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食物中核酸的含量
動物性食品,尤其是動物內臟中核酸含量較高,但其膽固醇含量也較高,而且由於口味差而常常不作為食物。據國內外研究結果,成人每日應從飲食中補充1.5~3.0g的外源性核酸。按食物核酸含量計算,成年男子即便每日攝取的1500g飲食均為富含核酸食品,也僅能攝入450~750mg的核酸。因此,近年來發達國家盛行食物核酸提取物製備的核酸補充或核酸維持食品。
國人平均攝入富含核酸的食物的量遠低於發達國家,身體素質不如西方國家,血尿酸值也低於發達國家。
一些食品中嘌呤及RNA含量(mg/100g)
不同來源的DNA鹼基組成(mol%)
02
食物中核酸的測定
對純的DNA和RNA樣品常採用分光光度法測定鹼基的紫外吸收值,換算出核酸含量,簡單而又準確;還可用鉬藍比色法求其磷含量,換算出核酸含量。對於DNA或RNA含量較少的樣品可用熒光法測定,最常用的是溴乙錠熒光法,下表總結了現有的常用分光光度法和熒光法。
03
飲食核酸與痛風問題
血清尿酸鹽的飽和濃度為420~480μmol/L,但不同人種、不同地區人群的血尿酸值範圍也不同。
人類自身不能合成維生素c,但可將嘌呤代謝產物尿酸淤積於體內起著強的抗氧化作用。血尿酸值在物種進化過程中逐漸升高,靈長目的血尿酸值最高。一些學者認為血尿酸值的升高是靈長目生物壽命延長和老化相關性癌症發病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雖然基本上所有的痛風病人會有較高的血清尿酸鹽水平,但大多數高尿酸血癥的人沒有發生痛風;而尿酸代謝遺傳缺陷和後天繼發性代謝失調者即使血尿酸濃度正常也可發生痛風。各國家、各地區調查的血尿酸值和痛風關係研究結果也不盡一致,美國對2280人進行的15年前瞻性研究表明:血清尿酸鹽水平在420~630μmol/L時,5年的累積發病率為3%,血清尿酸鹽水平在630μmol/L或更高時,其5年累積發病率為22%。英國臨床前瞻性研究結果表明血尿酸濃度高達534μmol/L時,痛風患病率僅為0.66%,而其中2/3與高血壓、飲酒、超重有關。因此國外目前採用攝入核酸補充食品的方式增加核酸營養(因日常人們從動物臟器和魚貝類中攝取核酸,易造成肥胖或營養過剩性疾病)。
核酸營養與痛風的關係類似於蛋白質營養與尿毒症。已確定有兩個主要相關酶與痛風的發生有直接關係,一是次黃鳥嘌呤磷酸核苷酸轉移酶的缺乏,另一個是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的活性過高,這兩種酶的先天性異常是透過性連鎖遺傳的,女性為攜帶者,男性發病。目前對其為多基因遺傳還是單基因遺傳尚無定論。
對有高尿酸血癥傾向者,核酸與維生素C同時補充,可控制血尿酸值的升高,但對於正常人,維生素C則無此作用。
小鼠等哺乳動物的尿酸在體內可被較徹底地進一步分解為尿囊素,尿囊素的水溶性遠高於尿酸,因此,鼠、犬、貓等均不會患痛風;同樣,大鼠和小鼠等實驗動物不能用於檢測與研究核酸補充物的安全性。
04
對核酸營養的正確認識
凡植物、動物性食物都含有核酸,飲食核酸經攝入消化,變成核苷酸和核苷或更小的鹼基、戊糖後,被吸收進入細胞內,用於合成蛋白質等機體構成成分,參加各種生物代謝反應,摻入核酸池作為補救合成核酸的原料,起廣泛的生理生化作用。這一過程和作用對任何一種生物都沒有區別,任何生物無論食入哪種其他生物的核酸,都不是以DNA或RNA等具有遺傳功能的基因片段形式吸收的,而是以DNA或RNA的原料形式吸收,這是物種多樣性的基本保障。鹼基、核苷、核苷酸是任何生命個體合成核酸的元件和基本結構單位,只能按照自身DNA的指令發揮作用。
另一方面,由於核苷酸的結構是相同的,因此所有生物(包括細菌、病毒、植物、動物和人)其遺傳物質的基本結構單位是相同的。但這些結構單位進入細胞後,縮合成DNA和RNA時鹼基排列的順序不同,便形成了物種間和個體間的遺傳差異。這便是地球上不同生物具有共同起源的根據。
自1868年人類發現核酸後,有關核酸營養學的研究就有報道。儘管國外在20世紀80年代末就已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將其視為條件必需營養素,但目前有關核酸營養學的研究仍存在許多亟待解決和深入研究的問題,如各國的食物標準成分表中均未列入核酸成分與含量,對於飲食核酸參考攝入量(DRI),包括估計平均需求量(EAR)、適宜攝入量(AI)和可耐受高限量攝入水平(TIIL)等更無研究。
(李蓉)
點選封面購買活動圖書
內容簡介
本書由我國從事營養和臨床醫學工作的多位資深專家合作編寫完成。在2003年第一版的基礎上,補充了近年營養學研究的新進展,特別介紹了一些營養相關疾病防治上的觀點,因此與臨床醫學的關係更加密切。全書分為營養學基礎與疾病的營養防治兩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植物化學物、營養與基因表達、營養與免疫功能、營養與自由基損傷等近年來發展較快的領域,第二部分繼續關注與營養緊密相關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編寫專家根據本人科研與臨床實踐的經驗,結合我國國情,參考國外最新資料,提供了臨床營養方面較新的資訊,具有臨床與基礎結合、理論與實際結合、 國內與國際結合
科學出版社賽醫學(sci_med)
科學出版社醫藥衛生分社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