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章是按生態系統,將鳥類分為:遊禽、涉禽、攀禽、猛禽、陸禽、鳴禽六個大類進行分類介紹的,本文介紹的屬於六大類中的鳴禽,共22813字,325種鳥類,共298張高畫質美圖,全文讀完約180分鐘,建議收藏使用。
因為僅僅作為學習、欣賞、以及平時拍攝鳥類後的比對使用,並不具備專業的知識,所以,很難像《鳥類手冊》等經典一樣,嚴謹的按照綱、科、屬進行區分,都是興致所至,想到什麼就記錄什麼,錯漏難免,還請見諒。
鳴禽 —— 最多的一種,一般指雀形目所有鳥類,有著發達的鳴管結構,個體差異非常大。鳴禽是鳥類中最進化的類群。分佈廣,能夠適應多種多樣生態環境,因此外部形態變化複雜,相互間的差異十分明顯。大多數屬小型鳥類;嘴小而強;腳較短而強。
包括:雀、鴉、鶇、鶲、燕、鵯、鳾、鵐、椋鳥、伯勞、卷尾、八色鶇、黃鸝、鶺鴒、鷦鷯、百靈、畫眉、山椒、山雀、繡眼、太平、梅花雀等類
鳴禽類常見的鳥與難讀的字:
鷯哥[liáo gē] 烏鶇[wū dōng] 極樂鶲[wēng] 羌鶁[qiāng jīng] 椋鳥[liáng niǎo] 鵲鴝[quèqú] 白頭鵯[bēi] 灰鶺鴒[jí líng] 理氏鷚[liù] 鷦鷯[jiāo liáo] 灰燕鵙[jú] 黑頭鳾[shī] 靛頦[diàn kē] 鳳頭鵐[wú] 鵖鳥[bī] 鶬鶊[cāng gēng]也就是黑枕黃鸝。
鳴禽類實在太多,我們先看點別的,放鬆一下!
鵯鴝鵐鶇鷸,鶲鳾鵙鷚鵖……它來了它來了,它們一起飛來了。唉呀媽呀腦瓜子疼,一個也不認識啊。(杯渠無冬玉,翁師局六幣 --- 哈,大才)
鵯[bēi]——中小型鳥類,嘴形變化較大,常有嘴須。
鴝[qú]——體小,尾巴長,嘴短而尖,羽毛美麗。
鵐[wú]——外形像麻雀,最大的特點是喙成圓錐狀而較尖且喙緊閉時上下喙間有縫隙。
鶇[dōng]——嘴細長而側扁,翅膀長而平,善走,叫的聲音好聽。
鷸[yù]——體色暗淡,嘴細長腿長,趾間沒有蹼。常在淺水邊吃小魚、貝類、昆蟲,候鳥。
鶲[wēng]——身體小,嘴稍扁平,基部有許多剛毛,腳短小。捕食飛蟲,是益鳥。
鳾[shī]——體型較小,嘴長而尖,腳短爪硬,唯一一種能頭向下尾朝上往下爬樹的鳥類。
鵙[jú]——漢語中,這個字就是伯勞鳥的意思,但在科屬中是雀形目的一種鳥。
鷚[liù]——身體較小,嘴細長,尾巴長,在地上迅速行走和奔跑(從不跳躍),覓食昆蟲。
鵖[bī]——是個生僻字,其實是即鳥-䳭[jī]的簡化。
麻雀類:麻雀家族在全球共有27個種類,不過在中國卻並不“興旺”,僅有5個種類,即樹麻雀、家麻雀、黑頂麻雀、黑胸麻雀、山麻雀,中國只有這5種麻雀。
黑頂麻雀
黑頂麻雀雄鳥頭頂中央黑色,雌鳥上體淡沙灰褐色,頭頂、後頸至上背微具暗色縱紋,眉紋赭紅褐色。
黑胸麻雀
黑胸麻雀雄鳥額、頭頂至後頸栗色,眼先和眼周黑色,頰、耳覆羽和頸側白色,頦、喉中部、前頸和整個胸黑色。
家麻雀
山麻雀
樹麻雀
燕雀類:有3種,中國有2種,即為全國見的燕雀和罕見的蒼頭燕雀
燕雀
燕雀嘴粗壯而尖,呈圓錐狀。雄鳥從頭至背輝黑色,背具黃褐色羽緣。腰白色,頦、喉、胸橙黃色,腹至尾下覆羽白色,兩脅淡棕色而具黑色斑點。兩翅和尾黑色,翅上具白斑。雌鳥和雄鳥大致相似,但體色較淺淡。
蒼頭燕雀
蒼頭燕雀具醒目的白色肩塊及翼斑。雄鳥頭頂淡藍,背赭褐色,腰微綠色,臉頰和胸粉紅至赭色;雌鳥綠褐色。繁殖期雄鳥頂冠及頸背灰色,上背栗色,臉及胸偏粉色。雌鳥及幼鳥色暗而多灰色。與燕雀的區別在腰偏綠,肩紋較白。
古語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出自《史記·陳涉世家》,意思是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遠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裡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其實啊,鴻鵠嚴格來說是人類臆想出來的鳥類。鴻指的是大雁,而鵠指的是天鵝,鴻鵠連在一起其實是神話傳說中白色的鳳凰。
絲雀類:有5種,中國僅有1種金額絲雀,見於新疆各地。
金額絲雀
金額絲雀是一種體型較小的褐色斑駁的雀鳥。頭近黑,額至頂冠有鮮紅色塊斑。雄雌同色,體羽在繁殖期更為亮麗。幼鳥似成鳥但頭色較淡,額及臉頰暗棕色,頂冠及頸背具深色縱紋。叉形尾,嘴短而呈圓錐形。
說到這,很多人要爭辯了,絲雀還多著呢,什麼金絲雀,大金黃、金青(黃額絲雀)、吉打仔、芙蓉鳥、玉鳥等等等等......確實,太多了,就是一個金絲雀,籠養後,就有無數的顏色的雜交品種,實在不是這裡能夠羅列出來的,瞭解一下吧,欣賞一下這美麗的金絲雀(芙蓉鳥)
芙蓉鳥、金絲雀
芙蓉鳥、金絲雀
芙蓉鳥、金絲雀
芙蓉鳥、金絲雀
芙蓉鳥、金絲雀
金絲雀是指一種觀賞鳥的名字,這種鳥兒的羽毛顏色很漂亮、鳴叫聲很清脆,被看做是籠養鳥類裡最為高貴的品種,人工繁殖出無數的顏色。用金絲雀來形容女人,則是用來泛指依附於男人過著優渥物質生活但因此而被束縛、失去自由的女性。金絲雀和花瓶用來形容女人的時候,所指女性都是非常漂亮。
金翅雀類:全世界有24種,中國擁有5種,也就是金翅雀、黑頭金翅雀、紅額金翅雀、歐金翅雀、黃雀這幾種了。
金翅雀
金翅雀也叫蘆花黃雀,嘴細直而尖,基部粗厚,一般不呈膨脹狀;體色主要為黃綠色,或呈縱紋狀,並常具黃或紅色斑,背慄褐色具暗色羽幹紋,腰金黃色,尾下覆羽和尾基金黃色,翅上翅下都有一塊大的金黃色塊斑,無論站立還是飛翔時都醒目。
黑頭金翅雀
紅額金翅雀
鷗金翅雀
黃雀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句俗語最早出自《莊子·山木》,事實是,人家黃雀其實很少吃螳螂,不止是很少吃螳螂甚至連昆蟲都很少吃。大部分的黃雀主要都是以素食為主,各類植物的嫩芽、葉子、果實、種子等才是它們的最愛。有些黃雀可以打包票的說,它們一生都沒吃過螳螂,更沒有打過螳螂的主意。
說完黃的說點紅的:朱雀,但是,這個朱雀,可不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中的神明朱雀哦!
