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系列“從《馬關條約》看美國的東亞戰略之一”,歡迎閱讀、評論、關注、點贊、轉發!
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全權代表清政府與日本民治政府全權代表伊藤博文、陸奧宗光簽署了給中國後世留下無窮遺患的《馬關條約》。
有關甲午戰爭,《馬關條約》等歷史事件,相信已經在各種媒體或教科書裡反覆都提到過,也有詳細的記載和分析,但要說《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給日本與美國的亞洲戰略有關,卻很少有人提到,更很少有這方面的研究文章。
《馬關條約》是中國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於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馬關(今山口縣下關市)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原名《馬關新約》,日本稱為《下關條約》或《日清講和條約》。《馬關條約》的簽署標誌著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束。
根據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遼東半島(條約簽署六日後,俄國、德國與法國三國以提供“友善勸告”為藉口,迫使日本把遼東還給中國。使稱“三國干涉還遼”。)、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實際超過2.7億兩白銀)。中國還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並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1895年5月8日換約,26日,李鴻章兒子李經方代表清政府同日本代表辦完割臺手續,次日日軍即全面進攻臺灣,可見日本覬覦臺灣之迫切。
明治維新後(日本明治維新的時間是從1868年1月3日開始。日本革新派推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廢除封建割據的幕藩體制,建立統一的君主立憲制中央集權國家,恢復天皇至高無上的統治,大力開展“殖產興業” 的資產階級改革,推行國家經濟工業化,社會生活歐洲化,積極提倡“文明開化”,學習歐美技術,發展教育等。短期內完成了日本資本主義近代化改造。)日本在快速走上工業化的同時,也迅速跟隨西方走上了“南進與北進”對殖民的侵略擴張道路。
在日本進行“民治維新”期間發生在臺灣的“牡丹社事件”是後來日本在甲午海戰後強迫清政府割讓臺灣的肇因之一。1871年,琉球國宮古島島民向清朝上繳年貢的船隊歸途中遇颱風漂流至臺灣東南部,船上69人當中三人溺死,54人被臺灣牡丹社排灣族原住民殺害,僅12人由臺灣官方轉送福州,1872年被清朝送返琉球。
1874年,民治維新後僅僅六年,日本即以“牡丹社事件”為藉口發動大舉進攻臺灣島的軍事行動。這是日本政府自從明治維新以來第一次向國外發動的戰爭,也是清朝與日本在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外交事件。民治維新的成功,促使日本在極短時間內即走上對外擴張侵略的道路,固然有日本自己的內在因素,但如果沒有外因的推動和透使,很難想象一個閉關鎖國了二百年的島國會如此之快地發現臺灣的價值。
侵臺日軍遭到當地軍民的頑強抵抗,又因感染虐疾或水土不服而普遍患病,進退兩難。最後在英、美的調停下,清政府付給50萬兩銀子,日本從臺灣撤軍。史稱“牡丹社事件。
