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年車市嚴峻的大環境沒有改變,但從前三季度看,車市銷量仍然是增長的。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顯示,今年1-9月份,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24.3萬輛和1862.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5%和8.7%;與2019年同期相比,產銷同比分別增長0.4%和1.3%。
車市能出現回暖,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國內疫情得到基本控制,被抑制的消費需求也在逐漸復甦;另一方面則是新能源車型需求量大增,進一步拉動車市增長。不過,市場復甦,車企們就一定賺錢嗎?還真不一定。
近日,各大車企開始陸續釋出三季度財報,整體來看,利潤下滑仍然是主旋律,甚至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從財報中可發現,利潤大漲的如長安汽車,淨利潤同比增長43%;利潤下降最厲害的小康股份,淨利潤同比大降103.48%。在車市不景氣、原材料價格上漲、晶片短缺、拉閘限電等多個因素的影響,眾多車企營收大幅收緊,利潤增長者更是寥寥,看來今年車市還是艱難。
01
營收、淨利雙降,自主龍頭承壓
在車市整體遇冷的大環境下,沒有哪家車企能做到獨善其身。上汽集團、東風汽車、海馬汽車、江淮汽車等多家整車企業第三季度營收、利潤雙雙下滑。在營收與淨利雙下滑的四家車企中,作為國內最大汽車集團的上汽集團尤為引人注目,它的業績財報反映著整個行業大環境的趨勢和現狀。
資料顯示,上汽集團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位於首位,分別為1866.16億元和70.36億元;但從降幅來看,上汽集團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變化較大,營業收入同比跌幅為13.5%,淨利潤同比跌幅為14.75%。
可以看出,上汽集團營業收入與淨利潤雙降的情況,與利潤貢獻較大的合資板塊銷量失速有著很大聯。資料顯示,上汽集團1-9月份的整車銷量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微增0.16%。但是,上汽大眾前三季度累計銷量為85萬輛,同比下滑17.54%;上汽通用累計銷量為90萬輛,同比下滑5.22%。
即便如此,上汽集團仍有亮點值得關注。一方面,旗下的新能源車銷量持續上升,前十個月累計銷量已達55.6萬輛,同比激增187.6%;另一方面,其繼續加大對智慧化和電氣化方面的投入,公司下一步將透過飛凡汽車和智己汽車兩大品牌,以及新能源的全面發力,來提高市佔率及利潤率,在新四化、新出行、國際化方面的佈局上增強可持續性和競爭力。
02
增收不增利已成普遍現象
公開資料顯示,第三季度比亞迪、長城汽車、廣汽集團、小康股份等營業收入還是比較亮眼的,營業收入增幅分別為21.98%、10.13%、19.61%和14.67%。可以說,上述幾家車企上半年的營業收入表現還是較為不錯的。但如果再橫向對比其淨盈利狀況的話,就不難看出比亞迪、長城汽車、廣汽集團、小康股份等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境況。
先以比亞迪為例,其在第三季度營業收入543.07億元,同比增長21.98%的情況下,淨利潤下滑了27.5%,僅為12.69億元。這與比亞迪新能源產品的熱銷形成明顯的反差,今年1-9月,比亞迪全系銷量452744輛,同比增長68.32%;新能源汽車銷量337579輛,同比增長204.29%。特別是DM-i車型產品,目前更是供不應求,排隊提車是常態。
比亞迪之所以增收不增利,應該跟它業務構成比較廣泛有關。眾所周知,比亞迪涉獵範圍非常廣,上到汽車電池,下到晶片螢幕等。因此,比亞迪的營收不能直接反映出其汽車業務的表現,就算汽車業務大漲,可能還會被其它業務拖後腿。
除了比亞迪外,“中國SUV領導者”長城汽車也是增收不增利的代表。長城汽車今年第三季度營業總收入288.69億元,淨利潤約14.16億元,同比下降約1.72%。單看第三季度,長城汽車卻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不過,其前三個季度的營收還相當不錯,尤其是利潤提升了91.13%。對此,軲轆哥認為,其利潤下降可能是受行業缺芯等因素以及股權激勵費用計提的影響。
相比長城汽車淨利潤1.72%的下滑幅度,廣汽集團的下滑幅度更大,達64.17%,淨利潤僅為9.47億元。對於第三季度淨利環比下降較多,廣汽集團表示“與晶片短缺、大宗原材料漲價等相關”。由於晶片短缺,廣汽本田、廣汽豐田近期的銷量都不太樂觀。今年9月,廣汽本田銷量為7.21萬輛,同比下滑17.92%。而廣汽豐田9月銷量為4.83萬輛,同比下滑40.37%。
不過,在合資品牌增長受限時,廣汽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廣汽埃安表現特別亮眼。9月,其銷量為15193輛,同比增長86.2%,1-9月累計銷量91462輛,同比增長82.4%。不可否定,廣汽埃安出色的銷量為廣汽集團整體業績貢獻不少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廣汽集團近日宣佈同意廣汽埃安自研電池試製線建設專案方案的實施,該專案能為廣汽集團電動化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支援。
深受利潤下滑困擾的還有小康股份。這家車企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0.65億元,同比增長14.67%;相比於營收的大幅增長,淨利潤方面卻不盡如人意,其淨利潤虧損6.02億元,同比下滑103.48%。如果放眼今年前三季度,小康股份一直處於虧損之中,虧損總額已達到10.8億元,同比下跌達到50%。值得一提的是,小康股份和華為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釋出了共同開發的賽力斯華為智選SF5,並且還在華為全國各地的線下體驗門店中銷售。由此看來,就算得到華為技術和銷售渠道的加持,小康股份依然無法實現脫困。
03
長安汽車利潤大增,邊緣企業虧損加劇
與上述車企相比,長安汽車的業績表現則成為了車市的一縷暖陽。長安汽車是上述車企中唯一一家利潤大幅增長的車企,淨利潤達到了12.63億元,同比增幅高達42.9%。不過,營收同比小幅下降2.8%至224.14億元。
長安汽車業績向好來自於銷量高增長,長安汽車1-9月累計銷售173.2萬輛,同比增長26.4%。其中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交出了銷售135萬輛、同比增長30.6%的亮眼成績。不過,長安汽車也面臨“幸福的煩惱”,其在財報中表示,受海外疫情反覆、晶片短缺影響,第三季度生產未能滿足市場訂單需求,庫銷比處於歷史低位。這也意味著長安汽車目前已出現交車難等情況,不過官方也表示,隨著海外晶片產能陸續恢復,預計供需情況將趨於好轉。
值得一提的是,像北汽藍谷、海馬汽車、眾泰汽車等車企,從第三季度財報可知,等待它們的顯然是更深的深淵。與其它車企不同,它們除了受晶片短缺以及原材料漲價之外,也與企業本身經營狀況較差影響,導致利潤下滑。鑑於今年特殊的汽車大環境,如果這些邊緣車企不能在接下來扭轉頹勢,並且推出有競爭力的車型,長期的虧損和日漸衰退的品牌力,可能會加快它們在這輪車市競爭中退出比賽。
根據以上車企公佈的財報我們可以看到,今年車市的確不容樂觀,連車市中的主力軍都難以抗寒。畢竟目前要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晶片短缺、拉閘限電等多個因素的影響,對每家車企都是很大考驗,短時間來看,汽車企業的日子難過將成普遍現象。接下來的第四季度,希望車企們能抓住回暖的尾巴,上演一場“逆勢上漲”的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