朱雀類:普通朱雀、紅眉朱雀、紅胸朱雀、紅腰朱雀、酒紅朱雀、曙紅朱雀、大朱雀、北朱雀、藏朱雀、血雀、臺灣朱雀、長尾朱雀、中華白眉朱雀
普通朱雀
紅眉朱雀
紅眉朱雀體長15釐米,是一種中等體型的朱雀。上體褐色斑駁,眉紋、臉頰、胸及腰淡紫粉,臀近白。雌鳥無粉色,但具明顯的皮黃色眉紋。雄雌兩性均甚似體型較小的曙紅朱雀,但嘴較粗厚且尾的比例較長。
曙紅朱雀
曙紅朱雀甚似紅眉朱雀但體型較小,嘴細而尾短,無紅眉朱雀的皮黃褐色兩脅。額不似玫紅眉朱雀鮮豔,且額上密佈縱紋,腰更為淡粉。
紅胸朱雀
紅腰朱雀
酒紅朱雀
北朱雀
大朱雀
藏朱雀
藏朱雀雄鳥頭部深紅色具光輝,喉部暗紅色具白色點斑;背部灰白色,各羽具玫瑰紅色羽端,形成許多斑紋;腰部淡玫瑰紅色;翅暗褐色,沾灰白,羽端沾玫瑰紅或灰白色;尾暗棕色,端緣玫瑰紅色;下體胸和腹部玫瑰紅色,具淺黃色斑紋,下腹及尾下覆羽及脅部灰白色並沾玫瑰紅色。雌鳥較雄鳥小,形態酷似雄鳥。全身褐色具暗褐色條紋或斑紋,並不沾紅色,與雄鳥顯然有別。
血雀
血雀雄鳥除眼先、翼與尾為黑(或淡黑)色外,通體為鮮紅色;嘴鮮黃;雌鳥暗橄欖綠色,羽端較淡或帶黃色;腰鮮黃;嘴較暗。
臺灣朱雀
長尾朱雀
中華白眉朱雀
中華白眉朱雀是一種高山小型鳥類,額基、眼先深紅色,前額和一條長而寬闊的眉紋珠白色沾有粉紅色並具絲娟光澤,在暗色的頭部極為醒目。
攀雀類:攀雀會築袋狀的兩室巢穴,由植物的茸毛或綿狀毛黏合而成,懸在樹枝尖尖端或蘆葦葉下,故攀雀又稱吊巢山雀。主要有:中華攀雀、歐亞攀雀、白冠攀雀、黃頭金雀、
中華攀雀
歐亞攀雀
白冠攀雀
黃頭金雀
黃頭金雀是攀雀科黃頭金雀屬鳥類。上體灰色,具有淡黃色的頭部和頸部,有一張短而薄的鳥喙,黑眼先,灰白色的胸腹部,褐色的肩,雌雄相似。
旋木雀類:這名字估計沒怎麼聽說,但是,說它的另外一個名字,可能就熟悉了:爬樹鳥,它攀緣於樹幹,常沿著樹皮尋找昆蟲吃。常見的有:普通旋木雀、高山旋木雀、褐喉旋木雀、鏽紅腹旋木雀。共同特徵:嘴細長,向下彎曲,長度相當於頭的其餘部分或更長。腿短而強健;尾為很硬且尖的楔形尾,似啄木鳥,尾羽長而挺直。淺褐色。後趾和爪特長,擅長攀樹。
普通旋木雀
高山旋木雀
褐喉旋木雀
鏽紅腹旋木雀
梅花雀類:體型小,嘴圓錐形而常有鮮明的色彩。有些種類羽色極其華麗,叢集地面,覓食種子、漿果和昆蟲。梅花雀鳴聲不佳,嘁喳啁啾雜鳴,但因體色鮮明,性情活潑以及能適應各種生境而為愛鳥者所喜愛。包括梅花雀、斑翅雀、文鳥、鸚雀、草雀、禾雀、火雀等。
紅梅花雀的形態十分優美,全身的羽毛五彩繽紛,雄鳥體羽主要為紅色,並散綴許多小白點,形似珍珠,故名“珍珠鳥”。然後,依據顏色區分,還有淡藍梅花雀、黃腹梅花雀、綠梅花雀等。
淡藍梅花雀
黃腹梅花雀
綠梅花雀
紅梅花雀(雄雌)
紅梅花雀雄鳥夏羽自額至尾上覆羽等整個上體淺褐色渲染硃紅色,尤以額基和尾上覆羽硃紅色較深濃,肩、下背和尾上覆羽具圓形白色小斑點,兩翅暗褐色,翅上覆羽和內側飛羽末端具小的白色端斑或點狀斑。尾黑色,外側尾羽外翈和端部白色或具白色點狀斑。
紅梅花雀雌鳥上體包括兩翅覆羽在內概為褐色或赭褐色,飛羽暗褐色,肩、翅上覆羽和內側飛羽具細小的白色端斑或斑點。尾上覆羽綴硃紅色,尾黑褐色,外側尾羽先端白色。眼先和眼周黑色,頭側灰褐色。頦黃白色,喉、胸和體側灰色或淡褐沾灰,其餘下體淡橘黃色。
文鳥最常見的為白腰文鳥,其它相似種,常常作為一種觀賞類的鳥從國外引進後飼養繁殖。
白腰文鳥
白腰文鳥
白腰文鳥雌雄羽色相似。額、頭頂前部、眼先、眼周、頰和嘴基均為黑褐色,頭頂後部至背和兩肩暗沙褐色或灰褐色、具白色或皮黃白色羽幹紋。腰白色,尾上覆羽慄褐色具棕白色羽幹紋和紅褐色羽端。尾黑色,先端尖,呈楔狀。兩翅黑褐色,翅上覆羽和三級飛羽外表羽色同背,但較背深,亦具棕白色羽幹紋。耳覆羽和頸側淡褐色或紅褐色、具細的白色條紋或斑點。上嘴黑色,下嘴藍灰色。
另外,白文鳥、灰文鳥(禾雀)主要作為觀賞鳥類出現。
白文鳥
灰文鳥
灰文鳥-禾雀
禾雀也叫做灰文鳥,粉紅的嘴、腳以及頭部一大塊白斑背、肩、腰、翅上覆羽和內側飛羽藍灰色,下腰、尾上覆羽和尾羽黑色,飛羽淺褐色具窄的灰色羽緣。頦和上喉黑色,下喉、頸側、胸和胸側鴿灰色,腹和兩脅葡萄灰色或葡萄紅色,尾下覆羽白色有時微綴以葡萄色。
斑腹雀類:依據翅膀顏色不同,有橙翅斑腹雀、紅翅斑腹雀、綠翅斑腹雀
橙翅斑腹雀
紅翅斑腹雀
綠翅斑腹雀
星雀學又名星文鳥,雄鳥臉頰紅色斑塊部分寬而明顯,雌鳥斑塊小而且顏色淡,同種常見的還有褐頭星雀以及赤胸星雀。
赤胸星雀
褐頭星雀
星雀
斑胸草雀又名金山珍珠,胸和尾羽有黑白斑紋,雄鳥脅部棕紅色有白色點斑,除原色種外羽色全白的亦較常見。
斑胸草雀
斑胸草雀
火雀類:主要在非洲,是幾種紅、褐相間或紅、黑相間的鳥類。體下側常有小白點。下圖依次為:斑胸火雀、紅腹火雀、紅眉火尾雀、紅嘴火雀
斑胸火雀
紅腹火雀
紅眉火尾雀
紅嘴火雀
非洲最常見的和最馴服的是紅嘴火雀(即塞內加爾火雀),在灌木叢和園林中到處可見,甚至進入住宅。雄鳥淡紅色,雌鳥褐色;雌、雄鳥的腰均呈紅色。
其它雀:金枕黑雀、紅頭灰雀、灰頭灰雀
金枕黑雀
金枕黑雀體型略小。三級飛羽白色羽緣成細紋。雄鳥不可能誤認,體羽黑色,頭頂及頸背鮮亮金色,肩部有金色閃輝塊斑。雌鳥兩翼及下體暖褐色,上背灰,頭橄欖綠及灰色。
紅頭灰雀
紅頭灰雀雄鳥嘴基、額前部眼先、眼周和頦黑色,其外圍有一圈淡灰白色,頭頂、枕、後頸棕紅色或深橙紅色。背、肩和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灰色,大覆羽基部黑色、端部灰色,飛羽黑色具藍色光澤。腰白色,尾上覆羽和尾輝黑色。頭側、頸側、喉、胸和兩脅暗紅色或橙紅色,腹至尾上覆羽灰白色或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 雌鳥和雄鳥相似,但頭頂、枕、後頸黃綠色,喉、胸和兩脅葡萄灰色或暗灰色沾棕色,其餘同雄鳥。
灰頭灰雀
灰頭灰雀體型略大。嘴厚略帶鉤。似其他灰雀但成鳥的頭灰色。雄鳥胸及腹部深橘黃色。雌鳥下體及上背暖褐色,背有黑色條帶。幼鳥似雌鳥但整個頭全褐色,僅有極細小的黑色眼罩。飛行時白色的腰及灰白色的翼斑明顯可見。
山椒鳥類:包括山椒鳥和鵑鵙[jú]、林鵙[jú]等。體型較纖細;嘴短而基部稍寬,尖端弧曲,上嘴先端微具缺刻,鼻孔被疏羽,翅中等,較伯勞稍尖長;初級飛羽10枚,尾圓或平型,細長,尾羽12枚I跗蹀短細,前緣被盾狀鱗。腿較短弱,適於樹棲。體羽鬆軟,腰羽羽幹豎硬。代表種赤紅山椒鳥、大鵑鵙
赤紅山椒鳥-雄
赤紅山椒鳥-雌
大鵑鵙
大鵑鵙海南亞種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佈於海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海南島。
鶺鴒類:包括鶺鴒和鷚(liù)。體型較纖細。喙較細長,先端具缺刻;翅尖長,內側飛羽極長,幾與翅尖平齊;尾細長,外側尾羽具白,常做有規律的上、下襬動;腿細長後趾具長爪,適於在地面行走。棲息於溼地附近,在洞穴中築巢。常見的有:灰鶺鴒、白鶺鴒、山鶺鴒、田鷚(理氏鷚)、樹鷚、林鷚、山鷚、草地鷚、水鷚
灰鶺鴒
白鶺鴒
山鶺鴒
田鷚(理氏鷚)
樹鷚
林鷚
山鷚
草地鷚
水鷚
鳾(拼音 shī)類:常在樹幹、樹枝、岩石上等地方覓食,身體小,頭頸短,尾巴也長得很短。鳾有很特殊的生活習慣:喜歡在洞裡築巢,還會儲存食物以便過冬天,而且是唯一一種能頭向下尾朝上往下爬樹的鳥類(啄木鳥只會往上爬)。常見的有:普通鳾、黑頭鳾、滇鳾、巨鳾
滇鳾
黑頭鳾
巨鳾
普通鳾
紅翅旋壁雀:紅翅旋壁雀是一種非樹棲的高山山地鳥類。主要棲息於高山懸崖峭壁和陡坡上,被稱為“懸崖上的蝴蝶鳥”。
紅翅旋壁雀
鵯類:該類共139種,為中小型鳥類,嘴形變化較大,常有嘴須。大家常見的有:白頭鵯、白喉冠鵯、黑短腳鵯、領雀嘴鵯、紅耳鵯、黃腹冠鵯、白喉褐冠鵯、慄背短腳鵯、灰短腳鵯、綠翅短腳鵯、黃眉鵯、灰眼短腳鵯、慄耳短腳鵯、黑頭鵯、紋喉鵯、黃綠鵯、黑冠鵯、白頰鵯、縱紋綠鵯、臺灣鵯、黃臀鵯、黃冠鵯、鳳頭雀嘴鵯、橙腹葉鵯、藍翅葉鵯、金額葉鵯、黑翅雀鵯、白眉黃臀鵯等
白頭鵯
