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人民日報朝鮮戰爭報道開篇之一: 李莊入朝
原創 觀潮錢江 錢江說當代史
朝鮮戰爭並沒有結束,準確地說,交戰方在1953年簽署的是“停戰協議”而非終戰協議。如今的“三八線”現在處於停戰狀態,而且已經持續了68年。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目前狀態還將持續。
當下放映的故事影片《長津湖》重新引起了人們對著昔年朝鮮戰爭的關注和思考。本文作者對人民日報在朝鮮戰爭爆發時的報道作過專項研究,此文作引玉之磚。
1950年6月25日突然爆發的朝鮮戰爭,將《人民日報》重點報道又一次引入戰爭軌道。朝鮮戰爭爆發不久,人民日報領導人範長江、鄧拓即選定人民日報編委兼記者部主任李莊前往朝鮮戰場採訪。《人民日報》和該報記者李莊,成為中國大陸報道朝鮮戰爭的第一報、第一人,他深入戰場,抵達北緯35線的戰爭前方,親眼目睹了大邱前線的廝殺。他的朝鮮戰爭報道,也成為歷史留痕的一部分。
1. 李莊是中國最早向朝鮮前線派出的戰地記者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美軍迅速干涉,從日本抽調部隊登陸,朝鮮戰爭即從最初的國內戰爭狀態急速擴張為大規模國際區域性戰爭。如何掌控和投入朝鮮戰爭報道,是《人民日報》突然面臨的緊急任務。
朝鮮戰爭爆發當日晚上,在人民日報夜班的值班編委是李莊,他兼任總編室副主任和記者部主任。他事後回憶,當日夜班編輯各地新聞稿時,一開始,他滿腦子考慮國內問題,突然接到一條驚人訊息:朝鮮戰爭爆發了。他臨時調整版面,把訊息刊登出去。
這就是6月26日《人民日報》1版左上方醒目刊登的新華社簡訊,稱李承晚軍於25日在“三八線全線向北朝鮮發動了意外的進攻”,北方“反擊”,朝鮮內戰爆發。其他外國通訊社訊息均未採用。
朝鮮戰爭爆發次日,1950年6月26日《人民日報》1版刊發的第一篇報道。
《人民日報》的報道全文如下:
李承晚偽軍向北朝鮮發動全線進攻
朝鮮共和國警備隊展開防禦戰
朝鮮中央通訊社斥責戰販杜勒斯在南朝鮮的活動
(以上3行為標題)
(新華社平壤25日電)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內務部25日上午10時發表公報稱:南朝鮮的偽國防軍突於25日拂曉在三八線(按:北緯三十八度為南北朝鮮的臨時分界線)全線向北朝鮮發動了意外的進攻。敵軍在黃海道的海州西部地區與金川地區以及江原道的鐵原地區,三路侵入北朝鮮1公里至2公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內務部已命令共和國警備隊將侵入三八線以北地區的敵人予以擊退。目前,共和國警備隊正抵抗著敵人,展開了激烈的防禦戰。
公報稱: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已委任共和國內務部向南朝鮮偽政府當局提出警告:假若南朝鮮偽政府當局不立即停止對三八線以北地區的冒險進攻,共和國將採取決定性的對策,打擊敵人。同時,由於這一冒險的進攻而引起的一切嚴重後果,應由南朝鮮偽政府負完全責任。
(新華社25日訊)塔斯社平壤22日訊:朝鮮各報發表了朝鮮中央通訊社對臭名昭彰的戰爭販子杜勒斯於17日抵達漢城一事的評論。朝鮮中央通訊社在敘述了杜勒斯在南朝鮮的活動後指出:杜勒斯是為了鼓勵李承晚賣國集團和“聯合國朝鮮委員會”而來朝鮮的。美國帝國主義者已命令李承晚不顧一切,阻撓全國的和平統一,並製造內戰,以便更加強美國在南朝鮮的統治。
1950年6月26日《人民日報》1版對朝鮮戰爭的第一條報道(區域性)
