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祖孫三代國君,各個都是雄主,其中讓人耳熟能詳的鄭莊公使鄭國在春秋初期稱“小霸”於諸侯,但他的祖父鄭桓公,父親鄭武公在治國方面更是技高一籌。
鄭桓公、鄭武公用了不到8年的時間,憑藉超然決然的智慧成功將鄭國從宗周地區遷到成周東部,並且整個過程不僅沒給當時社會造成大動盪,反而奠定鄭國雄厚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基礎,可以說父子二人為鄭國400年基業付出了蓋世功德。
鄭桓公是周厲王少子,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將鄭地(今陝西華縣東)封給鄭桓公,建立鄭國,乃周朝分封的最後一個諸侯國。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周幽王任命王叔鄭桓公擔任司徒,司徒,是西周時期主管國家財賦收入機構地官系統的最高官職。鄭桓公治理鄭國頗有政績,深得百姓愛戴,在司徒任上,對周民也是和諧安撫,贏得周民的歡心,因此他是西周末年身份尊貴又德高望重的諸侯。
《史記》及《竹書紀年》皆記載,幽王11年,申侯聯合繒、犬戎攻打周幽王,犬戎在驪山之下殺死周幽王,並同時殺害鄭桓公。
《史記·鄭世家》: “二歲,犬戎殺幽王於驪山下,並殺桓公。”
《竹書紀年》:“幽王十一年春正月,日暈。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弒王及鄭桓公。犬戎殺王子伯服。執褒姒以歸。”
然而,很多先秦史料諸如《古本竹書紀年》、《左傳》、清華簡、《韓非子》等記載,鄭桓公並沒有死於這場戰爭中,反而還在平王東遷後,滅了鄶國。
以下,小編根據這些相關史料來敘述、分析鄭桓公開闢、開發一箇中原新鄭國的艱辛歷程。整個過程分為4個階段:
• 公元前774年 鄭桓公問史伯
• 公元前772年 虢鄶寄孥
• 公元前769年 鄭桓公克鄶
• 公元前768年 鄭桓公薨
•公元前774年,鄭桓公問史伯
小編在《揭秘西周滅亡》中多次提到過,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幽王廢嫡立幼前,鄭桓公預料西周將亡,便問太史伯陽父:“哪裡可以逃難?”
伯陽父建議:該去的應是在濟水、洛水、黃河、潁水之間那一帶吧!這一地帶都是封為子、男爵位的國家,其中虢國和鄶國最大,虢叔憑仗著地勢,鄶仲依恃著險要,他們都有驕傲奢侈疏忽怠慢的思想,又加上很貪婪。您如果因為周王室遭難的緣故,想把妻子、財物寄放到那裡,他們不敢不答應。周王室混亂而衰敗,這些人驕侈貪婪,必然會背叛您,您如果率領洛邑的民眾,奉天子之命去討伐他們的罪惡,沒有不成功的。如果攻克了兩國,那麼鄔、弊、補、舟、依、弢、歷、莘八邑,就都是您的國土了,如果前面有華邑,後面有黃河,右面有洛水,左面有濟水,主祭芣山和騩山,飲溱、淆兩河的水,遵循舊法來守衛這片土地,那就可以稍稍穩固了。”
《國語·鄭語》:桓公為司徒,甚得周眾與東土之人,問於史伯曰:“王室多故,餘懼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對曰:……其濟、洛、河、潁之間乎!是其子男之國,虢、鄶為大,虢叔恃勢,鄶仲恃險,是皆有驕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貪冒。君若以周難之故,寄拏與賄焉,不敢不許。周亂而弊,是驕而貪,必將背君,君若以成周之眾,奉辭伐罪,無不克矣。若克二邑,鄔、弊、補、舟、依、弢、歷、莘,君之土也。若前華後河,右洛左濟,主芣、騩而食溱。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
劃重點:攻克虢、鄶二國,鄔、弊、補、舟、依、弢、歷、莘八邑就順手可得。虢國:是東虢國,周初,武王封文王之弟虢仲於制邑(今河南滎陽市汜水鎮),作為西周的東邊屏障。鄶國:妘姓,約在今河南鄭州市西南(新鄭西北、新密東南)。《毛詩譜》雲:“昔高辛之士,祝融之虛,歷唐至周,重黎之後妘姓處其地,是為鄶國。
• 公元前772年, 虢鄶寄孥
得到伯陽父一番中肯建議後,鄭桓公就開始未雨綢繆,盤算著該如何讓鄭國遠避災禍。
伯陽父給鄭桓公一個很好的遷國理由:“您如果因為周王室遭難的緣故,想把妻子、財物寄放到那裡,他們不敢不答應。”
