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等級制度是非常森嚴的,特別是在皇宮當中,等級制度更為明顯,上至嬪妃皇子公主,下到宮女太監,都要遵循嚴格的等級制度。那麼,清代皇子的等級又是怎樣的呢?
看過清代影視劇的人應該都知道,清代皇子在未受封之前,都統稱為“阿哥”,以出生的先後順序稱為“大阿哥”“二阿哥”等。這個時候,阿哥之間的差別總的來說不會很大。而當皇子受封爵位後,這種等級便很明顯地體現出來。
清代把皇子的爵位分為十二個等級,從高到低依次分為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在這十二個等級當中,只有“和碩親王”和“多羅郡王”才有資格自稱為“王爺”。而皇室的爵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清朝爵位實行的是降級制度,比如如果父親是親王,那麼當他把爵位傳給兒子時,就得降一級,變成了郡王,以此類推下去。而在清代,有一種爵位比較特殊,那就是“鐵帽子王”,他們的爵位是世襲罔替的。其中比較著名的“鐵帽子王”有清朝影視劇最常出現的拼命十三郎怡親王胤祥以及睿親王多爾袞等。
因此,清代皇子的地位並不是平等的,爵位不同,地位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