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當地時間11月8日,美國《細胞》出版集團子刊《當代生物學》線上發表了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張喜光、楊傑研究團隊題為“寒武紀借殼‘隱居’生活的鰓曳蠕蟲”論文。這一研究,首次證實鰓曳動物的寄居行為,也是此行為模式迄今已知最早的化石記錄,拓展了人們對寒武紀群落生態系的認知。
寄居行為,是指佔據並生活於其他生物外殼的習性,可出現在不同動物類群中,包括廣為人知的寄居蟹、原足目甲殼動物、福氏蟲屬環節動物和倭革囊星蟲。其中大多偏向寄居腹足類貝殼,有的也會住在多毛類或有孔蟲建造的管子或掘足類貝殼中。
距今約5.3億年的“寒武紀大爆發”,標誌著主要動物類群的迅速多樣化。隨之增加的生態系統複雜性,被認為加速了這種演化輻射。但即使是在特異埋藏的布林吉斯頁岩型生物群中,有關寒武紀類群生態模式的直接證據仍然極稀少。
在昆明祿勸寒武系第4階興隆村剖面的地層序列上部,研究團隊採集到了關山生物群大古油櫛蟲帶的4枚鰓曳類蠕蟲,每一個體的後部均掩藏在一軟舌螺體殼中,且蟲體直徑略小於軟舌螺體管,表明這種蠕蟲曾挑選軟舌螺空管並“隱居”其中,以躲避捕食者。
“寄居行為在現代生態系中廣泛存在,但最早的化石記錄以往僅追溯到大約近2億年前早侏羅世,與‘中生代海洋革命’的時間一致,而後者以高強度捕食為特徵。”張喜光教授介紹,寄居生活習性在大約5億年前寒武紀早期的出現,連同近年報道的寒武紀早中期生物如偏利共生、竊食寄生和內共生等各種依存關係,表明早期複雜的生態系統可能比過去認為的更具現代性,即“寒武紀大爆發”可能以急速複雜化、捕食強度遞增的生態系統為鮮明特徵。
(圖片均由雲南大學提供)
編輯:張琦琪
稽核:嶽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