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章妹說
越是厲害的人,越懂得自我進化。
越是智慧的人,越能返璞歸真。
怎麼講?以下,Enjoy:
作者:王志綱,智綱智庫創始人、中國著名戰略諮詢專家
來 源:華章管理(ID:hzbook_gl)
中國人夸人聰明,往往會說這個人“七竅玲瓏”,諷刺一個人愚笨、不堪教化時,則會說“一竅不通”。
竅—在中國文化裡,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存在,指的是一個人內部主觀世界和外部客觀世界之間的橋樑,橋樑越寬,人自然就越開闊。
智綱智庫關於個人的職業發展,有一套名為“三竅”的方法論,即出竅、開竅、歸竅。
一個人要想充分適應當前的職場環境,“三竅”是可以對照的重要參考,而如果想在一個環境中取得長足的發展,“三竅”也是必須要經歷的。
01 出竅
所謂出竅,是指進入職場的第一步,要先從原先熟識的環境中跳脫出來,暫時忘卻之前引以為傲的東西,以一種完全開放的姿態,去迎接新環境的一切挑戰。
很多年輕人,名校畢業,工作也不錯,個個躊躇滿志,立志要在職場上幹出一番大事業。但沒到半年,差別就顯現出來了。
有的人適應得很好,一步一個腳印地穩步前行,而有的人則開始有懷才不遇式的抱怨。
究其原因,原來是有的人把學生時代的那股單純和傲氣帶到了職場上,認為眼前的工作太過簡單又十分瑣碎,自己寒窗苦讀的高學歷無用武之地,公司是大材小用了。
而那些穩步前行的人則恰恰相反,他們從一進職場開始就調整好心態,丟掉了學生時代的優越感,做好了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的心理準備。
要知道,把簡單的事做好從來都不一定是容易的事。做任何人之前,首先要做一個靠譜的人。
有了這種鋪墊,他們反而比較踏實,自然也受到上司和同事的青睞。
無論昨天多麼輝煌,當你進入現在的工作環境的那一刻起,都要從零開始,就像學武功的人進了少林寺一樣,首先必須把原來的那些拳腳功夫撇在一旁,在挑水打柴當中融入當前的平臺,用“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姿態,在實踐中學習和領悟現在的工作方式、方法和組織文化,這就是出竅的道理。
02 開竅
當你終於丟掉之前的經驗、方式甚至偏見時,出竅階段就已經完成了。在這個過程,你會逐漸發現現在工作的有趣之處,並且找到自己為之奮鬥的目標。
經過一番努力後,可能有一天你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覺得自己悟出“道”了,甚至有種“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的意境。這就是開竅了。
比起出竅,開竅更像重新適應新環境的結果。工作狀態比較穩定的朋友,無一不是說自己慢慢喜歡上了現在的工作狀態,覺得自己上了道,找著了感覺。
最大的表現,就是處理事情從原先的手忙腳亂,到現在逐漸總結出章法,做起事來得心應手。這實際上就是開竅階段的顯著表現。
大部分人,如果想衡量自己究竟在現在的崗位上稱不稱職,可以先問問自己,到底開竅了沒有。
03 歸竅
比起前兩者,歸竅更加玄妙,難以描述,也更難以體會。甚至很多人畢其一生,可能都無法達到這重境界。
如果說出竅是靈魂出了竅,那麼歸竅便是開竅後,魂魄再回到自己的軀殼中。即新的思路和方法與自己原來掌握的知識融會貫通。
這樣你會慢慢發現,常人往往視而不見的那些東西,在你手中卻變成有價值的資源,可以為你所用;原先自己自以為用不到或者早已丟掉的知識和經驗,這時可以信手拈來,皆成妙趣。
就像一個俠客,掌握了所有高深的劍法之後,就能海納百川,把一切資源為己所用,創造出奇蹟。這就是“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道理。
對年輕人來說,短時間內想輕易實現肯定是不可能的。如果認定了自身努力的方向,那麼經過三年五載的歷練,經歷一個個痛苦的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或許可以在堅持中慢慢找到這種歸竅的感覺。
到那時,所謂的升職加薪,都只是順帶的結果,最重要的是,你已經具備了最豐富的經驗和掌握了最深奧的“心法”,你到任何一個行業都能施展一番拳腳了。
《倚天屠龍記》中有一個很經典的橋段,太極宗師張三丰在向張無忌傳授太極劍法時,接連為他演練了三遍,並要求其忘記所有劍法,才算最終學成。而張無忌學了三遍,在第三遍將所有招式全部忘掉之後,才算真正學會。
這其實很像“三竅”的過程。出竅是將過往掌握的劍法招式全忘掉,開竅是在學習新劍法時模仿並逐漸領悟,而歸竅則是學招式時再全部忘掉,看似無招,其實是“無招勝有招”。
關於作者:王志綱,中國著名戰略諮詢專家,智綱智庫(王志綱工作室)創始人。中國本土戰略諮詢的開創者和領軍人物,對中國社會經濟有重大影響的民間學者與意見領袖,企業家與地方政府的智囊。
本文整理自機械工業出版社《王志綱論戰略:關鍵階段的重大抉擇》。華章管理(ID:hzbook_gl)首發,轉載請與我們聯絡取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