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之性功主治 | 古道中醫成長記(八)
原創 為無學堂
當歸
《本經》味甘,溫。主咳逆上氣;溫虐寒熱洗在面板中;婦人漏下絕子;諸惡創瘍、金創。煮飲之。
《別錄》溫中,止痛,除客血內塞,中風,汗不出,溼痺,中惡,客虛冷,補五臟,生肌肉。
氣 微溫,氣濁
味 甘,辛
形 莖多而中空
色 棕黃
偏勝 味偏勝
“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又不歸”,此詩被傳為當歸之名的由來,有婦人思念丈夫歸來之意。男易耗氣,女易耗血,由此可見,當歸乃能治婦人之病。
“當歸補血,人參補氣”,這基本上是沒有爭議的結論。補血的藥,車載斗量,不勝列舉,為何當歸能在眾多補血藥中擁有代表性。
《本草備要》在談當歸補血時說:“血滯能通,血虛能補,血枯能潤,血亂能撫,蓋其辛溫能行氣分,使氣調而血和也。”當歸與其他補血藥不同在於具有行散的溫性,在補血時兼能行氣。這種特性對於肝而言更是妙不可言,肝以升發為性,溫氣虧乏,根本失養,鬱怒而生風燥,陰液損耗而導致血病。當歸既能滋其陰血而潤肝,又能助其溫陽而升木。
當歸味甘,辛,氣味芳香,為氣之濁,味之薄,入五臟之液層面,味甘知其入脾,補其肌腠,滋其原液,味辛知其入肺,能散其粘液。而當歸多汁,能新增血中之水分,其性溫又能增加血中溫度,故其能補血汁之不足,潤血液之乾涸。故能治由於血枯而不涵氣,氣衝上浮而咳逆之症。惡創瘍者,血不養肌,肌不受血而乾涸不滋,必然惡便潰死肌作矣。當歸味甘性溫,味甘入脾,脾得溫而膚腠生,故能治諸惡創瘍。味辛而入肺,肺得溫則皮毛潤,故日洗在面板中。
當歸之鮮品多汁多粘液,即便曬乾亦溫潤不燥,知其補原液之功大。其莖多而中空且色赤,如人體之血脈,根部與人參相似,又多須如毛細血管,綜合來看,亦知當歸乃補原液中之血液也。
/ 胡師評 /
言簡意深,得效甚宏。
文/ 李自然
古琴斫琴師|第一期·古道中醫精研班學員
餘自幼身弱,自長而喜中醫,苦無明師之指點,乃自行偶參之於醫書,止於略明其理,不能用之於實際。至二零年遇胡師,師曰:“書之理也,死,人之靈思也,活,觀書之理不能應用於實際,無用也。”故於次年隨胡師而學習古道中醫之學,求生命本源之理。人生之幸事者,能遇明師也。
推薦閱讀
為無學堂學員:血氣的來源 | 古道中醫成長記(五)
藥理本源論之「人參」性功主治 | 古道中醫成長記(六)
黃芪之性功主治 | 古道中醫成長記(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