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張愛玲《中國人的宗教》一文,從中可以循跡看到她對人生的看法。字裡行間說的是國人的宗教,其實,是她對於人生的解讀。
那麼,由於她看的開,看的透,又看得破,所以,她把生命放在了看似孤獨的終結裡。
其實,這是她的一種孤傲,這是從骨子裡發出的,任何人都更改不了的。來時用一雙看似冷漠的眼看著俗世裡的來來往往,用一股冷峻描寫著世態炎涼;外面的冷裡其實包著一顆含有溫度的心。
知道了來去的真諦,走就是一個平常的離開罷了。孤傲是她的本性,離開又怎願意驚動道友人呢?
看張愛玲的文字,看一回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今天看到她逃出那一個窒息的父親的家,投奔母親來了。母親是喜愛她且偏向於她的,收留了她。當弟弟也投奔來的時候,母親卻由於承擔不起兩個人的養育費用,把弟弟又趕回那一個對於弟弟來說並不溫暖的父親的家時候,心裡酸楚的很,眼裡竟然也有了淚水。那當孃的是如何捨棄弟弟呢?心裡的滋味也是不可言說的吧。
新派思想和老派作風讓一個家庭破裂。所以說,夫妻之間的精神和思想是需要同步的。不然,就需要一方的無條件妥協。
二
文字裡的溫度是平常的人間煙火,和政治無緣。這樣的文字經久而彌新。它反映的都是人間的親情至愛。無論時間如何消逝,開啟它就是一種溫馨,即使悲劇也是可愛的。這樣的作家在歷史的程序中永遠讓人回味。
然而,和政治聯姻的文字在時代變遷之後,就會消失在人的記憶中,在歷史的反思中,它們只能作為一個階段的產物,而不能留芳百世。就像我們看《我的前半生》的溥儀的回憶錄裡的有些語言現在聽起來十分的不喜歡一樣。溥儀的回憶錄作為歷史需要儲存,然而那語言畢竟十分的不待見啦!
文學的繁盛與時代相關,唐詩與宋詞的繁盛是那個時代的必然產物,民國的文學和民國時代的思想自由相關,文人最後的分野與那個時代的政治相關。
唐詩宋詞雖說在今天已經不再有,民國時期的文學也不再有,在今天找不到魯迅的犀利,看不到張愛玲的冷嘲熱諷,更看不到那看似平淡的人間煙火的溫熱----梁實秋;小時候在報紙上只看到批胡適的《少談些主義,多做些學問》卻不知道胡適何許人也,直到現在,再回過頭去看胡適的為人,胡適的文字,其實,那才是為人處事。只是,在那個時代裡,對於他的選擇,有另樣的聲音罷了。至於後來的有些御用文人的文字,可真也不敢恭維,僅用三個字表達吧:不喜歡!當下的文學呢?我沒有看過,所有隻能說我不知道。
三
喜歡碼文字的人與其說是用文字來解構社會。不如說是藉著談天說地的時候其實就是在碼自己的人生,在解析自己。
碼文字的同時一邊說著他人的事兒,一邊對照著自己的內心,這個時候也可以說是在解剖自己的靈魂。因為無論如何客觀,文字裡總是流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識。
有些事兒有些道理雖然經過了改朝換代或者不同的地域,到今天依然是沒有改變,只是說法不同罷了,實質沒有任何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