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古時亦稱為牅(yōng)。中國古代尤其是明清時期的花窗花板,集富貴之相,儒雅之風於一身,既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又雕工精美,給人以很高的視覺享受。
中式古建的門窗雕刻圖案極其講究,但只是門窗審美的一隅,遠非全部。清代文學家李漁對傳統美學素有研究,他在《閒情偶寄·居室篇》中著重論述了窗的設計以及美學思想。他不僅強調窗欞與欄杆的設計應講究裝飾美,而且還力求把窗從整體上變成一幅優美的圖畫,以期達到“移天換日之法,變昨為今,化板成活,俾耳目之前,刻刻似有生機飛舞”的境界。
借景,又是門窗的另一個妙用。杜甫的“窗含西嶺千秋雪”、王安石的“西山排闥送青來”等詩著名詩句都是在以窗借景的情況下引發而來。這裡,尺幅大小的視窗成了詩人眼中的取景器,一時間,“納千頃之汪洋,收四時之爛漫”。
雕刻與花紋
古代雕刻手法上也頗為繁複,門、窗、隔斷每個部件都飾以不同的圖案,最為典型的是吉語類的福(蝙蝠)、祿(梅花鹿)、壽(麒麟)、喜(喜鵲),牡丹、蘭花等正宗傳統的漢族雕刻圖案。
門窗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宮殿、壇廟門窗的精緻華麗,文人園林建築門窗的清秀雅緻,鄉土建築門窗的生動活潑,使原來單純實用的門窗成了建築裝飾的重點,成了表現人文內涵的重要部位,構成為一種特殊的木文化。
門空與漏窗
門空在江南一帶稱之為“地穴”,其形式獨蘊風采,只在牆上開洞,卻不裝門扉。門空的邊框一般滿嵌清水磨磚,並且飾以各種形式的線腳,稱為“門景”。門空在中式設計建築中常設在廳堂廊軒的兩側,亦可接廊,成為廊軒的起始,也常因其闢於露天或半露天的牆垣上,成為一處詩意雅緻的取框景,而使清雅偶得,妙趣自來。
漏窗是中式傳統建築中窗牖(yǒu)的一種獨特表現形式,其在牆上開出類似窗戶的洞口,但並不安裝窗扇的裝飾方式。如洞口不設遮攔,而是取牆外之景以門空的方法建造,則為窗空;如果將洞口用磚、瓦片等物做成透空的圖案或花紋,則為漏窗。漏窗之美,宛如牆上的立體畫,引人入勝。
屋門與牆門
最典型的屋門莫過於南方官宦大戶的宅門,俗稱“將軍門”。將軍門的門扇為框檔門,門體較大,用材頗多,在近乎刻板的對稱中,如將軍駕臨般颯颯風姿,透露出威嚴凝重之氣。
牆門指開牆為門,並在門之上用磚砌成枋,或者加鬥棋、牌科作為裝飾。如在門的頂部覆蓋瓦石,門側修築牆垛,便是“門樓”;牆門與“門樓”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它並非獨立高出牆垣,而是完全依附牆體修築而成。
長窗與半窗
長窗,又稱“隔扇”,通長而落地,裝於上檻與下檻之間。長窗由上夾宕板、窗芯、邊條、中夾宕板、大夾宕板、下夾宕板六部分組成,所有的夾宕板都由木板填實,木板雕刻成各式圖樣。每扇夾堂和裙板上都精雕細刻有各式各樣的圖案,形成陰陽起伏的斷面,雕飾的圖案風格機趣活潑、柔順秀麗,花紋多飾如意、靜物、花草等,一草一木都有比較深刻的含意。
半窗又稱短窗,小巧精雅,因其長度是長窗的半截,故而得名。半窗一般裝在廂房和書齋等地方,底部多半為矮牆,窗形極其細緻精巧,緊靠著窗外的植物。
相對來說,古代木質門窗應該是最為完美的窗體框架材質,無論從隔熱、隔音等角度來說都有明顯的優勢,而且與生俱來的質感和自然花紋更為讓人心動。雖然是木質,但實際上有的用於做窗框的實木已經經過了層層特殊的處理,不僅沒有了水分,要求更高,甚至被吸去了脂肪,這樣一來,所謂的木質實際上已經如同化石一樣,經過處理後的實木,只保留了木材的外表,品質卻完全不一樣了,不會開裂變形,更不用擔心遭蟲咬、被腐蝕,而且,強度也大大增加。
隨著時代發展,傳承傳統中式門窗的精髓,打破傳統中式空間佈局中等級、尊卑等文化思想,透過與現代潮流的對話碰撞而產生創新的新中式門窗。它在形態上更加簡潔清秀,同時又這空間配色上更為輕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