自此,日本開始了積極進行對華作戰的準備。1894年6月,日本在美英帝國主義的支援下,乘朝鮮東學黨起義之機,藉口“保護日本在朝鮮的經濟利益”進軍朝鮮,把戰火引向中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由於清政府腐敗透頂,只得對日一味妥協退讓,先敗於朝鮮,後敗於遼東,僅幾個月時間,整個北洋水師幾盡覆滅,清軍已呈全面潰敗之勢,京津危急。面對這種形勢清政府驚恐萬狀,除了祈和,別無選擇。
此時此刻的美國,正好利用其“開放門戶,利益均沾”的政策,為達至其擴大在中國利益的目的,抓住機會,乘勢“出面調停”,單獨操縱中日之間的和談。在美國的示意下,清政府最初於1894年底的甲午戰爭議和,派出的是總理各國事務大臣、戶部左侍郎張蔭桓、署湖南巡撫邵友濂為全權大臣前往日本廣島議和。張蔭桓在離京之前,以“倭人動援西例,侈言公法”,而美國人“科士達人極公正,熟諳各國條例”,奏請聘僱美國剛剛卸任,賦閒在家的前國務卿科士達為議和法律顧問,而日本方面無理取鬧,以張、邵兩人官位不夠為理由,拒絕談判,實為拖延以及意欲一舉達到吞併臺灣的目的,日本提出要求,指名清政府派奕訢或北洋大臣李鴻章前來日本談判,以示對和談的重視,清政府迫於無奈答應。
1895年2月18日,李鴻章帶著兒子李經方和美國顧問科士達等隨員100多人,以“頭等全權大臣”的名義搭乘德國商船“公義”號駛離天津,開始其赴日和談的艱辛歷程。科士達再次作為外交顧問,隨員乘“禮裕”號同時駛離天津前往日本馬關。
1895年3月19日,李鴻章偕美國顧問科士達及眾隨員抵達日本馬關,準備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商訂和約。
馬關議和從3月24日正式開始,在談判桌上,日本在美國的權謀和慫恿、支援下,在對李鴻章進行不斷的訛詐、恐嚇,威逼下,負槍傷的李鴻章1895年4月17日,被迫在一份早已在“張、邵”二人第一次前往時就擬好的條約上簽字畫押。
透過《馬關條約》,日本從中國獲得了超過2.7億兩白銀賠款。雖然總金額低於1901年《辛丑條約》賠付給八國聯軍的鉅額賠款(不計利息本金是4.5億兩白銀),但如果從單獨賠款給一個國家來計算,《馬關條約》的賠款金額最大。
甲午戰爭失敗,《馬關條約》的簽訂,中日兩國自此走上不同的道路,《馬關條約》實質上使日本獲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與此同時,條約也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該條約掀起了帝國主義列強對華資本輸出和瓜分中國的狂潮。
1895年李鴻章全權代表清政府在簽署馬關條約前,曾對其美國顧問科士達說:“萬一談判不成,只有遷都陝西,和日本長期作戰,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國,中國可以抵抗到無盡期。日本最後必敗求和。”而中國人最終實現這句話,則是要在50年以後的1945年,其實,時至今日,日本在臺灣問題上一直在配合美國進行各種謀劃和陰謀,這是後話。
3月24日中日開始在馬關“春帆樓”上談判,談判桌兩邊各坐一排人。一邊的李鴻章身旁坐著談判顧問美國人科士達,然而奇怪的是,另一邊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外相陸奧宗光的中間坐著的顧問也是叫瑞迪臣的美國人。歷史是多麼的驚人和諷刺,今天的中國,面臨的情形跟一百二十一年前是何等的相似,美日持續百年多的野心並未絲毫改變或減弱。
兩個美國人,表面上“各為其主”,實質上串通一氣,為實現美國的東亞戰略,演出了一幕出賣中國主權的雙簧戲。科士達私下曾說過,“並不希望中國有任何成功。”因此科士達想方設法慫恿李鴻章接受條件,以便美國從中漁利。而瑞迪臣則希望日本成功,故在談判桌上處處為日本說話,索地索款,盡越俎代庖地起草和約。
這就是李鴻章“以夷制夷”的結果。同時更可以從整個《馬關條約》的談判中,看到中日雙方的幕後都有美國的身影。從現在的結果分析,或許李鴻章的“以夷制夷”是從美國的亞洲戰略中學到的,只是沒有學到“精髓”。美國才是“以夷制夷”的高手,一直在用日本牽制中國,而臺灣就是美國從甲午戰爭即開始“設計”的牽制中國的“抓手”或“棋子”。
