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愚按:佛經中,常記載諸佛見面時的相互問候,
問曰:“世尊!起居安利否?少病少惱否?眾生易度否”?
答曰:“身心安利!少病少惱!眾生難度”!
看慣了春秋時代的人心詭譎、勾心鬥角,更加凸顯“山野鄙夫”之純真質樸。由此,點出了本章隱含的重點,“無知無慾”,佛家謂之“去除見、思二惑”。所謂的“知”,佛家謂之“見惑”,如五利使;所謂的“欲”,佛家謂之“思惑”,如五鈍使。
小國寡民(國,本義指疆域,地域,即某個地區、某個區域,又引申指分封的諸侯國,後世則泛指國家。注意這個概念的演變,此處“國”並非指後世的國家,而是某片區域、某個地方。何為“小國寡民”?“小”指土地規模,“寡”指人口規模,考慮到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和人口規模,這是一處位於偏遠地區的、不超過百家人口規模的若干鄰近自然村落,勉強接近秦、漢時代“裡”和“亭”的概念,依漢制,“一里百家”,“十里一亭”,“十亭一鄉”。言外之意,有這麼一個遠離當時政治、軍事要衝的、山清水秀、交通閉塞、藉藉無名的小山村,雖人口很少,但溫飽無虞、人心純樸,頗有“世外桃源”之意味。按照後世的文學理論,這就相當於明確了時間、地點、人物、環境),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何為“什伯人之器”?王力先生、許嘉璐先生給出的解釋在理,“效能十倍、百倍的各種器具”。這就是聖人在教化村民們踐行“慈”(無我)、“儉”(無身,或無所得)、“不敢為天下先”(無爭)。天生萬物,眾生平等,但凡衣能蔽體、食能果腹、榻能安睡,足矣,多一分一毫吾不取也,世人所謂的“效率第一”以及為此製造出來的種種工具,不過是人心貪婪的物化和外延。言外之意,機緣所致,聖人偶然落腳於此,展開教化,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謂“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春秋時代,大山裡、叢林中毒蟲遍佈、猛獸出沒,加之諸侯混戰,盜匪叢生,出門遠行危險重重,既然如此,山野村民為什麼會輕生死而遠徙他鄉呢?無外乎苛政、戰亂、飢寒交迫),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陳,同“陣”,即排列軍陣。若溫飽無虞,又無爭競之心,自然可以閒來無事家中坐,沒有必要出門遠行,更沒有必要刀兵相向、爭奪廝殺。以上三句,言外之意,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謂“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結繩,指文字產生以前,人們以繩記事。言外之意,“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當內心沉靜下來,計較、分別之心淡泊,自不以膏粱為甘,不以華服為美,不以豪宅為安,不以時尚為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粗茶淡飯,和睦鄉里,簡簡單單,平平凡凡。言外之意,使民“知足常樂”)。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可以想象一個場景:幾個鄰近的自然村落,或傍山而居,或逐水而居,村民們出門耕田、砍柴、擔水,遙遙相望,或揮手致意,或山歌以和,各自忙碌,彼此無爭,故兩不相擾。後世,陶淵明有詩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始於“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終於“為無為,則無不治”,有因有果,前因後果,小小几個鄉野山村,相比於繁華而喧囂的都市,聖人慾度盡世間一切眾生,奈何大多數的世人不肯回頭,滿眼榮華富貴,滿心爭奪廝殺,可憐!可嘆!注意,這一章是與前文第三章遙相呼應的,“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憨山大師注】此結通篇無為之益,施於治道,可復太古之化也(若上無為,下無爭,則天下太平矣)。
什伯之器,並十曰什,兼百曰伯。器,材也。老子自謂以我無為之治,試於小國,縱使有兼十夫、百夫之材者,亦無所用之,以民淳而無事故也(前文有云,“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若國多事,煩擾於民,或窮兵致亂,重賦致飢,民不安其居,則輕死而去之(所謂“苛政猛於虎”是也)。
今一切無之,故使民重死,而不遠徙。舟輿,水陸之具。不遠徙故,雖有舟車無所用,不尚爭故,雖有甲兵無所陳。陳,列也。不用智,故可使結繩而用之如太古矣,民各自足其足,絕無外慕之心(前文有云,“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不事口、體,故以尋常衣、食為甘美,以平居里俗為安樂(當內心沉靜下來,計較、分別之心也就日漸淡薄,粗茶淡飯,甘之如飴,青山為伴,知足常樂)。日與鄰國雞狗相聞,至近之地,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彼此無爭,兩不相擾)。如此,則淳樸之至,乃太古之化也(前文有云,“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老子所言,疾當時之弊,皆有為、用智、剛強,好爭尚利,自私奉己,而不恤於民,故國亂民貧,而愈難治(春秋時代,諸侯好爭尚利,勾心鬥角,賦稅、徭役沉重,戰亂頻仍)。所以治推上古,道合無為,全篇所論,不出乎此,蓋立言之本旨也。故終篇以此,請試而行之,可以頓見太古鴻荒之化,言取效之速如此也。所謂“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典自《論語·顏淵》,“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深有味乎此言也(“無知無慾”為理,“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是日常行事,理事不二)。老氏之學,豈矯世絕俗之謂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