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是指身體、心理、社會適應性和道德的完好狀態,這與中醫整體觀念的健康理念相一致。中醫學整體觀念強調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與自然界、外在環境相統一,人體健康狀態應為人體陰陽平衡、氣血臟腑和調、形神和諧統一、人與自然及社會和諧統一的機體生理性平衡狀態。《黃帝內經》的《素問•上古天真論篇第一》中有這樣一段話:“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講的是“恬惔虛無,精神內守”與預防疾病的問題,意思是說:人在思想上如果能保持安閒清淨、沒有憂思雜念,正氣、元氣就能順從而調和,精氣和神氣存留在體內,體內保持充沛的正氣,疾病就無從發生,就能健康長壽。
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既是運行於體內微小難見的物質,又是人體各臟腑器官活動的能力。因此中醫所說的氣,既是物質,又是功能。人體的呼吸吐納,水谷代謝、營養輸布、血液執行,津液濡潤、抵禦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動,無不依賴於氣的升降出入、迴圈消長轉化來維持。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和情志情緒表現由心臟主宰,即《素問•靈蘭秘典論》所謂“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養神即是養心,心神健旺,則五臟六腑及所有的組織、器官才能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身體才能健康,壽命才能綿長。所以,人在思想上如果能保持淡泊質樸、少有憂思雜念,正氣、元氣就能順從而調和,精氣和神氣存留在體內,體內因此保持充沛的正氣,機體抗病能力強盛,疾病就無從發生。張景嶽曾指出“凡病之為虛、為實、為熱、為寒,至其變態,莫可名狀,欲求其本,則一氣字足以盡之。蓋氣有不調之處,即病本所在之處,撮而調之,調得其妙,則猶解結也,猶之雪汙也。汙去結解,活人於舉指之間,誠非難也。凡氣有不正,皆賴調和......各安其氣,則無病不除”。最終達到“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在《壽親養老新書》中謂:“人由氣生,氣由神往.養氣全神可得其道。”書中還歸納出古人養氣的一些經驗:“一者,少語言,養氣血;二者,戒色慾,養精氣,三者,薄滋味,養血氣;四者,咽津液。養髒氣;五者,莫嗔怒,養肝氣:六者,美飲食,養胃氣;七者.少思慮,養心氣。”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是人體對外界客觀事物的反映,也是精神活動的外在表現。正常情況下情志不會致病,如果突然、強烈或過於持久的精神情志刺激,超過人體本身的耐受範圍,即可成為病因而引起內傷病。因為五臟的精氣是情志活動的物質基礎,所以情志活動與五臟關係密切。根據五行對情志五臟的分屬,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悲和憂、腎在志為恐和驚。因此,不同的情志變化對五臟有不同的影響,可產生相應的病證,例如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悲憂傷肺、恐驚傷腎。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外界各種客觀事物刺激人體,勢必引起不同的心理活動和相應的情志、情緒變化。若要“恬惔虛無”,則不能產生過激的情志,同時亦不能使不良情志長期存留,不為情志、情緒所傷,方能“精神內守”。
“恬惔虛無”作為精神情志養生總的原則,本身也是一種養生的手段和方法,其透過調節個人的精神情志,保持良好心理狀態,避免異常精神刺激擾動心神,干擾五臟,以使“精神內守”,達到“病安從來”、健康長壽的養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