白頭鵯別名白頭翁、和麻雀、綠繡眼合稱“城市三寶”
白喉冠鵯
白喉冠鵯的頭頂和冠羽褐色頦、喉白色,其餘下體橄欖黃色
黑短腳鵯東南亞種
黑短腳鵯
黑短腳鵯有兩種,一種前額、頭頂、頭側、頸、頦、喉等整個頭、頸部均為白色(東南亞種),另一種通體全黑色或黑褐色,上體羽緣亦具藍綠色光澤,有的背和下體較灰。
領雀嘴鵯
領雀嘴鵯俗名羊頭公、綠鸚嘴鵯、青冠雀。我在婺源拍到過一群近千隻群飛的浩大場面。
紅耳鵯
紅耳鵯頭頂具高聳的黑色羽冠,眼後下方有一深紅色羽簇,形成一紅斑;耳羽和頰白色,緊連於紅斑下方。
黃腹冠鵯
黃腹冠鵯是一種體型略大的褐色鵯。頭頂橄欖褐色具黑褐色羽冠。白色的喉膨起,下體黃色。
白喉褐冠鵯
白喉褐冠鵯冠羽長而尖且顯散亂,上體橄欖色,頭側灰色,下體黃,白色的喉膨出而帶髭鬚。與黃腹冠鵯易混淆,區別為下體較黯淡,腹部黃色較淺。
慄背短腳鵯
慄背短腳鵯上體慄褐,頭頂和羽冠黑色。背栗色、翅和尾暗褐色具白色或灰白色羽緣。頦、喉白色,胸和兩脅灰白色,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
灰短腳鵯
灰短腳鵯頭頂和短的羽冠黑色,上體暗灰色,耳羽灰褐色,兩翅表面橄欖綠黃色。大覆羽和內側飛羽外翈橄欖黃色,在翅上形成大塊綠黃色斑,在灰色的上體極為醒目。
綠翅短腳鵯
綠翅短腳鵯頭頂羽毛形尖、慄褐色具白色羽軸紋,在暗色的頭部極為醒目。上體灰褐綴橄欖綠色,兩翅和尾亮橄欖綠色。耳和頸側紅棕色,頦、喉灰色,胸灰棕褐色具白色縱紋,尾下覆羽淺黃色。
黃眉鵯
黃眉鵯下體黃色,上體橄欖綠,具有黃色紋眉。
灰眼短腳鵯
灰眼短腳鵯是中等體型的淡橄欖色鵯。特徵為眼白色或淺灰色。羽冠短,眉紋模糊,額至頭頂,包括羽冠暗棕褐色。上體橄欖綠色,尾棕褐色,眼先和頰橄欖灰或淡橄欖黃色。喉灰白色。下體偏皮黃。虹膜灰或白色;嘴粉灰色;腳帶粉色。
慄耳短腳鵯
慄耳短腳鵯是一種體型較大的灰色鵯。頭頂微具羽冠,頭頂至後枕灰色,耳覆羽及頸側栗色
黑頭鵯
黑頭鵯是一種中等體型的偏黃色鵯。特徵為頭黑喉黑而眼藍。上體黃橄欖色;兩翼及尾偏黑,具明顯的黃色尾端;下體綠黃色。與黑冠黃鵯的區別在無羽冠且尾端黃色。
紋喉鵯
紋喉鵯是一種中等體型的偏綠色鵯。特徵為頭頂、臉頰、頦及喉均具黃色條紋。上體橄欖綠色。胸腹暗灰色,肛周和尾下覆羽豔黃。不可能與任何其他鵯類混淆。
黃綠鵯
黃綠鵯額至頭頂暗褐具灰色羽緣,眼先黑色,其上面有一粗著的白紋從鼻後至眼,在黑色的頭部極為醒目。上體橄欖綠褐色。頦、喉淡灰色或灰白色,胸灰褐色具橄欖黃色羽緣,尾下覆羽鮮黃色。明顯與其他鵯不同,野外不難鑑別。
黑冠鵯
黑冠鵯頭頂和冠羽都是黑色,身體黃綠色,尾上覆羽棕色。
白頰鵯
白頰鵯是一種中等體型的橄欖褐色鵯。褐色的冠羽形長而前彎。臉、頦及喉黑色,具白色頰塊。下體近白,尾下覆羽淺黃。尾黑而端白。不可能與任何其他的鵯混淆。
紋綠鵯
縱紋綠鵯體型中等大小,頭綠褐色具明顯的冠羽,其上具細的白色縱紋。上體橄欖綠色具細的白色縱紋。眼圈淺黃色。喉和尾和覆羽黃色,其餘下體暗灰黑色具黃白色縱紋。
臺灣鵯
臺灣鵯與白頭鵯的外形和羽色很相似,但白頭鵯眼後至枕白色,形成一條寬的白色枕帶;臺灣鵯至頭頂至後頸全為黑色。枕無白帶,頰和耳羽白色。下嘴基部有一橙紅色小斑點。
黃臀鵯
黃臀鵯外形大小與紅耳鵯相似,額至頭頂黑色,無羽冠或微具短而不明的羽冠。下嘴基部兩側各有一小紅斑,尾下覆羽鮮黃色。
黃冠鵯
黃冠鵯中國屬於重點保護易危物種,雖然在其他國家的數量驟減,好在黃冠鵯在新加坡還沒有被“趕盡殺絕”,約儲存了200只左右。
鳳頭雀嘴鵯
鳳頭雀嘴鵯嘴粗短、呈象牙色或乳黃色,前額和臉灰色,頭頂黑色,有一朝前豎立的黑色羽冠。上體橄欖綠色,下體黃綠色,尾羽黃綠色具寬闊的黑褐色端斑。
橙腹葉鵯
橙腹葉鵯額至後頸黃綠色,其餘上體綠色,小覆羽亮鈷藍色,形成明顯的肩斑。頦、喉、上胸黑色具鈷藍色髭紋,其餘下體橙色。飛羽和尾羽雄鳥黑色、雌鳥綠色。
藍翅葉鵯
藍翅葉鵯額黃色,翅上覆羽和飛羽外翈藍色,腹部為橙色
金額葉鵯
金額葉鵯額橙色,整個上體包括兩翅表面草綠色。頦、喉黑色,其外圍有一圈黃色,其餘下體淺綠色,翼緣藍紫色,翅上小覆羽翠藍色。野外特徵極明顯,容易識別。
黑翅雀鵯
黑翅雀鵯下體黃色。鳥喙直,翼長而尖,總體羽毛是綠色和黃色相結合,翼上具兩道明顯近白色橫紋,翼近黑而羽緣白。
白眉黃臀鵯
白眉黃臀鵯2019年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被首次發現。
鶇類:鶇科的鳥類主要是中小型鳴禽,共有953種,中國約有80種。由鶇、鵖[bī]、鴝等所組成。體型和生活方式有一定差異,多在地面棲息,善於奔跑,但也善於飛行及樹棲,善於鳴叫。大家常見的鶇:灰背鶇、烏灰鶇、烏鶇、白腹鶇、紫嘯鶇、白喉磯鶇、虎斑地鶇、光背地鶇、長尾地鶇、斑鶇、橙頭地鶇、慄腹磯鶇、藍磯鶇、灰翅鶇、黑胸鶇等。
灰背鶇
灰背鶇雄鳥上體從頭至尾包括兩翅表面概為石板灰色,頭部微沾橄欖色,頭兩側綴有橙棕色,眼先黑色,耳羽褐色具細的白色羽幹紋。
烏灰鶇
烏灰鶇雄鳥整個頭、頸、上體、頦、喉和胸概為黑色。其餘下體白色,上腹和兩脅有黑色斑點。雌鳥上體橄欖色,頦、喉灰白色具褐色斑點,兩側褐色斑點連成一條線狀;胸灰色具黑褐色斑點,胸側和兩脅以及翼下覆羽和腋羽橙棕色。飛翔時極為醒目。
烏鶇(百舌、反舌、中國黑鶇、黑鶇、烏鴣 )
烏鶇雄性的烏鶇除了黃色的眼圏和喙外,全身都是黑色。雌性和初生的烏鶇沒有黃色的眼圏,但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和喙。
白腹鶇
白腹鶇頭灰褐色,無眉紋,背橄欖褐色,尾黑褐沾灰,外側尾羽具寬闊的白色端斑。頦白色,喉灰色,胸和兩脅灰褐色,其餘下體白色沾灰。
紫嘯鶇
紫嘯鶇雌雄羽色相似。前額基部和眼先黑色,其餘頭部和整個上下體羽深紫藍色,各羽末端均具輝亮的淡紫色滴狀斑,此滴狀斑在頭頂和後頸較小,在兩肩和背部較大,腰和尾上覆羽滴狀斑較小而且稀疏。
白喉磯鶇
白喉磯鶇雄鳥頭頂和翅上覆羽鈷藍色,背、兩翅和尾黑色具白色翅斑,腰和下體栗色,喉白色。雌鳥上體橄欖褐色具黑色鱗狀斑,兩翅和尾灰褐色,頭頂灰褐色,喉白色,其餘下體棕白色具黑色鱗狀斑。特徵均很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虎斑地鶇
虎斑地鶇是鶇類中最大的一種,體長可達30釐米,翅長超過15釐米。上體金橄欖褐色滿布黑色鱗片狀斑。下體淺棕白色,除頦、喉和腹中部外,亦具黑色鱗狀斑。光背地鶇和長尾地鶇外形和羽色與本種很相似,但體型較本種顯著為小,上體無暗色斑紋,亦缺少金色。
光背地鶇
光背地鶇上體深橄欖褐色沾棕紅色,下體淡棕色或白色、具暗色鱗狀斑。虹膜褐色,嘴黑褐色,腳亮黃褐色。
長尾地鶇
長尾地鶇上體橄欖棕褐色,下體淺棕色具黑褐色端斑,在下體形成鱗狀斑,翅上有兩道皮黃色帶斑,耳具黑斑。虹膜褐色,嘴角褐色或黑色,下嘴基部較淡,腳肉黃色或亮黃褐色。
斑鶇
斑鶇羽色變化較大,上體從頭至尾暗橄欖褐色雜有黑色;下體白色,喉、頸側、兩脅和胸具黑色斑點,有時在胸部密整合橫帶;兩翅和尾黑褐色,翅上覆羽和內側飛羽具寬的棕色羽緣;眉紋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輝棕色。
橙頭地鶇
橙頭地鶇整個頭、頸和下體橙栗色,其餘上體包括兩翅和尾藍灰色或橄欖灰色,翅上多具白色翅斑
慄腹磯鶇
慄腹磯鶇雄鳥上體呈輝亮的鈷藍色,兩翅黑褐色,喉藍黑色,其餘下體慄紅色。雌鳥上體橄欖褐色,背具黑色鱗狀斑,下體棕白色密雜以黑褐色橫斑,黑白相襯,極為醒目,特徵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藍磯鶇
藍磯鶇是中等體型的青石灰色磯鶇,雄鳥上體幾乎純藍色,兩翅和尾近黑色;下體前藍後慄紅色。雌鳥上體藍灰色,翅和尾亦呈黑色;下體棕白,各羽綴以黑色波狀斑。
灰翅鶇--雄鳥
灰翅鶇--雌鳥
灰翅鶇雄鳥通體黑色,翅上具大而明顯的淡灰色翼斑,在黑色體羽的襯托下極為醒目。腹至尾下覆羽具銀灰色羽緣,形成明顯的銀灰色鱗狀斑。嘴橙黃色,眼周黃色。雌鳥通體橄欖褐色具淡紅褐色翅斑,嘴亦為黃色。特徵均甚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黑胸鶇
