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日常生活中,我們透過現代的電視劇,可知道古代帝皇和大臣,都會在一個大典裡議事,而且都是帝皇坐在龍椅上,一群大臣站在殿上。時常出現兩邊官員相互對策,這樣的情節就是古代的列班"上朝",是皇帝與大臣商議國事的一種大型會議。不過對於上朝這事,史上諸位帝皇並非人人都勤政的。
連帝皇都不願天天都做的事,那麼每天要早起上朝的大臣呢?他們是不是更不願意呢?其實在古代的大臣,分為"地方官"和"京官",雖說一般只有京官才能上朝議事,但也不一定是所有京官都有機會體驗早起上朝的痛苦。"上朝"又稱"朝會"、"會朝",是古代所有皇朝、諸侯國最高形式的會議。
不過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上朝規矩,對於上朝的時間、參與上朝的官員、以及上朝的流程,都有各自規定與限制。
唐朝"上朝制度"
自隋朝隋文帝開創"三省六部制"後,唐就直接在這個基礎上沿用,並進一步進行了完善,官員的數量方面有所增加。按當時唐律規定,在京中現任的所有官員都要上朝,主要分為"大朝會"、"常朝"和"五月朔朝會",而"五月朔朝會"是所有朝會中,佔的時間最短的,一年一次。
於《董公行狀》記載:"五月朔會朝,天子在位,公卿百執事在廷。"這裡反應了唐朝"五月朔會朝"的情景,天子和百官都要共同參與,相當於年會。而《唐六典》中有記載關於官員上朝的規定:"凡京司文武職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參。"於《經義述聞》中解譯:"朔"乃一月之始"。
(圖一 唐朝大臣上朝)
"望"於《釋名·釋天》中解譯為:"月之十五或十六日。"也就是每個月農曆初一和十五,凡九品以上的所有文武官員,都要上朝,那麼我們看電視皇帝天天都要上朝,又是怎樣一回事呢?於《唐六典》記載:"五品已上及供奉官……,每日朝參。"原來五品以上的官員,才需要每天早朝的。
宋朝"上朝制度"
宋朝之時,經宋神宗趙頊改制後,早朝改為"日參"、"六參"、"朔參"和"望參"共四種方式。官品為侍從官以上為"日參官",官品為京師百司以上,為"六參官",也就是說官品為侍從官以上的,每天都要上早朝,而官位在京師百司以上的只要每五日上一次朝即可。
而"朔參"和"望參"與唐朝一樣,每月的農曆初一、十五參加早朝。參與的人員是官至寺監丞、大理評事以上,包括暫無差遣者。
元朝"上朝制度"
至元朝之時,長朝的制度較為簡潔,因其是由小數民族開創的,而且在史上的時間也是很短,加之少數民族本來就自由慣,所以還未建立完善的上朝制度已經滅亡了。而在滅亡之前,元朝一般採用御前奏的方式,除禮節性朝會外,基本不上朝。這一點和符合古代小數民族的性格,沒有中原人那麼多彎彎繞繞。
明朝"上朝制度"
到了明朝,讀過歷史的都知,朱元璋是史上最勤政的帝皇之一,古其下令凡京官皆要參加朝會。將朝會分為"大朝"、"朔望朝"和"常朝"三種。但每一個朝會都不受品級限制,只要官至四品都可以列班上朝,可想場面是何等的壯觀,但中國有句話叫做人多就會壞事,所以上朝的秩序變得的混亂無章。
致使在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下了規定:"將軍先入",從這一入朝順序中看得出朱元璋的本性,朱元璋自己以武力建國,所以從這可見朱元璋是比較偏向於以武治國。亦知明朝官員進入朝堂規矩,由武至文。
清朝"上朝制度"
到清朝之時,官員品級設定的是較為完善的,共設"九品十八級",所以清朝官員數量是比較多的,但並非像明一樣誰都能參加早朝,要京官而且官至三品才可以上朝,並且受明朝的影響,清朝的官員早朝的位置編排,都是按官職大小而定。一品官於殿內朝見君主,二品官員於大殿門外,三品官員則次於二品之後。
也就是說除了官至三品以上的官員以外,其他的官員都無需參與朝會。
早朝的流程
我國古代是禮法社會,等級觀念比較森嚴。因此,關於封建時期的"早朝",亦顯生了一套詳細的流程。以明朝為例,參與早朝的官員必須,佩帶牙牌(出入宮廷所用的)。而在時間上,亦嚴格地規定,所有參於早朝的大臣,當天必須凌晨三點前,到達午門外等候。
於卯時,等待午門鳴鐘之後,百官按照次序排隊,由掖門而入。文官由左門,武官由右門,等君主落座後,再由鴻臚寺喊入朝,文、武大臣分兩邊而入,入朝後,大臣行完一拜三叩之禮後。才正式開始早朝,早朝處理事情亦有其固定的次序,先報入京謝恩、離京辭官的人數。
再到軍事(若當時有軍事活動的),然後便正式進入主題,上奏政事。然而並不是每個官員都可奏事的,於《明孝宗實錄》記載:"大者宣露布,小者具奏本"。大事和緊急的事就當朝公佈議決,日常小事就寫奏本。而向君主上奏事情時,亦有規定,大臣要先邁出班,然後到距離御前的一定的距離跪下,才可奏事。
而奏事之時亦有規定,要用官言,高聲朗讀奏章,讀完之後,再回到班列等待眾大臣商議。在整個早朝期間,會設有專門的糾察御史在一旁監督,記錄下整個早朝的過程。等奏完所有緊急大事後,鴻臚寺才會“唱”奏事畢退朝,退朝亦有先後次序,先君主後大臣。從這些史料可以看出,整個早朝是非常威嚴的。
結語
所以說在我國古代史上,不是所有的官員都能上朝的,官品低的或許一輩子都沒辦法見到君主,但同時亦說明這樣的官員過於死板,不懂為官之道,或者是沒法提高自身能力,換言之就是沒有用心於政,太過感情用事。不過不同朝代都有各自朝代的不同標準,對於不同朝代的朝會,就有著不一的形式。
如明清二朝,都是官員眾多,可是最後能上朝的官員截然不同,明朝就像一個大雜燴,清朝就是精益求精。綜合各朝史料,可見各朝的朝會在時間、參與人員、秩序位次、議事程式上都有各自規定,但綜合各朝,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坐在龍椅上的永遠都是一國之君。
參考文獻
《董公行狀》
《明孝宗實錄》
《唐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