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除宋氏三姊妹外,還有張家四姊妹同樣有名氣。今日的“女神”氣質、學識難以望其項背,只有她們能擔得起真正的“名媛”二字。
中國最後的名媛,與宋氏三姐妹齊名,每一位都驚豔了歲月。
合肥張家四姊妹
她們出身書香世家,從小接受良好的培養和教育,不僅氣質從容謙和,個個在中國近代文化史上都留下了自己一筆獨特的寶藏。
著名作家葉聖陶先生就曾讚譽她們說過:“張家四姐妹,不管娶到誰都會幸福一輩子。”
大姐張元和
四姊妹的母親陸英是個戲痴,女兒們也都沉迷中國傳統戲曲。尤其是大姐張元和,不僅嫁給了崑曲名家,自己更是著名的崑曲推廣者,能演能唱,還會自己寫劇本。
戰亂紛紛,張元和結識了當時還是崑曲小生的顧傳玠。那時戲曲藝人的社會地位很低,顧傳玠又是梨園出身,兩人的婚姻並不被人看好。
在張元和的堅持下,兩人最終還是結合了,婚後顧傳玠再沒登臺唱戲,而是四處奔波經商,只是在私下裡,兩人時常一起唱崑曲。
她從來不談與丈夫的私事,關於丈夫她說得更多的是崑曲。丈夫死後,她耗費精力,製作出了一本記錄顧傳玠生平和藝術之路的紀念冊。
二姐張允和
張允和剛出生時沒有哭聲,差點被當成死嬰丟掉,幸好外祖母一口煙嗆哭了她,才留住了這位驚豔絕倫的才女。
張允和晚年接受採訪時曾說:“說來奇怪,出生時不哭,嬰兒時期卻總是哭個沒完,是家裡最活躍的小孩。”
她畢業於上海光華大學(今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曾為高中歷史老師、人民教育出版社歷史教材編輯,是中國語言文字專家。後來與“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共結連理,張允和活到93歲,周有光更是112歲高壽。
年少喪父,青年喪子,時代顛沛流離,她一生幾乎什麼都經歷過,卻從來不把苦放在心裡。
允和先生的三不原則:不拿別人的過失責備自己,不拿自己的過失得罪人家,不拿自己的過錯懲罰自己。也許這就是她高壽的秘訣吧。
三姐張兆和
張兆和是怎樣的一個女子呢?
在身邊人的隻言片語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幾個詞:漂亮、端莊、恬靜,也有著幾分小女兒家的大膽和任性。
書香世家的氛圍,將她培養得更加氣質不俗。就是這樣一位校花級別的姑娘,婚姻卻過得不那麼如意。
張兆和和沈從文的愛情故事人盡皆知,沈從文曾經花了五年時間追求張兆和,婚後一年就出了軌。
張兆和曾寫過小說,出版過小說集,字非常漂亮,在大文豪丈夫的光環下,她的文采幾乎弱不可見。
四妹張充和
張充和從小由祖母撫養,一直生活在合肥老家。
與三位姐姐不同,比起新式教育培養出的摩登小姐,她更像是舊式教育裡走出的傳統名媛閨秀。
三歲念唐詩,六歲背誦《三字經》、《千字文》,七八歲開始學聯對,學寫詩。21歲以國文滿分數學零分的成績,被北大破格錄取。
她才貌雙全,書法與詩詞、國文、崑曲都極好,於感情之事並不太熱衷。直到三十多歲結識了漢學家德裔美籍的傅漢思,才將終身大事定下來。
張充和為人低調淡薄,然而她曾與朱自清同事,更與陳寅恪、金嶽霖、胡適之、張大千、沈尹默、章士釗、卞之琳、梁實秋等人為好友,當這些名字成為上個世紀得印記的時候,張充和優雅迷人地活過了一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