黑胸鶇雄鳥整個頭、頸、胸黑色,其餘上體暗灰色,下體橙棕色,極為醒目。嘴、腳蠟黃色。雌鳥上體橄欖褐色,頦、喉白色,上胸橄欖褐色具黑色斑點,其餘與雄鳥相似。
鴝類:大家常見的鴝:歐亞鴝、日本歌鴝、紅尾歌鴝、新疆歌鴝、紅點頦(紅喉歌鴝)、黑胸歌鴝、藍喉歌鴝[藍點頦]、紅脅藍尾鴝、金色林鴝、白眉林鴝、棕腹林鴝、臺灣林鴝、鵲鴝、白腰鵲鴝、賀蘭山紅尾鴝、紅背紅尾鴝、藍頭紅尾鴝、赭紅尾鴝、歐亞紅尾鴝、北紅尾鴝、紅腹紅尾鴝、藍額紅尾鴝、白頂溪鴝、紅尾水鴝、白腹短翅鴝、白尾藍鴝、藍大翅鴝等。
歐亞鴝 -- 知更鳥、紅襟鳥
歐亞鴝俗稱知更鳥;是一種小型鳴禽。體長約14釐米,長著紅色的胸羽,黑色的腦袋,明亮的眼睛。
日本歌鴝
日本歌鴝體型小似麻雀,但羽毛顏色較為美麗。嘴細長,嘴須不發達;翅短圓,上體草黃褐;雄鳥喉部橙棕色,十分明顯,雌鳥卻轉為淡橙黃色。
紅尾歌鴝
紅尾歌鴝雄鳥額、頭頂暗棕褐色或橄欖褐色,眼周淡黃褐色或黃白色,眼先淡黑褐色或黃褐色,耳羽橄欖褐色雜以細的黃褐色羽幹紋。後頸、背、肩、腰等上體橄欖褐色,少數個體淡棕黃色。尾上覆羽棕褐色,尾羽慄紅色或棕栗色。
新疆歌鴝
新疆歌鴝尾比一般鴝類均長,上體包括兩翅和尾棕褐色,下體汙白色或皮黃白色無斑紋。眼先暗白色。由於它在中國內僅見於新疆,故名“新疆歌鴝”。
紅點頦 -- 紅喉歌鴝
紅點頦又名西伯利亞歌鴝。雄鳥頭部、上體主要為橄欖褐色。眉紋白色。頦部、喉部紅色,周圍有黑色狹紋。胸部灰色,腹部白色。雌鳥頦部、喉部不呈赤紅色,而為白色。
黑胸歌鴝
黑胸歌鴝上體石板灰褐色或橄欖褐色,頭和頸側黑色,眉紋和顴紋白色,在暗色的頭部極為醒目。兩翅和尾黑褐色,外側尾羽具白色端斑。下體頦、喉雄鳥深紅色,雌鳥白色。胸黑色,腹白色。特徵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藍點頦 -- 藍喉歌鴝
藍點頦亦稱“藍喉歌鴝”,通稱藍靛頦兒。身體大小和麻雀相似,頭部、上體主要為土褐色。眉紋白色。尾羽黑褐色,基部慄紅色。頦部、喉部輝藍色,下面有黑色橫紋。下體白色。雌鳥酷似雄鳥,但頦部、喉部為棕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腳肉褐色。叫的聲音很好聽
紅脅藍尾鴝
紅脅藍尾鴝俗名:藍點岡子、藍尾巴根子、藍尾傑、藍尾歐鴝。體型略小而喉白的鴝。特徵為橘黃色兩脅與白色腹部及臀成對比。雄鳥上體藍色,眉紋白;亞成鳥及雌鳥褐色,尾藍。
金色林鴝
金色林鴝頭頂至背黃橄欖綠色,眼先和頭側黑褐色,眉紋金橙黃色。肩、翅上小覆羽、腰、尾上覆羽和整個下體概為金橙黃色,兩翅黑色。中央尾羽黑色,外側尾羽橙黃色具黑色端斑。特徵極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白眉林鴝
白眉林鴝雄鳥上體灰藍色,具長而顯著的白色眉紋,下體橙棕色或橄欖黃色。雌鳥上體橄欖褐色具顯著的白色眉紋,下體淡黃褐色。
棕腹林鴝
棕腹林鴝酷似紅脅藍尾鴝,體小(14釐米)的深藍及橘黃色林鴝。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臺灣林鴝 -- 雌
臺灣林鴝 -- 雄
臺灣林鴝雄別名:慄背林鴝、阿里山鴝、領林鴝,鳥頭和喉黑色,一條寬闊的白色眉紋在黑色頭部極為醒目。背、肩黑色。胸有一橙紅色寬頻,並向兩側延伸至後頸和兩肩,下胸和兩脅橄欖褐色,其餘下體白色。雌鳥暗橄欖褐色,眉紋白色但不明顯。下體黃橄欖色。特徵均甚明顯,特別是雄鳥,野外不難識別。
鵲鴝 -- 四喜兒
鵲鴝嘴形粗健而直,長度約為頭長的一半或比一半略長;尾呈凸尾狀,尾與翅幾乎等長或較翅稍長,鵲鴝性格活潑好動,覓食時常擺尾,不分四季晨昏,在高興時會在樹枝或大廈外牆鳴唱,因此在中國內地有“四喜兒”之稱。
白腰鵲鴝
白腰鵲鴝整個頭、頸、背、胸黑色具藍色金屬光澤,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尾長,約為體長的一倍,外側尾羽具寬的白色端斑。胸以下慄黃色或棕色。
賀蘭山紅尾鴝
賀蘭山紅尾鴝頭頂、頸背、頭側至上背藍灰;下背及尾橙褐,僅中央尾羽褐色;頦、喉及胸橙褐,腹部橘黃色較淺近白;翼褐色具白色塊斑;甚似紅背紅尾鴝但頭頂、頭側及頸背藍灰。雌鳥:褐色較重,上體色暗;下體灰色而非棕色;
紅背紅尾鴝
紅背紅尾鴝前額、頭頂至後頸灰色或淺藍灰色,背、腰、尾上覆羽和下體棕紅或鏽紅色,兩翅黑褐色,翅上有大塊白斑極為醒目,眼和眼以下臉頰有一大塊黑斑,向後經耳羽、頸側一直延伸到翅端,特徵極為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藍頭紅尾鴝
藍頭紅尾鴝頭頂至枕藍灰色,其餘上體黑色,翅暗褐色,翅上有明顯的自斑。下體頦、喉、胸黑色,其餘下體白色。雌鳥上體灰褐沾綠,腰和尾上覆羽栗色,尾暗褐色,下體灰褐色,腹皮黃白色。
赭紅尾鴝
赭紅尾鴝前額、頭側、頸側、頦至胸概黑色,頭頂和背灰色或黑色,腰、尾上覆羽、尾下覆羽、外側尾羽和腹慄棕色,中央尾羽褐色,兩翅黑褐色。
歐亞紅尾鴝
歐亞紅尾鴝色彩濃豔的紅尾鴝。雄鳥:額及眉紋白色,且將頭頂、頸背及上背的灰色與黑色的眼先、臉及喉分開。翼褐色而無白斑。胸、腰及外側尾羽棕色,中央尾羽深褐。腹部及尾下覆羽皮黃。特徵為臀白且翼上無白斑。雌鳥褐色,腰及外側尾羽棕色;眼先、眼圈、腹部及尾下覆羽皮黃。
北紅尾鴝
北紅尾鴝頭頂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兩翅黑色具明顯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對尾羽和最外側一對尾羽外翈黑色。前額基部、頭側、頸側、頦喉和上胸概為黑色,其餘下體橙棕色。雌鳥上體橄欖褐色,兩翅黑褐色具白斑,眼圈微白,下體暗黃褐色。
紅腹紅尾鴝
紅腹紅尾鴝個體較其他紅尾鴝稍大。雄鳥頭頂至枕白色,額、頭側、背、肩、翅、頦、喉和胸黑色,翅上有大型白斑,在黑色翅、背的襯托下極為醒目,其餘上下體羽色,包括尾和尾上尾下覆羽概為鏽棕色。雌鳥菸灰褐色,腰至尾上覆羽和尾羽棕色,眼有一圈白色。下體淺棕灰色。特徵均很顯著,野外不難識別。
藍額紅尾鴝
藍額紅尾鴝雄鳥夏羽前額和一短眉紋輝藍色,頭頂、頭側、後頸、頸側、背、肩、兩翅小覆羽和中覆羽以及頦、喉和上胸概為黑色具藍色金屬光澤。
白頂溪鴝
白頂溪鴝是黑色及栗色溪鴝。頭頂及頸背白色,腰、尾基部及腹部栗色。特徵為常立於水中或於近水的突出岩石上,降落時不停地點頭且具黑色羽梢的尾不停抽動。
紅尾水鴝
紅尾水鴝通體大都暗灰藍色;翅黑褐色;尾羽和尾的上、下覆羽均慄紅色。雌鳥上體灰褐色;翅褐色,具兩道白色點狀斑;尾羽白色、端部及羽緣褐色;尾的上、下覆羽純白;下體灰色,雜以不規則的白色細斑。活動於山泉溪澗中或山區溪流、河谷、平原河川岸邊的岩石間、溪流附近的建築物四周或池塘堤岸間。
白腹短翅鴝
白腹短翅鴝翅短,尾長、呈凸狀。雄鳥整個頭、頸、胸和上體暗鉛藍灰色,尾羽藍黑色,外側尾羽基部栗色,腹白色。雌鳥上體暗橄欖褐色,腰至尾上覆羽和尾羽稍沽棕色,下體頦、喉和腹中部乳白色,其餘下體淡黃褐色。
白尾藍地鴝
白尾藍地鴝雄鳥通體藍黑色,前額、眉紋和兩肩輝鈷藍色,下頸兩側隱約可見白斑,除中央和外側各一對尾羽外,其餘尾羽基部具白色,在黑色的尾部形成左右各一塊白斑,極為醒目。雌鳥通體橄欖黃褐色,上體較暗,兩翅黑褐色具淡棕色羽緣,眼周皮黃色,腹中部淺灰白色,尾具白斑。
藍大翅鴝
藍大翅鴝是一種高山鳥類。兩翅尖長。雄鳥通體鮮紫藍色具金屬光澤。兩翅和尾黑色。雌鳥上體灰褐色,頭、頸、翕具棕白色縱紋,翅上有白色翅斑。虹膜暗褐色,嘴、腳黑色。
鵖[bī]類:大家常見的鵖[bī]:黑喉石鵖、白喉石鵖、白斑黑石鵖、灰林鵖、黑白林鵖、沙鵖、漠鵖、白頂鵖、東方斑鵖、穗鵖等。
黑喉石鵖
黑喉石鵖中等體型的黑、白及赤褐色石鵖。雄鳥頭部、喉部及飛羽黑色,頸及翼上具粗大的白斑,腰白,胸棕色。雌鳥色較暗而無黑色,喉部淺白色。
白喉石䳭
