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偉人毛澤東,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中國共產黨的締造者,是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更是新中國的締造者。他不僅僅是詩人,是大文豪,更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自從夏商周以來,中國歷史上湧現出許多敢於向黑暗勢力和舊秩序挑戰的革命者,受歷史背景的侷限性和階級地位的侷限性,他們發起的革命往往逃脫不了歷史的週期率,最終會淪為某一個區域性利益的代表,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唯有毛澤東,善於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敢於透過實踐來探索真理,勇於結合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來創造性地探索革命之路,逐步在生與死的鬥爭中,在血與火的磨難中鍛造出自己光輝的軍事思想體系,從而引導我黨我軍逐步從弱小走向強大。最終,讓一個積貧積弱的民族雄踞於世界東方,將一支很少有人看得上的、破破爛爛的軍隊,鍛造成海陸空立體、多兵種協同、任何力量都不容小覷的強大的現代化國防軍。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轟轟烈烈的國民大革命失敗。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漢召開緊急會議。會上,毛澤東提出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思想:
“對軍事方面,從前我們罵中山專做軍事運動,我們則恰恰相反,不做軍事運動專做民眾運動。蔣(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槍桿子起的,我們獨不管。現在雖已注意,但仍無堅決的概念。比如秋收暴動非軍事不可,此次會議應重視此問題,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堅強起來注意此問題。湖南這次失敗,可說完全由於書生主觀的錯誤,以後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
痛心於大革命失敗的血淋淋的教訓,本次會議後,年輕的中國共產黨人為了反抗國民黨新軍閥的屠殺,決心武裝暴動。作為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的毛澤東受命組織秋收起義,決心組織工農革命軍攻打湖南省會長沙。秋收起義是在毛澤東直接領導下的一次武裝起義。毛澤東還專門為本次起義填了一首詞《西江月.秋收起義》: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匡廬一帶不停留,要向瀟湘直進。
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
但區區幾千農民軍終究敵不過強大的反革命武裝力量,由於敵我力量懸殊,本次起義失敗了,但卻鍛煉出了一支堅強的革命隊伍——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畢竟是第一次起義,走彎路在所難免。但毛澤東敏銳地看到了敵人勢力相對較薄弱的廣闊的農村。這得益於他此前在農村地區長期的社會實踐,對中國農村、農民的現狀瞭如指掌(詳見他的著作《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因此,秋收起義失敗後,部隊在瀏陽文家市休整時,他向全體指戰員們動員:
現代中國革命沒有槍桿子不行,有槍桿子才能打倒反動派。這次武裝起義受了挫折,算不了什麼!勝敗乃兵家常事。我們當前力量還小,還不能去攻打敵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應當先到敵人統治薄弱的農村,去儲存力量,發動農民革命。
熟悉毛澤東生平的都知道,他是靠筆桿子走上革命舞臺的。參加黨的“一大”時,他因一手漂亮的毛筆字,被推舉為會議的書記員。不論是在湖南一師範求學期間,還是在湘軍短暫的入伍時光,他並沒有系統地、完整地接受過軍事教育和軍事操練。
作為一個文人,卻能提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樣振聾發聵、滿座皆驚、醍醐灌頂至理名言,這不是偶然,這是歷史的必然。這句名言,不僅是對大革命失敗、秋收起義失敗的經驗總結,也是五千年中國社會革命史的高度概括,更是毛澤東代表苦難的中國老百姓向歷史做出的振臂高呼。
在這句名言的指導下,儘管革命依舊走過許多彎路,但從未有過妥協;在這句名言的指導下,無數出身寒末的普通理想主義者,逐步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將帥,進而成為新中國的開國元勳。這句名言把一個貧窮落後瘡痍滿目的舊中國改造成一個初步富強徹底獨立的新中國。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毛澤東將餘部帶到了井岡山,這是中國工農紅軍的第一個革命根據地,是紅色割據的開始,是土地革命戰爭的開始,也是毛澤東政治和軍事生涯的真正開始。如果說以前的毛澤東是作為一個配角登上中國革命的舞臺的,那麼,井岡山的鬥爭是毛澤東從一箇中國革命的邊緣人物逐漸走向中心人物的開始,是毛澤東輝煌事業的真正起點,也是毛澤東從一個文人走向兵家的開端。
在井岡山建立工農武裝割據之後,毛澤東對中國革命做了深入的思考,在《毛澤東選集》中,井岡山的鬥爭佔據了很大的篇幅,如《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鬥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等。毛澤東針對中國革命的特點和土地革命戰爭的特徵,在那特定的時空裡,執著地探索者除在中心城市發動暴動之外的革命之路,最終在“槍桿子裡出政權”的基礎上總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革命戰略。就是在敵人勢力薄弱的農村建立割據政權,在夾縫中求生存,走農村包圍城市之路。毛澤東認為:
“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是紅色政權存在的必要條件。若只有地方性質的赤衛隊而沒有正式的紅軍,則只能對付挨戶團,而不能對付正式的白色軍隊。所以雖有很好的工農群眾,若沒有相當力量的正式武裝,便決然不能造成割據局面,更不能造成長期的和日益發展的割據局面。所以‘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是共產黨和割據地方的工農群眾必須充分具備的一個重要的思想。”
