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家住開平的周煜興收到赴加拿大謀生的弟弟的信。信裡,弟弟問詢家裡母親的情況,訴說自己對侄兒成長的期盼。除此之外,周煜興的弟弟還提到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信裡,周煜興的弟弟這樣評價這件大事:“在史書中寫下光輝的一頁,這一頁震盪了整個世界,使世界每一個角落都在議論紛紛。祖國的前途,使生活在祖國大陸上的人民不可忽視。為中國人的一員,是值得自豪。優秀的中國人,在科學技術上有不可想象的成就。”
目前,這封信就在廣東省博物館的“家國情懷寄尺素——江門五邑僑批(銀信)專題展”上展出。不少市民遊客透過信,瞭解到更多僑批中的黨史和五邑僑胞的赤誠愛國心。
孝親敬長
“有慈母在世的一天,我們感到有無限的光榮”
僑批是華僑與家人維繫感情的紐帶與支援家鄉建設的重要途徑,承載著特殊的“山海情”。透過籌備“家國情懷寄尺素——江門五邑僑批(銀信)專題展”,江門市博物館和五邑大學的專家學者發掘到這一封信。
“細讀這封信,我們最先能看到寫信人愛家人的情感。”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院院長、教授劉進分析,從信裡的內容看,弟弟赴加拿大謀生,周煜興留在家鄉照顧母親,因此弟弟非常感激哥哥的付出,也對自己無法照顧母親感到愧疚。因此,他在信裡說:“得兄侍奉慈母周到,使她在這年邁的時期得到溫暖。我為她的幼子,也有無限的感動。惟予因家貧遠涉他鄉,未能盡其全責,真感有罪。”
弟弟認為,“回憶慈母過去的生活,都是在勞苦憂鬱的艱難中度過的。”因此,在照顧母親的事情上,他反覆叮囑哥哥:“慈母是我們家庭之長者,倘若有不幸的事發生,那是我們之間最大之損失。”“有慈母在世的一天,我們感到有無限的光榮。”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兒女要對父母盡孝。孝順不是放在嘴邊的空口白話,而是對於父母切切實實的愛和關心。“在這封僑批裡,我們就切切實實感受到作者對母親的愛和牽掛。”劉進說。
此外,周煜興的弟弟還在信裡提到“解決兒女的問題,要使他們有好的文化背景,才是光宗耀祖。”,這也是華僑自強自立觀念的體現。
愛國丹心
“祖國的前途,使生活在祖國大陸上的人民不可忽視”
1964年,中國在西部地區爆炸了一顆原子彈。第一顆原子彈的成功研製,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原子彈研製過程中,中國人民所表現的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精神,鼓舞著中華兒女不斷向前。
聽到這一訊息,周煜興的弟弟難掩激動,但由於當時國際形勢比較複雜,他無法在信裡直接討論這一大事,便隱晦地寫道:“最近祖國居然在十月十六日,在新疆的一事成功後,在史書中寫下光輝的一頁,這一頁震盪了整個世界,使世界每一個角落都在議論紛紛。”他認為,“祖國的前途,使生活在祖國大陸上的人民不可忽視。為中國人的一員,是值得自豪。”
“對我國成功研製第一顆原子彈的事,海外華僑感到振奮和自豪。身在海外的遊子也高度讚揚了祖國科學技術方面的進步。”江門市博物館陳列保管部主任吳兆駿介紹,這封僑批直接體現了華僑精神與家國情懷,具有獨特的歷史價值。
在寫完“祖國的前途,使生活在祖國大陸上的人民不可忽視。為中國人的一員,是值得自豪。”的看法後,周煜興的弟弟把話題轉到對侄兒的期望:“使他長此下去,成為有為的學習習慣,未來的世界是屬他的”。“因為祖國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奮鬥在科學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所以他更希望年輕一代能夠好好學習,成為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國防事業作出貢獻的有用的人才。”劉進分析。
★僑批原文:
為人父母者,有人以為是兒女成群,就光宗耀祖,是錯誤的。首先要從生活著想,有好轉的生活,有兒女。解決兒女的問題,要使他們有好的文化背景,才是光宗耀祖。
最近祖國居然在十月十六日,在新疆的一事成功後,在史書中寫下光輝的一頁,這一頁震盪了整個世界,使世界每一個角落都在議論紛紛。祖國的前途,使生活在祖國大陸上的人民不可忽視。為中國人的一員,是值得自豪。優秀的中國人,在科學技術上有不可想象的成就。
【採寫】南方日報記者戴惠甜
【策劃】中共江門市委宣傳部
【作者】 戴惠甜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