幽王十年(公元前772年),周幽王及部分諸侯盟於太師,鄭桓公看到戰爭即將爆發,於是趕緊向周幽王請示,把他的百姓遷移到洛水東部,周幽王自然是同意的,因為是王室命令,再加上鄭桓公對虢、鄶兩國君稍作賄賂,虢、鄶兩國國君果然同意讓出兩國之間一個叫“京(今河南滎陽京襄城)(鄭伯克段於鄢裡,武姜要求鄭莊公封給共叔段的城邑)”的地方供他臨時安置,史稱“虢鄶寄孥”。
司馬貞《史記索隱》:“厲王之子,得封於鄭。代職司徒,緇衣在詠。虢、鄶獻邑,祭祝專命。”
遷國是一個很浩大的工程,在聽完伯陽父的建議後到請示搬遷的這兩年中,想必鄭桓公要親自去考察地形,要做國民的思想工作、籌謀如何建立新鄭國等一系列繁雜事務。
從遷國這件事看,鄭桓公不僅有較高的政治敏銳性,還憂國憂民。
《左傳·昭公十六年》:鄭國卿大夫子產說:“往昔敝國先君桓公和商人都是從周遷徙出來,一起並肩整治這塊土地,砍去所有的雜草,在這裡和睦相處。我們世代沒有盟誓,以此相互信賴,說:‘你不背叛我,我不強買你的貨物,不乞求,不掠奪。你有豐厚的利潤和珍貴財寶,我也不過問。’倚仗這種盟誓,所有能互相保全,直到今天。”
《左傳·昭公十六年》:子產對曰:“昔我先君桓公,與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殺此地,斬之蓬蒿藜藿而共處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爾無我叛,我無強賈,毋或匄奪,爾有利市寶賄,我勿與知,恃此質誓,故能相保,以至於今。”
清華簡《鄭文公問太伯》記載,鄭國的太伯對鄭文公說:“昔日我們先君桓公初封在宗周,後來從宗周出來,帶著七輛戰車,三十個人,鼓勵他們的腹心,奮起他們的手腳,密切協作;戴上頭盔穿上甲衣,拿起戈盾開創功勳。在魚麗交戰,我們的先人獲得了函地(今河南新鄭)、訾地(今河南鞏義),(函、訾皆屬鄶領土。)並在此維修戰車,而後偷襲虢國、攻克鄶國,新佔領土聯為一體成為可以容納國社的居地,這也是我們先君的功勞。”
《鄭文公問太伯》記載:太伯曰:“……昔吾先君桓公後出自周,以車七乘、徒卅人,敷其腹心,奮其股肱,以協於庸偶;接胄被甲,擭戈盾以造勳。戰於魚麗,吾乃獲函、訾。覆車襲沝,克鄶朝食,汝容社之處,亦吾先君之力也。”
史料揭示了鄭桓公帶領一部分民眾遷徙至“京”,開闢、開發 “京”的過程之困難艱辛,“京”是個雜草叢生的荒邑,想必,當初虢、鄶國君誰也不想獻出城邑,但又不能不獻,所以兩國就拿出兩國之間的荒邑,而不是《史記》中記載的十座城邑。
《史記·鄭世家》:“於是卒言王,東徙其民雒東,而虢、鄶果獻十邑,竟國之。”
鄭桓公帶領的這部分民眾有商人,鄭桓公與商人盟誓,暗示了鄭國在中原立國後能迅速發展起來與鄭桓公重商、商業貿易保護政策的密不可分。
遷徙、開闢新鄭國的過程體現了鄭桓公不畏艱辛,不辭辛勞,治國有方、治國有序。
公元前769年,鄭桓公克鄶
《古本竹書紀年》記載,晉文侯十二年(平王二年)(公元前769年),晉文侯同厲王之子多父進攻並戰勝了鄶國,就在鄶地鄭父之邱建立都城,國號叫做鄭,這就是鄭桓公。
《古本竹書紀年》:文侯十二年,同惠王子多父伐鄶,克之。乃居鄭父之邱,名之曰鄭,是曰桓公。
鄭桓公遷移、安置完民眾後就著手攻城略地的事了,《鄭文公問太伯》記載鄭桓公鄭桓公先拿下了鄶國的函地、訾地,偷襲虢國、攻克鄶國,新佔領土聯為一體成為可以容納國社的居地。顯然,攻城略地是打著王室名義討伐的,當初周宣王遊獵圃田(今河南省中牟西)時,遭到暗殺,圃田有部分土地屬於鄶國領地,鄶國自然脫不了干係,所以鄭桓公首當其衝要討伐它。
鄭桓公克鄶主要靠智取,且虢、鄶皆算小國,所以發動的戰爭皆是區域性小規模戰爭。《韓非子·內儲說下》記載了鄭桓公智取的整個過程:鄭桓公準備襲擊鄰國時,先打聽鄰國的豪傑、良臣和明智果斷的人士,全部記下他們的名字,選擇鄰國好的田地寫在他們名下表示已通賄賂,又在他們名下寫上官爵名稱表示已被收買。然後假裝在外城門外設了壇場,把有關記錄掩埋在下面,灑上雞和豬的血來加以祭祀,像結盟似的。鄶君認為內部將有大難,因而殺了全部良臣。鄭桓公偷襲鄰國,結果把它攻取了。
《韓非子·內儲說下》:“鄭桓公將欲襲鄶,先問鄶之豪傑良臣辯智果敢之士,盡與其姓名,擇鄶之良田賂之,為官爵之名而書之,因為設壇場郭門之外而埋之,釁之以雞豭,若盟狀。鄶君以為內難也而盡殺其良臣,桓公襲鄶,遂取之。”
這裡引申出一個問題,鄭桓公的這番故弄玄虛的操作,鄶君是怎麼知道的?