毫無疑問,就當時的現狀而已,中國反革命的力量是強大的,他們組織了中央政府,佔據了中國絕大部分國土,壟斷了大部分資源,並且用手中掌握的力量來絞殺中國革命;而中國革命的力量是微弱的,微弱到反革命的力量一開始根本沒有放在眼裡,他們只能在偏僻的山區立足。兵不過萬,地僅數縣,沒有外援。
就是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毛澤東領導紅軍初戰茶陵,再戰寧岡,屢敗白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紅色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而越戰越強,紅色區域不斷擴大,紅軍不斷髮展。面對強敵,毛澤東總結出對敵鬥爭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紅軍各級指揮員將其作為克敵制勝的法寶,將這一從豐富的鬥爭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靈活運用到對敵鬥爭中去,打破了敵人對中央蘇區的四次圍剿。
隨著革命形勢的迅猛發展,在1931年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毛澤東當選為主席。它對內先後頒佈了各種法律,使各根據地的蘇維埃政權有著共同的章程可循;對外可以用國家政權的名義進行對等的交涉或發出公開號召,初步實踐了“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一科學論斷,在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
毛澤東對敵鬥爭十六字訣,通俗的講就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在這種軍事思想的指導下,紅軍成功打退了國民黨對根據地的四次圍剿。但隨著1933年1月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來到中央蘇區,毛澤東被排除出紅軍領導層,“左”傾冒險主義路線在中央蘇區全面推行開來。
博古、李德等人否認紅軍的游擊戰的靈活性與流動性,抨擊行之有效的“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的戰略戰術為“遊擊主義”,照搬馬列主義教條,在敵人發動第五次反革命圍剿時,放棄了毛澤東認真總結的久經考驗的正確戰術,一味死打硬拼,企圖拒敵於國門之外,結果屢戰屢敗,“白區損失百分之百,蘇區損失百分之九十”,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開始了漫漫長征路。
遵義會議後,毛澤東被黨內軍內重新推舉上了軍事領導崗位,有了毛澤東的領導,紅軍重新拿起“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的利器,重新煥發了生機和活力,兩佔遵義,四渡赤水,攻陷婁山關,衝過臘子口,終於甩掉了追兵,在敵人的重兵包圍中靈動脫出,進入了陝甘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儲存了最寶貴的精華力量。紅軍失去了毛澤東的領導,只能是屢敗屢戰,紅軍有了毛澤東的領導,從此屢戰屢勝。所以肖華將軍在《長征組歌》裡代表廣大紅軍將士發出由衷的讚歎:“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進入陝北後,當時中國革命面臨著新的形勢,日本侵略者正步步緊逼。為了避免再走左傾彎路,更好地應對抗戰新局面,毛澤東開始對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1936年12月,他在紅軍大學的講演中指出:
“我們現在是從事戰爭,我們的戰爭是革命戰爭,我們的革命戰爭是在中國這個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國度裡進行的。因此,我們不但要研究一般戰爭的規律,還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戰爭的規律,還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國革命戰爭的規律。”
那麼中國革命又有哪些特點呢?毛澤東強調:
第一個特點,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國,而又經過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 “第二個特點是敵人的強大。” “第三個特點是紅軍的弱小。” “第四個特點是共產黨的領導和土地革命。”
基於這四個特點,中國革命的戰略戰術必然要走運動戰這條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像一句粗俗的鄉村俚語。可就是這樣一句登不了檯面的、透著一股農民式的機智的話,卻無數次挽救中國革命於危難之中。
《論持久戰》:日本必敗!中國必勝!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共產黨人感於民族大義,為了挽救危難的祖國,和國民黨組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和新四軍,接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領導,渡過黃河北上抗日。初戰平型關,打破了日寇不可戰勝的神話。
1938年,毛澤東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以“論持久戰”為題作了歷時九天的講演。實際上,此前毛澤東已就中日之間的戰爭局勢以及中國應採取的戰略進行了長久的思考。早在1936年,他在回答美國記者斯諾的採訪時,就提出堅持持久抗戰初步構想。
斯諾問:在什麼條件下,中國能戰勝並消滅日本帝國主義的實力呢?
毛澤東答:要有三個條件:第一是中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第二是國際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國內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運動的興起。就中國人民的立場來說,三個條件中,中國人民的大聯合是主要的。
問:你想,這個戰爭要延長多久呢?