白喉石䳭,雄鳥上體黑色具大型白色翅斑,尾上覆羽白色,頦、喉白色,其餘下體鏽紅色。雌鳥上體灰褐色,翅具兩道寬闊的棕褐色橫斑,下體鏽棕色,喉和胸較暗。
白斑黑石鵖
白斑黑石鵖是體小的黑白色鵖。雄鳥通體煙黑,僅醒目的翼上條紋及腰部為白色。
灰林鵖
灰林鵖是小型鳥類。雄鳥上體暗灰色具黑褐色縱紋,白色眉紋長而顯著,兩翅黑褐色具白色斑紋,下體白色,胸和兩脅菸灰色。雌鳥上體紅褐色微具黑色縱紋,下體頦、喉白色,其餘下體棕白色。
黑白林鵖
黑白林鵖雄鳥:體長15釐米。上體全輝黑,下體白。雌鳥:上體褐,腰棕褐,喉白,下體餘部淺棕色,胸及兩脅色較深。眉紋比灰林鵖的雌鳥短許多且甚不明顯,尾較長而圓。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黑色。
沙䳭
沙䳭上體沙褐色具白色眉紋,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尾黑色,外側尾羽基部白色。下體沙灰褐色,胸微綴鏽色。虹膜暗褐色。嘴、腳黑色。
漠䳭
漠䳭雄鳥上體沙棕色,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兩翅和尾黑色,尾基部白色,眼紋白色,眉紋以下整個臉和頭側以及頦、喉黑色,其餘下體白色。雌鳥和雄鳥大致相似,但頦、喉白色,臉和頭側亦不為黑色而呈暗棕褐色。特徵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白頂䳭
白頂䳭雄鳥頭頂至後頸白色,頭側、背、兩翅、頦和喉黑色,其餘體羽白色,中央一對尾羽黑色,基部白色,外側尾羽白色具黑色端斑。雌鳥上體土褐色。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尾白色具黑色端斑,頦、喉褐色或黑色,其餘下體皮黃色。特徵明顯,野外容易識別。
東方斑鵖
東方斑鵖雄鳥呈黑白二色。通體除腰、腹、尾上和尾下覆羽為白色外,其餘全為黑色,中央尾羽黑色,基部白色,外側尾羽白色具黑色端斑。特徵極明顯,容易識別。特別是透過它黑色的頭、背,胸、腹等下體亦全為黑色。
鶲類:鶲科共有1400種左右,其飛行靈便,多在空中捕食昆蟲,是種類最豐富的雀形目鳥類。鴉雀、畫眉、鶯、噪鶥甚至有些地方將上面的鶇類,都分在鶲科中,這裡,僅介紹一些有代表性的鳥兒:銅藍鶲、藍仙鶲、仙鶲、姬鶲、縫葉鶯、柳鶯、扇尾鶯、鷦鶯、葦鶯、地鶯、樹鶯、大尾鶯、白頰噪鶥、黑額山噪鶥、大噪鶥、斑背噪鶥、灰腹噪鶥、白點噪鶥、灰胸藪鶥、金額雀鶥、白冠噪鶥、文須雀、震旦鴉雀、畫眉等
銅藍鶲
銅藍鶲體長13~16釐米。雄鳥通體為鮮豔的銅藍色,眼先黑色,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雌鳥和雄鳥大致相似,但不如雄鳥羽色鮮豔,下體灰藍色,頦近灰白色。
純藍仙鶲
純藍仙鶲是一種體型略大的淺藍色或近褐色的鶲。雄鳥上體亮麗鈷藍,眼先黑,喉及胸淺藍,腹部灰白,尾下覆羽近白。雌鳥上體灰褐,尾多棕褐色,下體灰褐,眼圈及眼先黃褐,有時上嘴基上有狹窄的暗青綠色帶。
中華仙鶲
仙鶲特指中華仙鶲,分佈於我國南方地區及西南地區,是鶲科藍仙鶲屬的鳥類,很是漂亮。
鴝姬鶲
鴝姬鶲是一種橘黃及黑白色的鶲。雄鳥上體灰黑,狹窄的白色眉紋於眼後;翼上具明顯的白斑,尾基部羽緣白色;喉、胸及腹側橘黃;腹中心及尾下覆羽白色。雌鳥上體包括腰褐色,下體似雄鳥但色淡,尾無白色。亞成鳥上體全褐,下體及翼紋皮黃,腹白。虹膜深褐色,嘴暗角質色,腳深褐爪。
縫葉鶯有13個物種。體型纖細,喙細尖而微微彎曲,上喙先端多有缺刻;翅短圓;尾中等至長;腿短而細。羽色以灰、褐及橄欖綠為主,。常見普通縫葉鶯和紅尾縫葉鶯。
普通縫葉鶯
普通縫葉鶯是一種體型小的棕頂冠而腹白的鶯。尾長而常上揚;額及前頂冠棕色,眼先及頭側近白,後頂冠及頸背偏;背、兩翼及尾橄欖綠色,下體白而兩脅灰。
紅尾縫葉鶯
紅尾縫葉鶯頭頂和尾巴是明亮的慄紅色,上體和雙翅黑色,與下休胸腹部的白色形成鮮明的對比。有一個相對較長的尾巴,尾巴略微向尖端傾斜。
柳鶯俗稱柳串兒或槐串兒,是我國最常見的、數量最多的小型食蟲鳥類。柳鶯是最小的鳴禽,烏鶇又號稱百舌鳥,唱歌學說話最厲害。柳鶯種類很多,常見有黃眉柳鶯、黃腰柳鶯和極北柳鶯三種。
黃眉柳鶯
黃眉柳鶯體長約7釐米,橄欖綠色,最明顯的特徵是有一條淡綠色的眉紋以及翼上有兩道白斑。活躍在柳樹、槐樹等喬木灌木叢樹梢杈間,不停地跳躍、啄食。性不畏人,很容易被發現。
黃腰柳鶯
黃腰柳鶯身體比黃眉柳鶯更小些,常與其他柳鶯混整合群,在樹枝間跳躍取食。與黃眉柳鶯的區別在於沒有淡黃色的眉紋,而腰部有明顯的黃色橫帶。
極北柳鶯
極北柳鶯體長11-13釐米,體小偏灰橄欖色,具明顯的黃白色長眉紋,眼先及過眼紋近黑。上體概呈灰橄欖綠色;
扇尾鶯
扇尾鶯又叫蝗蟲鶯、小蝗鶯,是鶯科蝗鶯屬的小型鳥類,上體橙褐色至橄欖褐色,具黑褐色斑紋較顯著;下體羽乳白色,無斑紋;尾羽腹面具顯著的近端黑斑和淡白色先端。虹膜暗褐色;嘴暗褐色,下嘴基黃褐色;腳暗褐色。
鷦鶯
鷦鶯多分佈於非洲南撒哈拉的大部分地區,有長而像鷦鷯那樣翹的凸尾,故亦稱長尾鶯。
大葦鶯
葦鶯是葦塘及沼澤地區內常見的食蟲鳥類,體色以褐為主,嘴細尖;體型纖長,性活躍,在草莖間穿飛及跳躍尋捕昆蟲。我國最常見的種類為大葦鶯,是鶯類中體型最大的,俗稱大葦扎、葦串兒及蘆蟈蟈。
地鶯體型較麻雀小些。嘴僅為頭長的一半;嘴基寬闊,端側扁;嘴須短;跗蹠甚長而強;翅短圓;尾極短,在20mm以下;地棲性。
慄頭地鶯
下體亮黃色,頭頂輝慄紅色→慄頭地鶯
金冠地鶯
下體石板灰,頭頂橄欖綠渲亮金黃色與背有別→金冠地鶯
灰腹地鶯
下體蒼灰,頭頂暗橄欖綠與背同色,眉紋沾黃色→灰腹地鶯
大樹鶯
黃腹樹鶯
樹鶯遍佈全國各地,體型小。嘴形短而尖;嘴須不發達,僅幾根,形短而細,不伸過嘴端;尾呈圓尾狀,外側尾羽較中央尾羽稍短,計10枚,長度在30mm以上;腳細長而強。上為大樹鶯及黃腹樹鶯。
斑背大尾鶯
斑背大尾鶯體長13-14釐米,小型鳥類。上體淡皮黃褐色具黑色縱紋,尤以背部黑色縱紋更粗顯;眉紋白色。下體白色;兩脅和尾下覆羽淡皮黃色。虹膜褐色;上嘴亮黑,下嘴粉紅色,腳粉紅色。
白頰噪鶥
白頰噪鶥雌雄羽色相似。前額至枕深慄褐色,眉紋白色或棕白色、細長,往後延伸至頸側。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等其餘上體包括兩翅表面棕褐或橄欖褐色,尾慄褐或紅褐色,飛羽暗褐色,外翈羽緣沾棕。頰、喉和上胸淡慄褐色或棕褐色,下胸和腹多呈淡棕黃色或淡棕色,兩脅暗棕色。特徵明顯,野外容易識別。
黑額山噪鶥
黑額山噪鶥是中國特產鳥類,僅分佈於中國甘肅西南部、南部和東南部以及四川北部南坪和平武等地。
大噪鶥
大噪鶥額至頭頂黑褐色,背慄褐色滿雜以白色斑點,斑點前緣或四周還圍有黑色。初級覆羽、大覆羽和初級飛羽具白色端斑,尾特長。
斑背噪鶥
斑背噪鶥額至頭頂多為慄褐色,眼先、眼周和眼後紋均白色,形成一寬的白色眼圈。像戴的眼罩,在頭部極為醒目。
灰腹噪鶥
灰腹噪鶥額黑色,頭頂黑或灰色,眼先、臉白色。上體橄欖褐至棕褐色,尾和內側飛羽具窄的白色端斑和寬闊的黑色亞端斑,外側初級飛羽外翈藍灰色或灰色,顴紋黑色。下體多為淺棕色;嘴、腳黃色。特徵極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白點噪鶥
白點噪鶥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佈於四川、雲南等地,中等體型,背羽的次端黑而端白,喉、上胸及兩脅的基色明顯較深,頸側及上背兩側具白色碎點,下體具白色點斑。
灰胸藪鶥
灰胸藪鶥頭頂灰色,前額和眉紋、後頸和頸側橘黃色,耳羽和下體灰色,腹中黃色。上體灰橄欖黃色,飛羽黑色具紅色和黃色翅斑。尾橄欖褐色具黑色橫斑和紅色端斑,尾下覆羽黑色具紅色端斑。特徵極為明顯,野外容易識別。
金額雀鶥
金額雀鶥是體型略小的色彩鮮豔的雀鶥。髭紋黑色,前頂冠金色。頭頂具黑白色細紋,接後頂冠及頸背的皮黃色縱紋。顯著的白色眼斑延伸至頭後。喉白,下體其餘部分沾灰。翼黑而肩白,初級飛羽的黃色羽緣成兩道翼紋。尾灰,尾緣黃色。