科士達(Foster John Watson,1836-1917),美國印第安納州人,律師出身。1873年至1875年曆任美國駐墨西哥、西班牙、俄國公使。後曾充中國駐美公使館法律顧問。1892年至1893年任美國國務卿,辭職後賦閒在家。
科士達於1894年11月27日接到總理衙門聘請他的密碼電報後,不停地活動於本國政府及日本駐美使館之間。科士達向日本政府表示:“對清國之境地將予以相當之忠告。並不得不盡力斡旋,以使日本政府滿意而許諾媾和。”清政府花費重金禮聘的顧問卻成了敵人的幫兇。
科士達於1894年12月3日離開華盛頓,於26日先期抵達日本橫濱,轉赴神戶,以等待張、邵二使。最後日本方面以張、邵的級別不夠而拒不接納,卻巧妙地透過科士達點出了要恭親王奕訢或李鴻章來日和談的意圖。
在清朝迫於無奈派出李鴻章後的中日馬關義和的第四輪談判中,李鴻章接閱日方提出的和約底稿後,為之瞠目結舌、驚掉了下巴,李萬萬未料到合約如此苛刻。萬般無奈之下,李鴻章找科士達相商,而科士達給出的建議是將日方合約條款電告總理衙門,並“請總署密告英、俄、法三公使”,“至日本所擬通商新約詳細節目,一時務乞勿庸告知各國,恐見其有利可沾,彼將協而謀我。”,由此可見美國其實早與日本勾連密謀,達成一致,必欲割臺灣而後快。經李鴻章反覆艱難力爭,日本政府也為緩和同西方列強的矛盾,對和約底稿稍有刪改。在日本侵略者的威逼、強壓下,《馬關條約》於1895年3月23日正式簽訂。第二天,李鴻章一行登輪迴國。
科士達返回天津後,即致函總理衙門,稱讚李鴻章馬關談判之功,“力辯強爭,筆舌並用,少一分即得一分之益。”4月初,其受李鴻章委託,由天津來到北京,意在遊說總理衙門儘快批准和約。1895年4月6日,奕訢、翁同龢等在總理衙門會見科士達。科士達“先敘李相之忠,次言國政”,最後轉入正題。“言約宜批准”。4月底,科士達就臺灣交割一事,勸李鴻章速下決心:“斷不可遊移,藉故諉延,以致另起波瀾,生出意外危險。”5月7日,科士達作為清廷委派的割臺使李經方的隨員,再次搭乘德國商船“公義”號由上海啟航,赴臺與日方代表樺山資紀訂立交割臺灣的文據。
科士達作為清廷聘請的顧問,在馬關條約議和期間、批准與交換約本問題上,割臺問題上幫助日本侵略者,此點連日本政府的官員也供認不諱。此後,科士達還任過中國駐美使館諮議,1907年曾代表中國參加第二屆海牙會議。
除了科士達作為李鴻章顧問參與對日的馬關談判中的所作所為,早在“牡丹社事件”之前,美國就借日本之手開啟了美國的東亞戰略。所以,歷史上,美國比日本更早圖謀臺灣。
從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日本開始覬覦臺灣,到1895年因甲午戰爭清朝戰敗,李鴻章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前後21年的時間,整個過程都有“美國因素”。
其實知道歷史的都清楚,最初甲午戰爭與割讓臺灣,兩者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甲午戰爭真正導火線是朝鮮的“東學黨”問題。日本只是借甲午戰爭為理由,因為“牡丹社事件”開始啟動日本對臺灣的覬覦。
“牡丹社事件”之後,日本除了軍部派出間諜持續偵察、收集資料、情報外,更在福州廈門等地設定領事館,負責蒐集臺灣情報,中法戰爭期間,派遣小澤豁郎等軍人來觀戰,並視察被法軍封鎖的臺灣淡水、基隆,直到甲午戰爭之前,更有為數不少的日本人在臺灣及福建等地活動及蒐集各種情報。那麼日本為什麼會在民治維新後即刻就對臺灣產生如此濃厚的興趣呢,其實背後最大的推手就是美國,由於美國立國較晚,錯過了歐洲西方早期海外殖民的最佳時機,迫於形勢,不得不另闢蹊徑,走一條與歐洲老殖民者不同的道路,而且這條路美國一直走到今天仍在繼續,美國其實才是“以夷制夷”的高手,時至今日,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拉幫結派的“盟主”。
本文為系列“從《馬關條約》看美國的東亞戰略之一”,歡迎閱讀、評論、關注、點贊、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