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有時間表麼?
今天,老師就給大家聊聊養生的這個時間表。
首先,養生是有時間表的。根據人不同的生理階段特點,現在說給你聽。
二十歲,重在養脾
二十歲,如花的年紀,生命如長滿健碩肌肉的野馬,需要養生嗎?需要。大家須知,這個時候我們要養脾。因為此時的人,最容易忽視飲食的規律。他們仰仗自己身體的健康,對吃飯飲食這件事,肆意妄為。少吃一頓、多吃一頓,吃撐了一頓,捱餓一頓,似乎都不礙事。還有吃涼的,吃辣的,吃硬的,似乎都不在話下。於是,規律飲食的概念,在這個時候幾乎完全破碎,毫無蹤影。
但可悲的是,我們的脾,卻實實在在受到傷害。即便當時無法發作,但是在不良飲食習慣形成之後的幾十年裡,脾陽、脾氣會一點點被消耗,而到了真正顯露症狀的時候,世間沒有後悔藥可吃了。比如有的人,進入五十歲,吃一點涼的就不行。為什麼?年輕時冷麵吃得太多。再比如說,有的人,到了凌晨的時候必須拉稀一次。為什麼?脾陽不振,運化失常,病根兒也是年輕時落下的。還有的人,進入中年、中老年後有嚴重的胃病。怎麼來的?二十多歲時不知保養而來。所以,二十歲養脾,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可以讓我們受益終生。
三十歲,重在養腎
三十歲是人生另一個絢麗的年紀。這個時候,我們往往要完成生兒育女的大任。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在三十多歲的時候,情慾都達到最高峰。夫妻之間的魚水之歡,在此時最為濃烈。這個時候,我們務必有所節制,不能肆意妄為,注意保養好我們的腎精。
其實,說一個人縱慾無度,腎精的流失,往往就是在30多歲的時候形成的。30歲縱慾無度,對身體傷害最大。為什麼?30歲的人,腎精畢竟不如20歲時充盈。在後天之本——脾胃的幫助下,我們的腎精正處於“收支相對平衡”的狀態。這種狀態,也最容易被打破。這個時候,節慾保精,避免過度耗損,可以最大程度地讓腎精的補益和耗損達成長時間的平衡。這對於延緩衰老、提高免疫力,都是特別有好處的。
四十歲,重在養肝
一轉眼,我們來到四十歲。四十歲的人生,帶著幾分厚重,幾分成熟,也充滿了豐收的果實。但遺憾的是,我們的肝陰和肝血,在這個時候,快要不足了。
常言道,花不花,四十七八。四十多歲,容易眼花。為什麼?肝開竅於目。肝血不足、肝陰不能濡養雙目,我們就會眼花。而這,僅僅是需要養肝的訊號之一。四十歲,容易耳鳴、容易多夢,容易失眠,容易暴躁多怒,容易高血壓,指甲也容易變得乾枯。這都是肝陰不足的表現。朱丹溪說:“人過四十而陰氣自半”,說的就是肝腎之陰的不足。因此,人過四十,就要養肝。
怎麼樣?說來簡單:不熬夜,不上火、不著急,適當減壓,主動休息,禁絕菸酒,多吃蔬菜和水果。日常可用菊花、決明子之輩來清肝熱。總而言之,肝主柔,主潤,主順。我們的生活,也要柔和,也要恬靜,也要順達,也要滋潤。這樣子,才能養好肝。
五十歲,重在養心肺
五十歲,最怕什麼?最怕氣滯血瘀。氣血不再周流通暢,是引發許多常見慢性病的根由。因此,五十歲是保持身體氣血執行的酣暢淋漓,是最為要緊的事情。
我們怎麼辦呢?在疾病狀態下吃藥外,我們務必養好心肺。心,主血脈。肺,主氣的宣降。我們一身氣機的執行,都離不開肺的推動。心和肺合作,構成氣血在脈道里面的流淌。所以,養好心肺,就是養好氣血執行的發動機。心肺功能好,可以避免諸如心梗、腦梗、動脈栓塞等諸多疾病。心肺功能不好,則在五十歲之後,會不斷有大病來臨。
如何養心肺?這就是要好好地做適當運動,不要偷懶。多運動一點,身體就年輕一點。平時,少吃肥甘厚膩之品,以免痰濁邪滯,壅滯於脈道。
二十養脾,三十養腎,四十養肝,五十養心肺。既如此,六十歲以後,身體很難出現大病了。延年益壽,因此就有了可能。可見,從20多歲到50多歲,這四十年裡,科學的養生,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