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案有不信①,猷呵②,其貴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謂我自然。
①案,馬王堆帛書乙本作“安”,“於是”的意思。也有人認為通焉,就是“信不足焉,有不信”,沒有定論。不管怎樣都能說得通,而且意思差不多。
②猷,通悠,悠閒自得。呵,通兮,語氣助詞。
最理想的狀態,老百姓只知道有這個人(而很少見他發號施令);其次,親近他,讚揚他;再其次,懼怕他;最差的,老百姓輕侮他。自己的信用不足,於是別人才會不信任他(一個老打敗仗的將領,士兵慢慢就會不聽他的指揮,一個老是做出錯誤決策,讓下屬老是勞而無功的領導者,也會慢慢失去下屬的信任)。悠閒自得,很少發號施令(因為人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條,不用多說,自然按照既定的秩序執行,只有事情有變化,特殊的時候,才需要發號施令)。想要達到什麼目標就能達到,想要做什麼事情就順利完成。而百姓都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
《孫子兵法》也說過,“故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是因為良將(好的管理者),總是把握先機,防患於未然。所以下屬只要在他的領導下,不需要苦鬥,就能取得成名。
發現有些企業做事情,總是需要管理者去推動,管理者整天指揮著:“張三,你去做什麼”,“李四,你去做什麼”,一旦他沒有發指令,員工就不知道幹啥了。天天大會小會不斷,效率卻總是上不去,管理者也累,員工也累。還有一種企業,管理者只需要確定目標,然後和員工統一好思想,員工都能主動自覺的知道自己去做什麼。管理者很少咋咋呼呼,只需要隨時掌握動向,發現偏離了目標,及時的糾正過來,這樣反而效率很高。造成這種差別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管理者,第一是選拔人才,第二是管理方法。對於第一種管理者來說,他不得不這樣,因為他不去這樣做,整個系統都會崩潰了。
對比兩種管理方式,適度放權,適用於大型集團,事必躬親的保姆式管理只適用於規模比較小的組織。
有的朋友看到這裡,恍然大悟,原來管理就是這麼簡單啊,就是少管,讓他們自己去搞,但是實際發現行不通。為什麼呢,是老子錯了嗎?不是。老子說的是一種理想狀況,真正要達到這種狀況,需要很多條件的,最主要的是幹部隊伍建設,這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了,以後慢慢再說。
例項:諸葛亮。
諸葛亮是典型的儒生,因為在劉備病死之後,輔佐劉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因為一個“忠”字,體現了儒家的價值觀,所以被捧得很高。其實客觀來說,諸葛孔明先生雖然口才很好,但是才能真比不上頂級的道家——姜太公,范蠡,張良。會不會打仗先不說,作為蜀漢後期的主要決策者,第一事必躬親,不會適度放權,把自己給累死了,司馬懿就看得很清楚:“食少而煩,安能久乎?”;第二不會給別人鍛鍊的機會,總是包攬把持,用人只是看自己的個人喜好,前期用馬謖,成了紙上談兵的經典案例,後期用姜維,也是名不副實。第三,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白白消耗實力,勞而無功,如果別的人這麼幹,早被罵死了,不知道怎麼這倒成了他標誌性的功績,歷史有時很詭異。
番外:說到諸葛亮,順便說說諸葛家的事,咱們知道諸葛亮為蜀漢服務,諸葛瑾在東吳,其實他們還有個堂弟,叫諸葛誕,在曹操陣型,不過曹操那邊人才太多了,諸葛誕沒什麼名氣。你能說這不是故意策劃的嗎,我看就是妥妥的三面下注啊,魏蜀吳不管誰贏了,都會有諸葛家的一席之地,你說諸葛家是不是老狐狸?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恰恰是諸葛誕沒有混出名堂的曹魏陣營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