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是晚清重名臣,他是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領袖,鎮壓過太平天國運動、捻軍起義,在甲午戰爭中,他的北洋水師大敗。
他一生中參與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辛丑條約》等幾十個不平等條約,對中國歷史中產生子重大影響。——這些暫且不說,只說他訪問德國時的一件事。
1896年6月,李鴻章在訪俄結束後,乘火車前往德國訪問。李鴻章訪德期間,會見了德皇威廉二世,參加了國宴,參觀了德國軍隊、造船廠、來福槍廠、製造廠、克虜伯兵工廠等,觀看了軍事演習。
其後,李鴻章又專門到漢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魯莊園拜會退職六年之久的前德國首相俾斯麥。
他在和這位鐵血宰相會談時,問了這麼一個問題:作為一個大臣,想為國家盡力。可是滿朝官員都與自己意見不合,都來掣肘,這種情況下,要想施行自己的想法,應該怎麼辦呢?
俾斯麥說道:這首先要得到君主的認可。在得到君主認可以後,有什麼事情辦不到呢?
李鴻章接著問:假如面對這樣一個君主,他對手下誰的意見都聽,常在他身邊,又居於關鍵職位的官員,常藉著他的威福挾持大局,這種情況又如何處理呢?
俾斯麥沉思良久,回答說:假如一個大臣民,以至誠之心為國家分憂,應該不會讓君主不滿。但是,如果與女人和不成熟的孩子共事,那有時還真不好辦。
這可讓俾斯麥說著了,李鴻章聽後默然語。是啊,一個慈禧老太后,一個光緒皇帝,確實讓他為難。
俾斯麥也有他的感受。在威廉一世時期,俾斯麥如魚得水,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一世的兒子腓特烈威廉即位,可99天后也去世了。再由腓特烈的兒子弗里德里希威廉繼位,29歲的威廉二世年少氣盛,與俾斯麥在很多問題上出現分歧,俾斯麥被迫辭職。
這問題,在國內的話,李鴻章任誰也不敢亂說的,到了國外,在這樣一個世界有名的宰相面前,本想趁機請教一下這個在心中鬱悶已久的難題,可答案是無解!
唉,看來簽訂了那麼多賣國條約的李鴻章,心裡還有太多不敢說出來的憋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