著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看書那真是很痛苦,大概十幾分鍾就神遊太虛幻境了,可是讓我半躺在床上動來動去的讀書,往往什麼都記住了。
有的孩子影象能力好,喜歡將聽到或看到的事情畫下來,一但影象化了,他就能記在腦海裡了。如果孩子透過聽覺吸收訊息的效果比較好,父母就可以仔細講述或用關鍵字口訣協助他學習,做功課時提醒他將題目輕聲唸出來,也能幫忙他提升專注。如果是對視覺較敏銳的孩子,父母儘量用多一點圖形、文字或手勢幫助他理解,這也是不錯的方法。
每個人的專心風格因人而異,重要的是父母要先放寬心,不要預設什麼樣的方式才正確,當孩子說「我蹲著讀書最專心」,別急著否定他,允許他做實驗,和他一起找尋專心風格….
方法二、安排工作的優先順序
太多作業會造成孩子不知從何開始的困擾,每天寫作業前不妨花五到十分鐘,帶著孩子檢視要做的功課,列出優先順序,按順序完成。對於不容易專心的孩子,從簡單、有趣的作業先著手,讓他對接下來的工作產生信心,然後將困難點的作業穿插其中。建議每次作業可以帶孩子學習製作待辦清單,讓孩子每做完一件事,就可以在前面打勾,享受一一完成事情的成就感。
方法三、將困難工作分段完成
把看似複雜、冗長的工作切割成很多個容易掌控的過程,可避免讓孩子感覺做功課是沒完沒了的事。很多孩子剛開始寫作業時都是前兩行非常工整漂亮,從第三、四行開始這個文字就變的龍飛鳳舞啦!
年紀小點的孩子可以使用「分散練習」的策略,每寫完兩行就鼓勵他,「寫得真棒!」讓她休息一下再繼續,或是轉換其他作業,這樣可以讓孩子慢慢習慣將字寫的工整漂亮。但是記住,每段工作間的休息可以喝水、聊天、站起來扭一扭,但不要做堆積木、畫圖這類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的活動,以免孩子無法再回到功課上。
記住,分段真的很重要,一次給少一點,讓孩子能夠做完,他才會想挑戰更難的工作,如果你一下子把一堆作業攤開讓孩子做完,孩子覺得不可能,就乾脆擺爛不做了。
方法四、學習從他控到自控
父母終究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主動學習的人,讓專注學習從「他控」發展到「自控」。孩子必須要了解自己如何學習、什麼狀況下不專心,並調整讀書策略。所以我建議家長可以帶著孩子製作一份「專心行為表格」以及「不專心行為表格」,讓他知道專心的行為有哪些記錄下來,不專心的行為又有哪些?
提醒他自己去監控自己,每次完成一小段作業任務時,可以在表格上打勾自己做到那些專心行為,那些不專心行為,在下一階段作業任務中,能夠有什麼更好的變化,這可以提醒孩子觀察自己如何學習,並留意在不專心時,身體有哪些反應,如:發呆、抓頭髮等,幾次下來,孩子漸漸能夠辨識這些反應帶來的訊息,改變學習方式,或是累了就停下來休息一下。
今天這些方法父母們都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