白冠噪鶥
白冠噪鶥雌雄羽色相似。整個頭、頭側、羽冠以及頦、喉和上胸白色;前額基部、眼先、眼周和耳羽黑色,形成一條寬闊的黑色貫眼紋,在白色頭部極為醒目;最長的冠羽後部逐漸變為灰色或棕灰色,緊靠頭部白色之後有一鏽紅色或棕栗色領圈,沿頸側延伸至同色的下胸,領圈後的上下體羽概為橄欖褐色。
噪鶥屬是畫眉亞科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分佈最廣的鳥類,世界有46種,而中國就有38種,黑額山噪鶥、大噪鶥、斑背噪鶥、灰腹噪鶥等均為中國特產種。中國因此中國享有“鶥類之鄉”的美稱。
文須雀
文須雀嘴黃色、較直而尖,腳黑色。上體棕黃色,翅黑色具白色翅斑,外側尾羽白色。雄鳥頭灰色,眼先和眼周黑色並向下與黑色髭紋連在一起,形成一粗著的黑斑,在淡色的頭部極為醒目。下體白色,腹皮黃白色,雄鳥尾下覆羽黑色。
震旦鴉雀
震旦鴉雀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種,被譽為“鳥中熊貓”,為全球性近危物種。“震旦”是中國的古稱,以此給一種小鳥命名,說明該物種的古老、神秘。
畫眉
畫眉鳥雌雄羽色相似。額棕色,頭頂至背棕褐色,自額至上背具寬闊的黑褐色縱紋,縱紋前段色深後部色淡。眼圈白色,上緣白色向後延伸成一窄線直至頸側,狀如眉紋,故有畫眉之稱
畫眉是中國特產鳥類,主要分佈於中國,它不僅是重要的農林益鳥,而且鳴聲悠揚婉轉,悅耳動聽,又能仿效其他鳥類鳴叫,被譽為’鶥類之王’馳名中外。
伯勞類:為中小型雀類,嘴大而強,先端具利鉤和缺刻,嘴鬚髮達。翅短圓。尾長。頭較大,大多數種類均具有寬闊的黑色過眼紋。伯勞生性兇猛,素有“小猛禽”之稱,通常以昆蟲為食,但也可以捕獲青蛙、老鼠甚至其他小型鳥類。
主要區分有:虎紋伯勞、棕背伯勞、灰伯勞、紅尾伯勞、牛頭伯勞,在我國內蒙古、西北及東北北部等地區還常遇到一種在當地築巢繁殖的灰色大型的伯勞,體色雖與灰伯勞相似,但體型更大一些,尤其是具有顯著長的尾羽,這種伯勞叫做楔尾伯勞或長尾灰伯勞。
紅尾伯勞
紅尾伯勞特點是額和頭頂前部淡灰色,背面大部呈灰褐色,腹面棕白而無雜斑。頭側具穿過眼部的黑色寬頻紋,尾羽呈棕紅色。
虎紋伯勞
虎紋伯勞頭頂至上背青灰色;自前額基部、眼先向後,經頭側過眼達於耳區,有寬闊的黑色過眼紋;肩、背至尾上覆羽以及內側翅覆羽為慄褐色,各羽具數條黑色鱗狀斑,使整體顯現密集的黑色橫斑;
棕背伯勞
棕背伯勞是伯勞中體形較大的種類。體長達240毫米左右。主要特徵是頭頂到上背部為灰色,向後漸沾棕色;上體其餘部分為紅棕色;兩翅和尾均黑色,下體大部為白色。為我國南方常見的一種伯勞。
灰伯勞
灰伯勞是我國北方常見的一種大型伯勞,體型大小與棕背伯勞近似,通體以灰褐色為主,翅及尾黑色,尾的外側羽毛鮮白色,很容易識別。
楔尾伯勞
在我國內蒙古、西北及東北北部等地區還常遇到一種在當地築巢繁殖的灰色大型的伯勞,體色雖與灰伯勞相似,但體型更大一些,尤其是具有顯著長的尾羽,這種伯勞叫做楔尾伯勞或長尾灰伯勞。
牛頭伯勞
牛頭伯勞又稱“紅頭伯勞”,喙強健具鉤和齒,頭頂及枕部慄紅;背羽灰褐色;尾羽褐色;黑色貫眼紋明顯,尾羽褐色;下體羽棕白,兩脅深棕色。
椋鳥類:常見的種類有灰椋鳥、粉紅椋鳥、紫翅椋鳥、黑領椋鳥、絲光椋鳥及雲南可見的斑椋鳥,南方多些的灰背椋鳥,北方更多一些的北椋鳥等。該屬鳥類嘴微下曲,翼長而尖,腿和腳粗壯。主要為黑色,有金屬光澤。
灰椋鳥
粉紅椋鳥
紫翅椋鳥
絲光椋鳥
絲光椋鳥
那一年在婺源,碰到上千只絲光椋鳥在頭頂盤旋,場面壯觀異常,後來多次帶著裝備去守候,卻再也沒能碰上,這估計也是拍鳥人才有的心酸啦!哈哈!
黑領椋鳥
黑領椋鳥整個頭和下體白色,上胸黑色並向兩側延伸至後頸,形成寬闊的黑色領環,極為醒目。腰白色,其餘上體、兩翅和尾黑色,尾具白色端斑。眼周裸皮黃色,嘴黑色,腳黃色。特徵極為醒目,野外不難識別。
斑椋鳥
灰背椋鳥
北椋鳥
卷尾類:俗稱黎雞、黑連,是常見的夏候鳥。它們的最主要的特點是嘴形強健,先端具鉤;翅形尖,尾長而呈叉形,一些種類外側尾羽向上捲曲,故有卷尾之名。常見的種類有黑卷尾,灰卷尾,發冠卷尾。
黑卷尾
黑卷尾俗稱黑黎雞,全身黑色,背和胸部有反光的金屬藍色,尾長而呈叉形,外形尾羽的先端微向上卷;嘴、趾和腳均為黑色,很易識別。
灰卷尾
灰卷尾俗稱灰龍眼燕,全身為暗灰色,鼻羽和前額黑色,眼先及頭之兩側為純白色,故又有白頰卷尾之稱。
發冠卷尾
發冠卷尾俗稱卷尾燕,酷似黑卷尾,但體型較粗大,外側尾羽顯著向上彎曲,額頭上有十餘條髮狀羽,沿後背下垂。
八色鶇:八色鶇科的鳥類嘴形較粗,最外側初級飛羽長度達其內側的4/5,是鳥類中色彩豐富的種類之一,俗名八色。代表物種藍翅八色鶇以身體具有紅、綠、藍、白、黑、黃、褐、慄等鮮豔奪目,豐富豔麗的色彩而得名,是很有觀賞價值的鳥類。據說中國有八種:雙辮八色鶇、藍枕八色鶇、藍背八色鶇、慄頭八色鶇、藍八色鶇、綠胸八色鶇、藍翅八色鶇、仙八色鶇
雙辮八色鶇
雙辮八色鶇頭後側伸出兩簇長羽,狀如羊角,屬於罕見留鳥,見於中國西雙版納、雲南南部海拔800米以上的常綠林和多蔭次生林。
藍枕八色鶇
藍枕八色鶇除頭頂及頸背亮藍色,其餘頭部和頸側均為茶黃色,其中前額基部較淺淡,耳羽和頸側較濃,眼後有一黑紋伸達頸側。背、肩草綠色微具茶黃色及褐色細紋。腰和尾上覆羽藍綠色,翅上小覆羽草綠色,中覆羽、大覆羽和內側飛羽橄欖綠色綴有茶黃色斑。
藍背八色鶇
藍背八色鶇是一種橄欖色及茶色八色鶇。臉近白,額及頭頂橄欖棕色,頸背及腰淡藍色,眉紋黃褐。雌鳥似雄鳥,但橄欖色較暗淡,頭頂及頸背多偏綠色。
慄頭八色鶇
慄頭八色鶇體型圓胖,尾短,腿長,常在森林底層或低植被中找食無脊椎動物。叫聲簡單哀婉。頭部慄褐色;前額、兩頰、頸側、喉至上胸渲染粉紅色;上體、尾表暗綠,腰沾藍色,上背慄褐色。下體茶黃,肛周呈棕白色。上嘴黑色,下嘴黃褐色
藍八色鶇
藍八色鶇頭部較為豔麗,前額的嘴基至後枕部的中央冠紋為黑色,額部較狹,頭頂部寬闊,冠紋兩側為赭灰色,渲染金黃色,色調由前向後逐漸變濃,頭頂後部至頸部全為金紅色;眼先、眼圈下部和耳區的上部均為黑色,形成寬闊的眼後黑紋伸達頸側。頦部、喉為白色,喉側黑色羽緣粗著,形成顯著的黑色髭紋,並雜有細小的白色點斑,下喉部純白。上體全部為亮藍色,只有兩翅的翼尖為黑褐色,與其他八色鶇的區別較為明顯。
綠胸八色鶇
綠胸八色鶇體型圓胖,尾短,腿長。頭黑,上體綠色,兩翼深色而具白色斑紋,頭頂至後枕深褐,胸及腹部蘋果綠,臀亮紅。
藍翅八色鶇
藍翅八色鶇體型圓胖,尾短,腿長,以身體具有紅、綠、藍、白、黑、黃、褐、慄等鮮豔奪目,豐富豔麗的色彩而得名,是很有觀賞價值的鳥類。
仙八色鶇
仙八色鶇雄鳥前額至枕部深栗色,有黑色中央冠紋,眉紋淡黃,自額基有黑過眼並在後頸左右匯合;背、肩及內側飛羽輝綠色;翼小覆羽、腰、尾上羽輝藍色尾羽黑色;飛羽黑色具白翼斑;頦黑褐、喉白,下體淡黃褐色,腹中及尾下覆羽硃紅。嘴黑,腳黃褐色。雌鳥羽色似雄但較淺淡。
仙八色鶇十分珍貴,全球不到一萬隻!儘管中國長三角地區都應該是它的繁殖地,但之前只是在南京有記錄。已被確定為全球性易危鳥類。中國約有100-1000個繁殖對,以及50-1000只遷徙個體。2021年2月5日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二級。
黃鸝:黃鸝屬鳥類羽色鮮黃,有31種。為中型雀類。嘴與頭等長,較為粗壯,嘴峰略呈弧形、稍向下曲,嘴緣平滑,上嘴尖端微具缺刻;嘴須細短;鼻孔裸出,上蓋以薄膜。
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
黑枕黃鸝
黑枕黃鸝俗名也叫黃瓜老,在我國分佈較為廣泛,常棲息於落葉闊葉喬木,很少在針葉樹上棲息。黑枕黃鸝的繁殖期是在5月到7月,這時的雄鳥終日發出韻律多變、美妙清脆的求偶鳴叫聲,悅耳且動聽。
金黃鸝
金黃鸝羽毛鮮豔,主要由黃色和黑色組合,雌鳥與幼鳥具有條紋。主要有黃色和黑色的鸝類:頭全為黃色;雄鳥眼周、翼及尾基部黑色,其餘為鮮亮黃色;雄鳥暗淡而多綠色。
細嘴黃鸝