《國語》記載周王室大夫富辰勸諫周襄王說:“過去鄢因仲任而亡,密須因伯姞而亡,鄶因叔妘而亡,聃因鄭姬而亡,……,這些都是使外人得益而離棄親族的例子。”
《國語》:王德狄人,將以其女為後,富辰諫曰:“……昔鄢之亡也由仲任,密須由伯姞,鄶由叔妘,聃由鄭姬……,是皆外利離親者也。”
《國語》給出兩個重要資訊,“鄶因叔妘而亡”,“叔妘”使外人得益而離棄親族,由此看出,叔妘是鄶國滅亡的關鍵人物,但是鄶是被鄭桓公滅的,叔妘與鄭桓公有什麼關係?
叔妘乃鄶國君夫人,《公羊春秋》記載鄭伯對鄶國國君很友善,於是趁機買通鄶夫人,裡應外合取得了鄶國。所以,《韓非子·內儲說下》裡關於鄭桓公那番故弄玄虛的操作,是先買通鄶夫人,借她之口告訴鄶國國君,達成挑撥離間的目的,再以武力偷襲,滅了鄶國。
《公羊傳》:“先鄭伯有善乎鄶公者,通於夫人以取其國。”
滅亡鄶國之後,鄭桓公將函地定名為新鄭,寓意嶄新的鄭國,自此新鄭國建立。
滅鄶國可以看出鄭桓公胸有城府、富有謀略。
• 公元前768年 鄭桓公薨
鄶國滅了,接下來就要滅虢國,但《鄭文公問太伯》裡只是提到鄭桓公偷襲了虢國,並沒有滅掉。
據清華簡《鄭武夫人規孺子》記載,鄭武公死後,武姜對年幼的鄭莊公說:“當年你父親陷於大難之中,在衛國居住過三年,連國家也不能回。如果不是這些好下屬,三年沒有領導人的國家,不就早亂得不像話了嗎?”
《鄭武夫人規孺子》:鄭武公卒,既肂,武夫人規孺子曰:“……吾君陷於大難之中,處於衛三年,不見其邦,亦不見其室,如毋有良臣,三年無君,邦家亂已!……”
武姜的這番話裡暗示鄭武公在衛國做了三年的質子,因為質子是不能隨意離開這個國家。同時這三年鄭國處於沒有領導人的狀態。那麼這“三年”鄭桓公去哪了?鄭武公為什麼要去衛國為質?
小編認為這“三年”就是幽王十一年至平王三年,因為,幽王十一年,鄭桓公忙於東遷開發“新鄭國”的事,同時還要操心周王室的事,包括要處理周幽王的後事,此時期,犬戎又時常來犯鎬京,再加上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同時還要對抗周攜王,需要很多兵力,這些事務主要依靠鄭桓公、晉文侯操持,而鄭桓公身份尊貴又德高望重,自然威望更高。所以,為了穩定局勢,他以世子作為質子為條件,拉攏衛侯,因為,西周末年,衛國強盛。鄭桓公不可能時常呆在宗周內的鄭國,此時宗周內的鄭國一些事務主要靠一些下屬打理,所以出現武姜所說的“三年無君”。
劉備:“周監二代,並建諸姬,實賴晉、鄭夾輔之福。
《竹書紀年》記載,平王三年,平王賜鄭伯任司徒;四年,鄭人滅虢國。暗示平王三年,鄭桓公已薨,所以平王任鄭武公為司徒,鄭武公順理成章的接替了老爸的職務。
《竹書紀年》:平王三年,齊人滅祝。王錫司徒鄭伯命。四年,燕頃侯薨。鄭人滅虢。
平王三年,鄭桓公至少六十多歲,有可能是積勞成疾病死的,也有可能是在攻虢、鄶時受傷久不治癒死的,總而言之,鄭桓公為了開闢開發新鄭國嘔心瀝血,鞠躬盡瘁。
我們可以看出鄭桓公可謂是功勳卓著、萬民擁護,深謀遠慮、在東西兩週均有影響力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