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技術迭代迅速,各大電池生產企業都在往能量密度、安全性兩大方向推進。消費市場需要高續航能力和高安全標準的動力電池。近日,在工信部公告的新一輪目錄中,廣汽埃安的一款新車續航標準達到了1008公里,突破了一千公里大關。目前純電動汽車主流續航水平大概在500-600公里,700公里以上的車型非常少,更不用說突破一千公里。
據瞭解,這款新車為AION LX,搭載了鎳鈷錳三元鋰電池,最大的亮點是其負極材料採用了新材料方案。首次使用了海綿矽負極片,在充放電過程中的膨脹和收縮被限制和緩衝,不會碎裂。並讓矽負極可如同海綿吸水一般儲存更多能量。在該技術下,電芯能量密度達到了280 Wh/kg,整個電池包電量超過150kWh。
廠家表示,搭載了該電池的車型在夏天測試中,車輛實測綜合續航達到904 KM,雖然沒有突破綜合續航一千公里關口,但續航能力已經備受業界和消費者的關注。
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迅速,在市場規模和滲透率不斷提升驅動下,技術創新和研發的步伐加快。在電池能量密度方面,企業都在不斷研發新材料或技術,滿足市場的需求。
提升電池能量密度,採用新型負極材料是未來趨勢
矽負極材料早在一年前,很多企業、車企就已經著手研發,比起常用的天然、人造石墨材料,加入矽元素的新材料在能量密度方面提升明顯,對於車輛的續航能力有較大的增長。這裡簡單介紹一下矽基負極材料。矽是具有半導體特性的元素,同時為了加快鋰離子在矽電極材料中的擴散速度,需提升高矽材料的導電效能,目前業界主要選擇碳基材料對矽元素進行復合做改性處理,成為矽碳負極材料。
除了廣汽即將推出矽基負極電池外,像寧德時代、國軒高科、比亞迪、蔚來都在加緊研發和試驗。其國內的鋰電池正負極材料產業鏈亦已有不少企業佈局矽基負極生產線。國內的貝特瑞、江西紫宸、杉杉股份等電池材料頭部企業。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電池企業推出採用了矽基負極材料的動力電池。
在負極材料產業鏈方面,中國是全球鋰電池負極材料的主要生產國。近年,隨著全球多國推行電動化,新能源汽車需求大增,帶動負極材料產業的增長,在產銷方面逐年穩定增長。資料顯示,2019年國內負極材料出貨量為26.5萬噸,當中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佔比超過95%。到了2020年,負極材料總出貨量為36.5萬噸,其中外銷部分超過7萬噸。
目前,國內矽基材料滲透率依然偏低,主流仍以石墨為主。但未來鋰電池發展趨勢及市場需求,矽基負極的應用和市場規模將會加快擴張。畢竟,採用石墨負極材料的鋰電池在比容量方面的提升已接近天花板,不足以滿足未來動力電池高能量密度需求。
而矽基負極材料理論比容量高達4200mAh/g,約為石墨負極的10倍,同時具有較低的脫嵌鋰電位(略高於石墨),在充電時可以避免表面的析鋰現象,安全效能優於石墨負極材料。因此,矽基負極材料被認為是當前石墨負極材料的替代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