答:要看中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實力和中日兩國其他許多決定的因素如何而定。即是說,除了主要地看中國自己的力量之外,國際間所給中國的援助和日本國內革命的援助也很有關係。如果中國抗日統一戰線有力地發展起來,橫的方面和縱的方面都有效地組織起來,如果認清日本帝國主義威脅他們自己利益的各國政府和各國人民能給中國以必要的援助,如果日本的革命起來得快,則這次戰爭將迅速結束,中國將迅速勝利。如果這些條件不能很快實現,戰爭就要延長。但結果還是一樣,日本必敗,中國必勝。只是犧牲會大,要經過一個很痛苦的時期。
不論戰爭多麼殘酷,時間走勢如何,毛澤東依然得出無比堅定的結論:戰爭的結果,日本必敗,中國必勝。當中國軍隊連連失利時,毛澤東始終認為:“最後勝負要在持久戰中去解決。”抗戰初期,國內出現了“速勝論”與“亡國論”各種錯誤的論調,為統一軍民思想,提振抗戰信心,明確戰略方向,1938年5月期間,毛澤東廢寢忘食、奮筆疾書近10天,寫出洋洋灑灑長達5萬多字的《論持久戰》。他用辯證法的觀點對中日兩國的矛盾特點和戰爭走勢進行了全面分析:
日本強大,但它發動的侵略戰爭是退步的、野蠻的;中國雖然弱,但它的反侵略戰爭是進步的、正義的,又有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這種進步因素的代表。日本戰爭力量雖強,但它是一個小國,軍力、財力都感缺乏,經不起長期的戰爭;而中國是一個大國,地大人多,能夠支援長期的戰爭。日本的侵略行為損害並威脅其他國家的利益,因此得不到國際的同情與援助;而中國的反侵略戰爭能獲得世界上廣泛的支援與同情。
毛澤東強調,面對日本侵略,中國不會亡國,也不可能速勝。“亡國論”者過於強調敵強我弱,沒有看到日本戰爭的非正義性、資源匱乏、地少人寡的根本短板;“速勝論”者忽略了敵強我弱的現實矛盾,沒有看到日本的短處和中國的長處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展現出來。因此,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毛澤東認為抗日戰爭必須經過“防禦,相持,反攻”這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
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
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
《論持久戰》處處閃耀著辯證法的哲學光輝,對敵我雙方面臨的矛盾以及矛盾和雙方地位的轉化進行了全面分析,回答了時人最關心卻又看不準的問題,指明瞭抗日戰爭的方向,大大提振抗戰必勝的信念。同時期發表的《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可以說是《論持久戰》的姐妹篇,提出了抗日戰爭的主體是游擊戰,也是有條件下的運動戰,八路軍和新四軍依據這一理論深入敵後,開闢了抗日的第二戰場,放手發動群眾,展開了大規模的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敵後戰場和國民黨主導的正面戰場相互配合,極大的殺傷了敵人,為抗戰的勝利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相比於毛澤東的高瞻遠矚,同時期的國民黨蔣介石,面對日本侵略提出了過激的“焦土抗戰”理論,雖然也大量殺傷了敵人,但也給自身造成了極大損失。當蔣介石和白崇禧讀到毛澤東所著《論持久戰》這一軍事著作後,才提出了“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這一概念,吸取了共產黨人的游擊戰理論,在湖南南嶽開辦了游擊戰訓練班,邀請共產黨人葉劍英作教員,可見毛澤東的軍事理論影響之深遠,連從前的對手都深為折服了。
十大軍事原則,爐火純青的軍事藝術
經過十年內戰、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的洗禮,毛澤東的軍事智慧以及鬥爭藝術以及臻於化境。1947年12月,毛澤東發表了《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一文,系統總結了人民軍隊特別是解放軍戰爭初期取得的經驗,並提出瞭解放戰爭的十大軍事原則:
一、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
二、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廣大鄉村;
三、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
四、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四面包圍敵人;
五、不打無準備之仗;
六、發揚勇敢戰鬥、不怕犧牲、不怕疲勞和連續作戰的作風;
七、力求在運動中殲滅敵人”,“同時,注重陣地攻擊戰術;
八、在攻城問題上,一切敵人守備薄弱的據點和城市,堅決奪取之;
九、我軍人力物力的來源,主要在前線;
十、善於利用兩個戰役之間的間隙,休息和整訓部隊。
十大軍事原則,是根據十年內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初期的經驗,在解放戰爭進入反攻時期提出來的,高度總結了人民解放軍的作戰勝利的經驗,其核心內容是如何處理攻打弱敵和強敵,殲敵與佔地,休整和作戰三大關係,同時涉及軍隊的作風建設。鄧小平在運用了這十條後深有體會地說:“打得好的仗都是依靠了這十條,不依靠這十條,仗就一定不會打好。”
十大軍事原則迅速傳導全黨全軍,此後人民解放軍各部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千軍,國民黨軍此後再也沒有還手之力,直到新中國建立。 十大軍事原則有效的指導提高了人民解放軍各級指揮員的指揮藝術,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準備了理論依據。
後記
從土地革命戰爭的“十六字訣”到解放戰爭的“十大軍事原則”,從抗美援朝對美軍的“零敲牛皮糖”、中蘇珍寶島之戰的“小戰而屈人之兵”到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止戈為武”,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始終跟著時代在發展和昇華,經過歷史的沉澱,依舊厚重無比,經過歲月的洗禮,依舊熠熠生輝。毛澤東的軍事思想不僅在革命戰爭年代,指引著黨和軍隊奮鬥的方向,放眼當今時代,依舊是我們前進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