6月27日,《人民日報》對朝鮮戰爭的報道明顯增加,1版以2/3以上篇幅報道朝鮮戰事。頭條訊息主題為《朝鮮共和國軍隊轉入反攻》,副題是“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發布緊急動員令,委任金日成樸憲永等組織軍事委員會”。1版左側配發人民日報社論《朝鮮人民為擊退進犯者而奮鬥》。
從這天起,朝鮮戰事成為《人民日報》國際報道主要內容,訊息來源主要是塔斯社、朝通社訊息,均由新華社轉發。《人民日報》成為國內對朝鮮戰爭報道最早的報紙,跟進報道篇幅大,密度高,同樣在國內報紙中首屈一指。
戰爭前兩週,朝鮮人民軍南進兵團進攻順利,迅速攻取南方大片國土,將敵軍壓縮在東南一隅,不足朝鮮國土總面積的10%。
朝鮮戰爭舉世矚目。人民日報社長範長江記者出身,動起了親身奔赴前線的念頭,立即向上級領導(應該是向胡喬木)提出。但是他得到的答覆非常明確:你的崗位在北京。
範長江與鄧拓商量,向朝鮮前線派出本報記者,瞭解戰場情況,向總社和中央發回報道。他們選中了李莊,此議得到中共中央批准。
2. 為什麼挑選李莊擔任赴朝特派記者
李莊(1918—2006),河北徐水人,1940年參加革命,在抗大山西分校學習,同年入黨,隨後任《新華日報·華北版》編輯、記者,經歷了太行山抗日根據地最艱苦的戰鬥歲月。
他參加了1946年5月晉冀魯豫《人民日報》的創辦,兩年後參加華北《人民日報》創辦,在兩個《人民日報》,他都是主力記者之一。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創刊之日,刊登了他採寫的《為七百萬人民請命》,影響廣泛,受到晉冀魯豫中央局書記鄧小平的表揚。
1950年7月10日,範長江找李莊談話,賦予任務。範長江說,朝鮮戰爭國際化,美國海空軍在朝鮮佔絕對優勢,現在繼續增兵。法國《人道報》準備派記者去採訪,英國《工人日報》也準備派記者去。中央決定派你去,三家組成一個記者團,你牽頭。劉少奇副主席已經寫信給朝鮮勞動黨中央,他們會幫助你們。
範長江對李莊說,當記者,要儘量“前伸”,千方百計取得第一手材料。3個記者,3個國家,有好處,便於交流經驗;也準備出點麻煩,因為工作習慣、生活習慣不同,一定要搞好團結。他還吩咐李莊,稿子不嫌多,越快越好,你的稿子我來處理,隨到隨發。(《李莊文集》4卷本,人民日報出版社、寧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回憶錄上編第127-128頁)
談話結束,範長江和李莊緊緊握手說:“相信你會完成任務,中央決定派你去,是經過慎重考慮的。”
李莊深感責任重大,這是他第一次出國採訪,遠離領導,而且是第一次和國外同行共事。
回到家中,李莊將自己的任務告訴了同在報社當編輯的妻子趙培藍。妻子也是經歷了抗日戰爭的老戰士,知道遠赴戰場意味著什麼。夫婦兩人帶上一雙兒女,到照相館拍了一張合影照片。
1950年7月,李莊即將赴朝鮮戰地採訪,離別北京前與妻子趙培藍,及兒女全家合影。
7月15日,李莊從北京出發前往朝鮮。人民日報成為國內第一家向朝鮮戰場派出記者的報紙。
當時,新華社駐朝鮮平壤分社社長是著名音樂家鄭律成的夫人丁雪松,還有首席記者劉桂梁,都在抗日戰爭中投身革命。朝鮮戰爭開始後,新華社總社要求他們駐平壤,隨時和朝鮮領導人保持聯絡。
3 . 李莊是來到北緯35度線前方的唯一中國記者
此時,法國《人道報》記者馬尼安、英國《工人日報》記者魏寧敦獲准從北京出發前往朝鮮採訪,李莊是這個記者團隊的領隊。
李莊進入朝鮮後4天,也就是出發後第4天,發回第一篇訊息報道,刊登在7月20日的《人民日報》1版,署名為“本報朝鮮戰地特派記者報道”,題目是《人民軍寬大對待美俘,美俘已在反對美國侵略朝鮮》。
1950年7月20日人民日報1版李莊通訊《人民軍寬大對待美俘》版面
該訊息全文的標題是:本報朝鮮戰地特派記者報道:人民軍寬大對待美俘。美俘已在反對美國侵略朝鮮。
500字訊息的內文是:
本報平壤(7月)19日電:朝鮮戰地特派記者李莊報道:我在朝鮮某地的戰俘收容所中,見到了一群美國俘虜。他們是被美帝國主義者驅使來朝鮮進行侵略戰爭的。現在這九十九個美國俘虜受到了朝鮮戰俘收容所寬大的待遇。他們這些人被運到朝鮮來進行侵略戰爭的時候,並不知道是為什麼打仗。當我們這幾個訪問者(包括朝鮮人、中國人、英國人、法國人)進到收容所的樓房後,他們很多人都這樣回答我們所提出的問題:“我們作為一個兵,只有執行上級的命令。”
原來他們在被俘以前,他們的長官只把他們作為會放槍的機器。他們中有一個只有13歲的少年。有一個18歲的叫作克羅斯(M.Gross)的青年,在被俘以後,深恐遭受到他們的長官平時欺騙他們的“死”的命運。但是,他和其他九十幾個俘虜們,已經在收容所裡平安地度過了兩個星期,受著人民軍的寬大待遇,他已開始不害怕了。美軍第24師52野戰炮團上尉牛金特(Nugent)原是美國一個小劇院的經理。他在這群俘虜中是官職和文化程度最高的一個。當他還沒有覺悟到“我們這群俘虜認為一切外國人應立即離開朝鮮,讓朝鮮人自己去解決他們的國內問題”以前,他是“只知道高麗蘋果好吃”的。現在,他已經在反對美國武裝干涉朝鮮的聯合宣告上首先簽了名。
從訊息判斷,李莊於7月17日經丹東進入朝鮮新義州,當天乘坐火車到平壤,採訪兩天後前往東海岸城市元山,在此地發出入朝後第一篇通訊《美麗的山川,勇敢的人民》,記述火車上的所見所聞。
到平壤後作短暫停留,即向南於7月22日來到“三八線”附近。
在“三八線”附近,3位記者遭遇美國航空兵俯衝掃射,他們立即起草了抗議美軍轟炸的新聞記者宣告。
3名記者越過“三八線”來到漢城,採訪兩三天後,兩位外國記者返回中國。李莊冒著美軍飛機的轟炸,繼續向南來到戰線最前端的大邱城外、人民軍南進兵團東線指揮部。戰地最高司令員武亭恰是李莊在抗日戰爭中於太行山根據地結識的老戰友。此時,武亭擔任朝鮮國防部副相(國防部副部長兼人民軍炮兵司令員)。
武亭(1905年-1952?),生於朝鮮咸鏡北道鏡城郡,在漢城長大,原名金武亭,也用“崔武亭”的名字。他14歲時參加反日愛國運動,是為革命生涯的起點。1923年,18歲的武亭來到中國投考軍校學習炮兵,兩年後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上海工人起義,此後進入江西中央蘇區。1934年紅軍長征時,武亭是炮兵營長,到延安後任團長,是八路軍炮兵事業的重要開創者。
抗日戰爭爆發,武亭於1939年進入太行山敵後根據地,兩年後擔任新成立的“朝鮮義勇軍”司令員。當時李莊正在《新華日報·華北版》當記者,因採訪關係與武亭相當熟悉。
抗日戰爭結束的當年底,武亭回到朝鮮,參與新政府軍務。1948年2月,朝鮮人民軍成立,武亭任炮兵司令,中將軍銜。幾個月後,他擔任國防部副相。
朝鮮戰爭開始後,武亭任人民軍東集團司令,率軍直抵朝鮮東南端,在洛東江與敵相持。他完全不會想到,會在接近北緯35度線戰火紛飛的地方,和當年的太行山八路軍記者李莊相見。
8月,朝鮮南端戰線出現僵持。武亭向李莊介紹說,人民軍南進兵團已在朝鮮東南一隅狹小戰場內從三面圍困了美韓軍近10萬人,但現在戰事僵持。
武亭說,目前人民軍的裝備超過了當年的八路軍,但是和美軍相比就差得很遠了。“以我們目前的兵力、火力,殲滅敵人嚴防堅守的大兵團不容易。”
然而人民軍總司令金日成還在要求前線部隊加緊進攻,將敵人趕下大海,迅速解放朝鮮全境。這個命令遠遠超出人民軍的能力和裝備條件,是不可能達到的。實際上,到了這個時候,所謂被包圍在洛東江“弓”形防線裡面的美韓聯軍兵力已經超過了進攻的人民軍。美韓聯軍引而不發,其意圖是遲滯和消耗人民軍,準備反包圍。
李莊聽出,武亭的介紹和上級的要求不一致。再看看身邊的幾個身著便衣的蘇聯顧問,皆形容沮喪。李莊即向武亭提出,要親眼看看前線的情景。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