細嘴黃鸝細長的嘴成為該品種的重要特徵之一,嘴的長度大約是嘴的厚度的3倍,此外細嘴黃鸝一開始飛起羽的時候羽緣的顏色多為淺色。整體色彩非常鮮豔,幾種顏色的對比度更是鮮明,嘴巴是橙紅色的,腳爪是灰色的,雌鳥與雄鳥相似,但是黃色羽翼更多,下體也有一些深色的縱紋。
鷦鷯:是一類小型鳴禽,身長在10-17釐米之間。頭部淺棕色,有黃色眉紋;上體連尾帶慄棕色,佈滿黑色細斑;兩翼覆羽尖端為白色。整體棕紅褐色,胸腹部顏色略淺,翅膀有深色波形斑紋,嘴長直而較細弱,先端稍曲,無嘴須,即有也很少而細。代表物種冬鷦鷯以及山鷦鷯、鱗胸葦鷦鷯、赭鷦鷯、棕眉鷦鷯
冬鷦鷯
冬鷦鷯通體褐或棕褐色,具眾多的黑褐色細橫斑。飛羽黑褐色,外側的5枚初級飛羽外翈具10-11條棕黃白色橫斑,極為明顯。
山鷦鷯
山鷦鷯嘴長直而較細弱,先端稍曲,無嘴須。鼻孔裸露被有鼻膜。翅短而圓,初級飛羽10枚。尾短小而柔軟,尾羽12枚。
鱗胸葦鷦鷯
鱗胸葦鷦鷯頭頂、上體和翅膀棕褐色,有較寬的白眼眉,黑眼紋。自臉頰以下整個下體、胸部和腹部均為灰白色,上面佈滿了細碎的鱗狀黑斑紋。
赭鷦鷯
赭鷦鷯上體、頸部和背部是有光澤的中等棕色。前端稍微橙紅色的尾巴更為細緻入微。肩膀和翼覆羽具有相同的顏色。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是黑褐色,有橙褐色的外螺紋,造成了十幾個在翼角處的小斑紋的外觀。大覆羽有黑色網狀的深褐色斑紋。褐色尾羽。眼先褐色。眼眉灰白色直達橙褐色肩膀。
棕眉鷦鷯
棕眉鷦鷯在南方鷦鷯中很突出。成鳥的頭頂和背部是亮棕色,在臀部形成非常明確的深褐色的斑紋。
百靈:是以動聽的鳴叫而著稱的鳥類,體型大小似麻雀,頭上常有或明顯或不明顯的羽冠,羽毛顏色暗淡,善於飛行,求偶炫耀飛行時能“懸停”在空中。在我國,百靈鳥被列入二級保護動物。常見的百靈鳥種類主要有:沙百靈、小沙百靈、角百靈、鳳頭百靈、細嘴短趾百靈、長嘴百靈、二斑百靈、蒙古百靈、黑百靈、歌百靈等。
沙百靈一般指雲雀
沙百靈一般指雲雀,別名:大鷚、天鷚、百靈、告天鳥、阿蘭,背部花褐色和淺黃色,胸腹部白色至深棕色。外尾羽白色,尾巴棕色。後腦勺具羽冠,繁殖期雄鳥鳴囀洪亮動聽,是鳴禽中少數能在飛行中歌唱的鳥類之一。
小沙百靈
小沙百靈一般指小短趾百靈,是一種典型的乾燥草原鳥,上體灰棕色有暗斑紋。下體白色,胸部有散佈較開縱紋。它有一蒼白眉斑,嘴較粗短。站勢甚直。鼻孔上有懸羽掩蓋。
角百靈
角百靈雄鳥前額白色或淡黃色,頭頂前部緊靠前額白色之後有一寬的黑色橫帶,其兩端各有2-3枚黑色長羽形成的羽簇伸向頭後,狀如兩隻角。
鳳頭百靈
鳳頭百靈具羽冠,冠羽長而窄。與雲雀區別在側影顯大而羽冠尖,嘴較長且彎,耳羽較少棕色且無白色的後翼緣。
細嘴短趾百靈
細嘴短趾百靈別名小云雀、細嘴沙百靈,大小和羽色與大短趾百靈相似,就是嘴較短
二斑百靈
長嘴百靈
蒙古百靈
黑百靈
歌百靈
百靈鳥既是“歌手”,又是“舞蹈家”。它的歌不光是單個的音節,而是把許多音節,串連成章。它在歌唱時,又常常張開翅膀,跳起各種舞姿,彷彿蝴蝶在翩翩飛舞。百靈鳥不但以其美妙的歌喉,優美的舞姿,令人歎服的飛翔技巧美化了環境,也給人類生活增添了無窮的樂趣,更以其自身的存在維持著生態系統的平衡。
鴉類:鴉科有23屬133種。中國有13屬29種,是雀形目中體型最大的鳥類,包括烏鴉、藍鴉、寒鴉、喜鵲、紅嘴鴉等,該科的鳥類有些具有非凡的智力,並且是迄今為止研究的最聰明的鳥類之一。
鴉類綠鵲屬,尾長,嘴紅色,翼栗色,眼紋黑色,綠色的楔形尾尾端黑白相間;與短尾綠鵲的區別在尾較長,頭頂多黃色,三級飛羽羽端黑色。共有4個物種:藍綠鵲、黃胸綠鵲和短尾綠鵲、婆羅洲綠鵲。前2種中國均有分佈。
黃胸綠鵲
藍綠鵲
藍綠鵲
鴉類鴉屬是鴉類中最大最多的一種,中國有7種,大多為留鳥,以禿鼻烏鴉、達烏里寒鴉、大嘴烏鴉、白頸鴉、寒鴉較為常見。
禿鼻烏鴉
禿鼻烏鴉是體形最大的幾個物種之一,成年的禿鼻烏鴉體長可達53釐米左右,這一長度甚至大過了許多猛禽。
達烏里寒鴉 -- 東方寒鴉
達烏里寒鴉,又叫東方寒鴉,全身羽毛主要為黑色,僅後頸有一寬闊的白色頸圈向兩側延伸至胸和腹部,在黑色體羽襯托下極為醒目。
白頸鴉
白頸鴉除頸背和胸有一白圈外,其餘體羽全黑。白頸鴉白色頸環僅延伸至胸部,腹部仍為黑色,而且體型明顯為大,這是它與東方寒鴉最顯著的區分。
大嘴烏鴉
大嘴烏鴉又叫巨嘴鴉,俗稱老鴉、老鴰。是雀形目鳥類中體型最大的幾個物種之一,成年的大嘴烏鴉體長可達50釐米左右。大嘴烏鴉雌雄同形同色,通身漆黑,除頭頂、後頸和頸側之外的其它部分羽毛,帶有一些顯藍色、紫色和綠色的金屬光澤。
寒鴉
寒鴉屬於小型鴉類,嘴較細短。雌雄羽色相似。前額至頭頂黑色而富有光澤,枕至後頸灰白色,後枕兩側、頸側淡灰白色近白色,在後頸形成一個半環形項圈。
家鴉
當然,你在家邊、村寨附近常見到的,應該還有一種伴隨人類居住環境而棲的家鴉,與寒鴉很類似,但是,通體黑色具紫藍色金屬光澤枕至後頸、頸側、胸暗石板灰色,形成淺色的項圈,在藍黑色體羽上甚為醒目。
鴉類灰喜鵲屬,灰喜鵲別稱藍膀喜鵲、藍鵲、馬尾鵲、山連子、山雀、山喜鵲、羊烏鵲。灰喜鵲有漂亮的長尾巴,頭和後頸亮黑色,背上灰色;翅膀和長長的尾巴呈天藍色,下體灰白色。
灰喜鵲
灰喜鵲又叫山喜鵲,外形酷似喜鵲,但稍小。體長33-40釐米。嘴、腳黑色,額至後頸黑色,背灰色,兩翅和尾灰藍色,初級飛羽外翈端部白色。尾長、呈凸狀具白色端斑,下體灰白色。外側尾羽較短不及中央尾羽之半。
鴉類的松鴉屬,松鴉是一種森林鳥類,常年棲息在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闊葉林等森林中,有時也到林緣疏林和天然次生林內,很少見於平原耕地。其中代表物種松鴉又名“橿鳥”、黑頭松鴉、琉球松鴉。
松鴉
松鴉在中國亞種分化多,羽色變化較大,北京、雲南、甘肅之間的差異都很大,雲南亞種額白色,頭頂黑色,普通亞種和西藏亞種頭頂無黑色縱紋,次級飛羽基部無白色。甘肅亞種和北京亞種頭頂黑色縱紋均較細,次級飛羽基部白斑亦較小。
黑頭松鴉
琉球松鴉
琉球松鴉體長大約38釐米。它的羽毛由深紫紅色和藍色組成,前額具有天鵝絨般的黑色,背部和下體是豐富的板栗色。主要分佈在琉球群島。
鴉類的地鴉屬,是鴉科下的一屬。全世界只有4種地鴉,新疆是地鴉屬的發源地,全世界4種地鴉中有2種分佈於中國,分別是:白尾地鴉和黑尾地鴉
白尾地鴉
白尾地鴉大概是地球上最不為人所知的物種之一,它的棲息地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當地百姓稱為其“沙鵲”。白尾地鴉在外形上最大的特徵是長有鼻孔須,這是白尾地鴉對沙漠環境的適應性表現,可以阻擋風沙吹入鼻孔。此外,白尾地鴉的翅膀短而圓,飛行能力較弱,一次飛行的最長距離也不過500米左右,但極善於奔跑,當地的維族百姓又稱其為“克里遙丐”,維語意思是“奔跑如飛”。
黑尾地鴉
黑尾地鴉是一種適應於乾旱、荒漠植被環境。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很少成群,多在灌叢中覓食。不遠飛,飛得也不高,喜歡刨土。發達的鼻羽把鼻孔遮掩得很嚴實。
鴉科的山鴉屬由兩種種類的山鴉組成:紅嘴山鴉和黃嘴山鴉,山鴉明顯特徵為漆黑的羽毛和顏色鮮豔的腿,鳥爪和鳥嘴。
紅嘴山鴉
黃嘴山鴉
紅嘴山鴉嘴、腳紅色,通體黑色具藍色金屬光澤,全身羽毛純黑色具藍色金屬光澤。兩翅和尾純黑色具藍綠色金屬光澤。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和腳硃紅色。黃嘴山鴉嘴為黃色而不為紅色。
鴉科藍鵲屬全球共5種,中國有4種分佈,分別是臺灣藍鵲、黃嘴藍鵲、紅嘴藍鵲和白翅藍鵲。
紅嘴藍鵲
黃嘴藍鵲
白翅藍鵲
臺灣藍鵲
鴉科鵲屬就是我們常說的喜鵲,主要有沙特喜鵲、黑嘴喜鵲、北非喜鵲以及東方喜鵲。其中東方喜鵲是韓國的國鳥。
北非喜鵲
東方喜鵲
黑嘴喜鵲
沙特喜鵲
鴉科噪鴉屬有三種:黑頭噪鴉、灰噪鴉及北噪鴉,其中,黑頭噪鴉是中國特有物種。灰噪鴉是加拿大國鳥。
北噪鴉
黑頭噪鴉
灰噪鴉
鴉科叢鴉屬的西叢鴉,是雀形目中一種體型較大的,有明亮的藍色、白色和灰色組成的羽毛圖案,有一個藍色的頭,翅膀和尾巴灰藍色,背部棕褐色,腹部灰白色。
