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進入立冬。中醫認為:“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民間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在寒氣籠罩的冬季,陰氣極盛,陽氣潛藏,此時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來年方能身體健康。
泡腳活經絡
足寒生百冷。“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中醫認為,足部是足三陰經、足三陽經的起止點,與全身所有臟腑經絡均有密切關係,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影,且分佈著60多個穴位。
睡前堅持用中藥泡腳,會產生不同的藥效,能刺激這些穴位,促進氣血執行,調節內臟功能,疏通全身經絡,從而達到調整臟腑功能、增強體質、祛病驅邪、益氣化瘀、滋補元氣、散寒除溼、宣痺止痛等功效。一般選擇木桶,中藥溫度38-43度,不要超過45度,每晚泡15-20分鐘左右。
早睡促養精
唐代名醫孫思邈說:“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成年人一天要保證8小時睡眠時間,中午要午休,充足的睡眠能有效恢復精力,養陰培氣,有益於冬季陽氣潛藏,陰津蓄積。晚間可揉搓足心湧泉穴,緩解疲勞、促進睡眠。
艾灸不能少
傳統中醫養生認為,人體氣血的迴圈,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都是以陽氣為根本,陽氣是生命的動力,人體陽氣充足旺盛,就好象太陽當空,大地上的萬物就有生髮之機;倘若人體的陽氣衰敗,就好象天空佈滿了陰雲萬物就會枯亡。
艾灸較適合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胃腸疾病、頸肩腰腿痛、風溼骨痛以及各類年老體弱、免疫力低下的慢性病患者。當然,對於素體陽虛、四肢冰冷、宮寒、畏寒怕風、夜尿頻頻的人群,也有較好的療效。
食補助健康
中醫認為,冬季飲食以滋陰潛陽為主,遵循“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則補之”等古訓。
飲食上多吃滋陰潛陽、溫熱補腎之物,黑色入腎,多吃些黑米、黑芝麻、黑棗、烏雞等,還有板栗,健脾補腎。增加動物性食物,如瘦肉、蛋、禽、魚、奶,增強免疫力,保證足夠量的主食,除了米飯、麵食等,多吃薯類,可以經常喝粥。少吃寒冷食物,可以嘗試藥膳進補,如平時煲湯加黃芪、山藥、銀耳、枸杞、紅棗、百合、海帶、羊肉、雞肉等。
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中醫養生的原則為“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耄耋重延。”故冬令進補,應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萬不可盲目“進補”。
學科帶頭人
王英旭
副主任醫師、第一批山西省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太原市名中醫、首批山西省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中華中醫藥學會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委員會委員、山西省中醫藥學會內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西省基層衛生中醫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擅長中醫治療外感熱病、風溼免疫病、面板病及睡眠障礙、糖尿病、腎病等內科雜病、兒科病等疾患。
科室簡介
太原市中心醫院中醫科成立於1972年,是“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範單位”。在首批山西省名老中醫劉智教授的引領下,科室正逐漸發展壯大,技術力量日趨雄厚,醫療服務質量明顯提高。科室現有醫師36人(含外聘專家),主任醫師3人,碩士生導師1人,副主任醫師7人,主治醫師6人,住院醫師20人,碩士研究生5人。現已形成實力較強的學術梯隊,其中山西省名老中醫2人,山西省優秀中醫臨床人才7人。
中醫科採用傳統中草藥、中藥協定處方、多種獨具特色的針法、灸法、火罐、穴位貼敷等20多種中醫藥方法,“系統辨證,綜合治療”內、外、骨、婦、兒、神經、面板、耳鼻喉等相關病證。
中醫綜合內科以中醫“免疫-體質”平衡調治為學科特色,探索梳理出了多個具有中醫特色的專病(專科)臨床診療規範。綜合內科病房以收治腰椎間盤突出症等頸肩腰腿痛症、風溼免疫病、糖尿病及其慢性併發症、心腦血管病、呼吸系統等中醫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為主,還兼顧中醫腦病康復、失眠、神經性頭痛、焦慮、便秘、消化性潰瘍、結腸炎、慢性腎炎、女性月經不調等適合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疾病。開展的中醫藥膳食及適宜技術對疾病康復期、亞健康狀態的調理亦獨具特色。
供稿:中醫科
圖片:中醫科
校稿:宣傳部 田星
責編:宣傳部 馬劍茹 仇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