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在維持身體健康中起著重要作用。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張北平主任醫師及消化道早癌中西醫結合防治團隊將透過本專欄定期推送消化疾病的養生保健及中西醫防治知識,為您的消化健康保駕護航!歡迎持續關注。
秋季是瓜果飄香的季節,李女士喜愛吃瓜果,每天餐後都會來個餐後果。進食了大量瓜類水果後,10月份李女士開始出現胃脹,感覺肚子涼涼的,喝點熱水後會舒服點,總是噯氣,沒什麼胃口,也不敢多吃東西,肚子還會一陣陣的響,大便爛,有時還排出不消化的食物。李女士認為是消化不良,自己服用促進胃動力的藥後胃脹稍微可減輕,但停藥後症狀就又來了。
立冬來臨,北方下起了第一場雪,南方也降溫了。李女士胃脹的症狀也加重了。聽說“立冬進補,上山打虎”,於是李女士趕緊來到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門診就診,問問胃脹的她該怎麼補起來。
醫生詢問了她的不適症狀,檢視到她舌質淡,舌苔白,脈沉細,一派脾胃虛寒之象,辨證予以溫中散寒的湯藥,囑咐李女士忌生冷,多進食花椒、生薑等溫中散寒的食物。李女士喝完中藥後覺得肚子暖暖的,胃脹也減輕了許多。
十月瓜果飄香,蟹肥蝦壯,很多人貪多貪飽,進食大量生冷的食物後出現胃脹、消化不良等症狀。中醫認為寒涼飲食可直接傷及脾胃,導致脾胃功能受損,如胃脘部脹滿、納呆、腹瀉等。立冬已至,氣溫降低,加衣防寒,別忘了先讓脾胃暖起來。
二、降溫脾胃易受寒,暖胃安心度過冬
1. 飲食適當進補
《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立冬養生,大的原則是以溫補為主,少食生冷。需要注意要因地制宜,西北地區進補宜大溫大熱之品,如牛、羊肉等;而南方雖已入冬,進補應以清補甘溫之味,如雞、鴨、魚類。此外,還要因人而異,因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質有虛實寒熱。
食療要根據每個人體質不同而不同。如脾虛、氣虛的人,表現為乏力、氣短、厭食、腹脹、大便偏稀、怕冷,可選用健脾益氣的食物,如大棗、扁豆、山藥、胡蘿蔔、栗子等。一些人平時四肢冰涼、怕冷,總比別人穿得多,中醫認為這大多是陽虛體質,陽氣不達四末(四肢)所致。飲食可選羊肉、雞肉、胡桃肉、大棗、桂圓等。故“冬令進補”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清補、溫補,不可盲目“進補”。
進食也不宜燥熱,要適當多吃新鮮蔬菜,飲食做好葷素搭配:牛羊肉、烏雞、鯽魚,豆漿、牛奶,蘿蔔、白菜、豆腐、木耳等。進補時,要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作引補,一般來說,可先煮些姜棗茶、生薑大棗牛肉湯等,以調整脾胃功能。
冬者終也,萬物皆收藏也。立冬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萬物活動趨向休止,冬藏是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黃帝內經》中指出:“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說,在寒冷的冬季,不要過於擾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的平衡。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中醫認為,寒為陰邪,常傷陽氣。人體陽氣好比天上的太陽,萬物生長靠太陽,人體脾胃升降也離不開陰平陽秘。睡眠不僅是休息,而是讓我們迴歸陰陽平衡。
按摩暖腹
睡前可將手掌掌心放在中脘穴上,順時針方向按摩,可適當擴大按摩範圍。頻率以 80~90 次/分鐘為宜,每次不少於 5 分鐘,以穴位區域性有溫熱感,並持續向腹內滲透為度。掐腰,然後用雙手手掌分別沿著膀胱經、督脈向下推摩,如此反覆 5~10 分鐘,可起到健脾暖胃的作用。
泡腳通絡
睡前可用熱水或中藥(艾葉、生薑、花椒等)泡腳,同時按摩足底湧泉穴,有溫腎助陽、溫肺散寒的作用。水溫以40~45℃為宜,水面高度最高到小腿的1/3處,一般泡20~25分鐘,或額頭微微有點汗就可以。
4. 適度運動
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寒性凝滯、收引,易導致氣機阻滯、血行不暢等,因此可以適當運動促進血氣行暢,提高自己的抗寒防病能力,從而更容易適應進入冬季後的天氣變化。大家可根據自身的年齡、健康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慢跑、快走、瑜伽、八段錦、太極拳。運動時要注意衣服不用穿得過多;運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動與靜的合理安排,身熱、微汗就可以了,不宜過度勞累,更不可大汗淋漓使陽氣外洩,傷耗陰津。
【專家簡介】
張北平,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脾胃病大科副主任,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吉良晨教授學術繼承人,日本北里大學病院研修醫,第六批國家千百十人才高校培養物件,廣東省首批傑出青年醫學人才,廣東省第二批優秀中醫人才,入選第8批第9批嶺南名醫錄,2017首批胡潤平安中國好醫生。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學專業委員會大腸早癌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道腫瘤防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廣東省保健協會脾胃健康分會主任委員;
擅長:胃腸、食管早期腫瘤及癌前病變、膽胰疾病的內鏡下診斷與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消化道梗阻的內鏡下治療;炎症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及克羅恩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
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中醫重點專科,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國家結直腸息肉管理專案分中心、國家膠囊內鏡研究中心臨床培訓基地、國家幽門螺桿菌分子診斷中心廣州分中心。牽頭成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學專業委員會大腸早癌專家委員會、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道腫瘤防治專業委員會、嶺南中醫消化內鏡醫療聯盟及嶺南(華南)中西醫結合診治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病學術聯盟。
在學術帶頭人餘紹源、羅雲堅及黃穗平三位教授指導下,在學科帶頭人、脾胃病暨消化內鏡中心大科副主任張北平引領下,大德路總院脾胃病科主任張海燕、二沙島醫院脾胃病科主任王靜、芳村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陳延及大學城醫院脾胃病科主任劉添文帶領團隊,繼往開來,攜團隊銳意進取,始終堅持一手中醫,一手內鏡,醫鏡融合,致力於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防治消化道早癌以及炎癌轉化疾病如慢性萎縮性胃炎、結直腸腺瘤、炎症性腸病,膽胰疾病等,尤擅長消化內鏡下3E技術(ESD、ERCP、EUS)等各種手術治療及術後中醫藥促進康復,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深受患者歡迎。
執行編輯:劉文婷
稽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