西叢鴉
科學家研究西叢鴉發現一種有趣的現象,這種鳥一旦發現其它鳥將食物藏在某個地方,它們就會去偷,不僅如此,由於具備了偷竊食物的經驗,叢鴉還學會了防盜,當它們自己要儲存食物時會小心地掩蓋,以防被其它動物偷走。
繡眼:俗稱相思、白眼圈,因其眼圈被一些明顯的白色絨狀短羽所環繞,形成鮮明的白眼圈得繡眼之名。主要有:紅脅繡眼鳥、暗綠繡眼鳥、灰腹繡眼鳥、黃腹繡眼鳥
暗綠繡眼鳥雌雄鳥羽色相似。從額基至尾上覆羽概為草綠或暗黃綠色,前額沾有較多黃色且更為鮮亮,眼周有一圈白色絨狀短羽,眼先和眼圈下方有一細的黑色紋,耳羽、臉頰黃綠色。
紅脅繡眼
紅脅繡眼鳥與暗綠繡眼鳥及灰腹繡眼鳥的區別在上體灰色較多,兩脅栗色(有時不顯露),下顎色較淡,黃色的喉斑較小,頭頂無黃色。虹膜紅褐;嘴橄欖色;腳灰色。眼周具明顯的白圈;體形大小和上體羽色均與暗綠繡眼鳥相似,但兩脅呈顯著的慄紅色,與其他繡眼鳥極易區別。
灰腹繡眼
灰腹繡眼鳥上體黃綠色,眼周具一白色眼圈,眼先和眼下方黑色。頦、喉和上胸鮮黃色,下胸和兩脅灰色,腹灰白色,中央具不甚明顯的黃色縱紋,尾下覆羽鮮黃色。
黃腹繡眼
黃腹繡眼鳥,主要分佈於太平洋諸島嶼,中國估計就臺灣省多見一些。
太平:該屬鳥類體長166~205毫米;嘴較短;頭頂有一簇柔軟冠羽;兩翅尖長,太平鳥羽色柔潔,特別是翅上的小蠟狀斑更是十分美麗。在中國有2種,即太平鳥(十二黃)和小太平鳥(十二紅)。
太平鳥
太平鳥是中國傳統籠養鳥種,俗稱連雀、十二黃
小太平鳥
小太平鳥尾端緋紅色顯著,與太平鳥的區別在黑色的過眼紋繞過冠羽延伸至頭後,臀緋紅。俗稱十二紅、緋連雀、朱連雀
鵐(wú)科:喙大多為圓錐形,與雀科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種類眾多,共有73屬,316種,887亞種。
藏鵐
藏鵐是中國特有鳥類。與雀科的鳥類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體羽似麻雀,此鵐以具有特殊的鮮紅栗色背部,及上胸的黑帶與下胸的純灰色等形態特徵,與其它各種鵐顯著區別。。是我國青藏高原東部特有的珍稀鳥類。
朱鵐
朱鵐頭頂及上體幾純沙褐色;眉紋、眼先、頰以及頦、喉、胸呈淡玫瑰紅色;腹部淺淡以至汙白;第一枚飛羽很發達;尾羽長,外側尾羽粉色。嘴細尖,上下緣間有間隙,上嘴緣近基部處膨脹。尾長,呈凹形,和長尾山雀相似。體羽較紅。
藍鵐雄鳥
藍鵐中國特有品種。藍鵐雄性成鳥,通體石板灰藍;脅羽、下腹和尾下覆羽純白;飛羽黑色,有藍灰色羽緣,內側飛羽內翈基段有白斑;尾羽黑色,羽緣灰藍色,最外側一對尾羽從內翈先端向下延伸,越過羽軸直達外翈基部有一長形弧狀白斑;腋羽白色。
藍鵐雌鳥
藍鵐雌性成鳥,頭、頸及上胸棕黃色;上背棕褐,具暗褐色羽幹紋;下背、腰、尾上覆羽均石板灰色,羽緣棕褐;飛羽褐色,翼上覆羽和飛羽均有棕褐色羽緣;尾羽灰褐色,羽緣色淺,最外側尾羽有細長的白斑;胸和兩脅棕褐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腋羽白;翼下覆羽褐色。
黃胸鵐又名禾花雀
黃胸鵐又名禾花雀,這種體型嬌小的鳥類還被中國食客稱為“天上人參”。在黃胸鵐的數量嚴重減少後,中國於1997年禁止獵捕黃胸鵐。
烏鶇
八哥
鷯哥
話說,烏鶇與烏鴉、八哥、鷯哥的差別你知道嗎?它們都是一身黑,烏鴉最大,全身都是黑的,烏鶇嘴卻是黃的,當然八哥嘴更黃,腳也是黃的,不像烏鶇是黑色,而且,八哥有帥氣髮型,鷯哥就更不一樣了,它繫著黃圍脖呢。
綬帶鳥應該是大家最愛拍的鳥類了,有白色的,棕色的,其實不太好分辨,我們通常把白色當成雄鳥,棕色當成雌鳥,其實,綬帶品種很多,不同品種中,雄的本身就有棕色白色,比如:東方綬帶、中國綬帶、紫綬帶、棕紅壽帶等
紫壽帶
紫壽帶鳥外觀像壽帶鳥,但形體較小。成年雄鳥胸部的羽毛呈黑灰色,有紫藍色的光澤,具冠羽。下身則是白色。翼、背部及臀部呈黑栗色。尾巴中央有極長的黑色尾羽,雄雛鳥的此尾羽則較短。雄鳥與壽帶的區別在翼及尾黑色,背近紫色。它們不像壽帶鳥,並沒有白色的變種。
棕紅壽帶
棕紅壽帶鳥雄鳥體羽棕紅色,非常鮮亮。虹膜黑色具藍色眼圈,鳥喙和腳爪均藍色。
東方綬帶
東方綬帶白色型與褐色型,這個東方其實說的是馬來種,而不是指的中國。說實話,我不太能分得出來具體的差別。
中國綬帶雄
中國綬帶雌
中國綬帶
中國綬帶有白色型與栗色型,別名:壽帶鳥普通亞種、長尾鶲、練鵲、綬帶鳥、赭練鵲、一枝花
相思鳥別名紅嘴玉、紅嘴綠觀音、戀鳥,在西方叫“乃丁格”(情鳥)。相思鳥屬有銀耳相思鳥和紅嘴相思鳥2種,中國均有分佈.
銀耳相思鳥
銀耳相思鳥(七彩相思鳥)
銀耳相思鳥頭頂黑色;耳羽銀灰色;翅有明顯的硃紅色翼斑;尾上和尾下覆羽與翼斑同色;上體以橄欖黃和橄欖綠色為主。
紅嘴相思鳥
紅嘴相思鳥上體從頭以至尾上覆羽均為暗灰綠色,頭頂綠色較濃;兩翅具硃紅色翼斑;頦至喉黃色;胸部橙黃;腹部淡白;尾下覆羽淺黃色。
巖鷚體形均較小,如一般麻雀大小。嘴細尖,嘴基較寬,而在嘴長的中間部位有一明顯的緊縮,這是該科鳥類特異之處;鼻孔大而斜向,並有皮膜蓋著;嘴須少而柔軟;前額羽稍鬆散,並不彼此緊貼覆蓋;尾為方尾或稍凹;跗蹠前緣具盾狀鱗。常見林巖鷚、褐巖鷚、棕胸巖鷚、慄背巖鷚。
巖鷚為高山鳥,棲息於2200米到3100米左右的高山針葉林帶及多巖地帶或灌木叢中,冬天下降至溪谷中棲息。
一直以為,戴菊只是一種鳥,查過後才知道,戴菊居然是一個屬,有各種亞種的戴菊,其中就包括了戴黃菊花的戴菊、戴紅菊花的火冠戴菊,戴橙色菊花的臺灣戴菊......
戴菊
臺灣戴菊
戴菊
戴菊上體橄欖綠色。頭頂中央檸檬黃色或橙黃色羽冠,也有頭頂金黃色或橙色的紅冠戴菊,兩側有明顯的黑色側冠紋,眼周灰白色。腰和尾上覆羽黃綠色,兩翅和尾黑褐色,尾外翈羽緣橄欖黃綠色,初級和次級飛羽羽緣淡黃綠色,三級飛羽尖端白色,翅上具兩道淡黃白色翅斑。下體白色,羽端沾黃色,兩肋沾橄欖灰色。
維達鳥是梅花雀科的鳥類,幼鳥由寄主餵養長大。因常發現於貝南的維達鎮,故得名。維達鳥雖為小鳥,但長尾所佔鳥體的比例絕對是鳥中之最,這種鳥其貌不揚,尾羽卻難得一見,雄鳥主要呈黑色,4根中尾羽極長,以尾羽冠壓雀類之首。
北維達鳥
寬尾維達鳥
樂園維達鳥
我查了不少資料,對樂園維達與寬尾維達沒有太明確的區分,我拍過三次維達鳥,實話說,沒能準確辨認出,到底屬於哪一種。
鳳頭雀鶯
鳳頭雀鶯體型纖細,是中國體型最小的鳥類之一。
花彩雀鶯
花彩雀鶯是一種體型小有毛茸茸偏紫色雀鶯。頂冠棕色,眉紋白。與鳳頭雀鶯的區別為眉紋白,無羽冠,頂冠棕色,外側尾羽有白邊。
鳴禽全部介紹完畢!—— 其他分類介紹,敬請移步下方連結直達!
認識鳥類,保護鳥類,讓我們的世界更美麗。
本系列文章的圖片部分來源於作者多年拍攝所得,部分來源於頭條免費圖片庫的推薦或百度百科,作為學習、研究和欣賞使用,再無其它渠道獲取,更沒有取自任何一篇版權文章或圖集,所以,如果有任何版權方面的訴求請及時提出。
本系列文章從醞釀到完成,歷時一年有餘,不敢說最齊最全面,但是比較網路紛繁複雜的資訊來說,至少做到了規劃與統一。一年的寫作過程,資料查閱過程,也是自己一次完整的學習過程,雖然對文中的每一個詞,每一種鳥都反覆做了核對與檢證,但是,畢竟僅是一個攝鳥的愛好者,沒有這方面的基礎,錯誤與遺漏在所難免,諸君如有發現,一望海涵,二望不吝賜教,弟比躬身受教,朝聞夕糾。
寫此文,僅為自己方便收藏學習,留待後續的拍攝過程,可以隨時拿出來比對、確認。
創作不易,您能看到這句話,我已經非常感謝,如蒙不棄,協助點贊、收藏、轉發,以便更多同好都能看到,那必令我銘感不忘、銜環以報了!
連結:
東江攬勝:收集常見鳥類圖譜之涉禽篇,攝鳥人自留地,建議收藏
東江攬勝:收集常見鳥類圖譜之攀禽篇,攝鳥人自留地,建議收藏
東江攬勝:收集常見鳥類圖譜之猛禽篇,攝鳥人自留地,建議收藏
東江攬勝:收集常見鳥類圖譜之陸禽篇,攝鳥人自留地,建議收藏
東江攬勝:收集常見鳥類圖譜之鳴禽篇,攝鳥人自留地,建議收藏!
東江攬勝:收集常見鳥類圖譜之遊禽篇,攝鳥人自留地,建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