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讚賞!
作者:毅文團隊阿喀琉斯,歡迎轉發
1996年11月5日,中國第一屆珠海航展開幕,除了當時的明星產品俄製蘇—27首次亮相以外,另一款作為沈飛的拳頭產品殲-8IIM也以藍白塗裝的形式在珠海航展亮相。殲-8IIM當時正作為一款外貿機準備出售海外市場。
讓時間回到80年代,當時爆發的兩伊戰爭為中國軍火的外銷打開了黃金時代。同時期中國的殲-7戰機也銷售了將近百架之多,巨大的收益和銷售成功了讓國產廠商充滿了信心。
到了90年代,為了開啟新的市場,沈飛公司開始打出了“共同投資、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新模式,最大可能的整合其他科研單位的技術能力,對當時的殲-8II進行技術升級,開啟新的外銷渠道。再創國產戰機的外銷輝煌。
新型的殲-8IIM在當時儘量使用了當時中國可得到的新技術。如新型的兩臺渦輪13B發動機,為這款二代機提供了強大動力。
【殲-8IIM的俄製甲蟲”ZHUK-8Ⅱ雷達】
在航電系統上,沈飛不惜重金換裝了蘇聯先進的甲蟲火控雷達,這款能達搜尋距離達80千米,跟蹤距離達50千米,可同時跟蹤10個目標,攻擊其中的兩個目標,且包含多種工作模式。
武器則使用了俄製R-27半主動雷達制導導彈。還可以發射空對艦導彈,鐳射制導導彈和多種精準制導彈藥,讓殲-8首次獲得具備中距攔射能力。
然而讓沈飛集團付出了無數心血的殲-8IIM相比較於他的前輩殲-7戰鬥機賣出500架輝煌戰績。它的外貿成績卻是“0”。可以說投入無數心血殲-8的慘烈的失敗,讓沈飛集團措不及防。當時怎麼也沒想明白,明明殲-7賣得那麼好,終於為國產機打下了的口碑為何沒讓殲-8也一起走出國門呢?
【海灣戰爭】
其實原因很簡單,當時的市場變了,而沈飛雖然投入了不少心血,但戰機的市場定位也並沒有找對。
中國戰機當時的市場定位是以優質價效比較高的飛機出售經濟狀況一般的中小國家。殲-8IIM雖然進行了效能升級。換裝了新型發動機和俄製雷達,但1,000萬美元的售價卻並沒有吸引太多的客戶。
原來的老買家伊拉克雖然對該機感興趣,但隨即而來的海灣戰爭迅速讓伊拉克政府崩盤,購買也就無從談起了。
【伊朗空軍裝備的殲-7N】
而另一個買家伊朗,和伊拉克一樣,早在殲-8IIM研發初期時就已經感興趣了,但很不幸還是海灣戰爭中俄製武器的低劣表現,讓其對殲-8IIM這種對標米格21的俄系機型失去了購買興趣。加上1,000萬美元的售價,完全可以買到二手的米格-29,誰還會買一個連實戰都沒參加過的不成熟的機型呢?
最後連巴基斯坦最後也拒絕了,原因很簡單,除了價效比低以外。對於巴基斯坦空軍來說他們長期使用美式裝備。而殲-8IIM使用的是全套的俄國航電和武器,需要建立另一套維護保養系統,代價太大,完全承擔不起。
【F-16的價效比極高,我國戰機基本沒有與其競爭的能力】
除價格因素以外,飛機本身的效能也有嚴重的問題,由於我國的技術儲備不足,在航電和武器上只能選購俄國的甲殼蟲雷達和R27中距離空空導彈,對裝備的除錯和測試也極大地拖延了飛機的研發時間,集中裝機後的系統綜合和試驗工程,也消耗了更多的時間。這些種種因素直到2000年後殲-8IIM還沒有完全形成戰鬥力,在當時的戰機市場上早就被美國的F-16和蘇俄的米格-29佔領,這些戰機都有不俗的實戰成績。殲-8IIM基本沒有競爭能力。
【殲-8IIM再怎麼改裝也依然是二代機技術】
並且殲-8IIM在測試中還出現了嚴重故障,在測試中飛行員發現存在尾翼震顫,和操作性較各種問題。甚至在1993年的一場測試中發動機居然還出現過停止運轉的事故。種種原因都說明這款戰鬥機並不成熟,還需要大量的時間改進。但航空技術日新月異。即使多花費幾年時間改進出來,技術也早已落後於新式的美製和俄製戰機。
說得直白點,從一開始殲-8IIM就註定失敗。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殲-7的銷售成功,讓技術人員誤以為只要升級系統稍微提高價格一樣可以賣得出去。但實際上我國的航空技術並不成熟,當時連航電技術和外掛武器都需要從俄羅斯購買。東拼西湊的技術搞出來的東西自然不會在國際市場上有和美國的蘇俄飛機競爭的可能。總而言之,在不充分調查市場情況下,就貿然搞外貿型飛機,沈飛的步子跨得太大了。
不過雖然殲-8IIM的外貿成績一塌糊塗,殲-8IIM的原型機集中在完善系統和配合國內技術開發的專案上。並讓我國的航空工業部門需要的航電整合武器標準化和通用化的操作經驗。後續多個型號的國產飛機的開發都受到了幫助,也算是為我國未來的戰機研發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大家有什麼有趣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本文為毅叔說世界系列,感興趣的朋友,請用微信搜尋公眾號:局勢帝,收看全部毅叔說世界系列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