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不改,不如推車下海”基本上改車玩家都會說這句話。
而改車第一件事就是換輪轂。對於許多老爺來說,改裝輪轂就好比換鞋一樣,正如“球不一定要打得好,但鞋一定要是名牌。車不一定跑得快,但輪轂一定要好看!”
確實如此,一套好的輪轂的確可以讓一臺車是能夠改變整輛車的“氣質”甚至於效能。不過話雖如此許多老爺就會問了:
- 怎樣的輪轂才是合適自己的車?
- 改裝輪轂有哪些“雷區”?
今天泰哥就來跟老爺們好好嘮嘮,改裝入門的輪轂怎麼改既好看又安全。
改輪轂入門
這3大塊資料一定要搞清楚
其實,無論任何改造工作都是需要資料支撐。這就和我們定做衣服是一樣的,尺寸不合適怎麼穿都讓人有點不倫不類的味道。所以想要改裝自己喜歡的輪轂,首先要確保輪轂要裝得上去:輪轂的資料和原車必須得匹配上!
那麼,基本的輪轂資料又是啥呢?
首先就是新輪轂會不會超出你的翼子板的2個數據:ET值、J值
ET值就是Off-set值,即偏距(俗稱偏值),單位為MM,有正、零、負三種。通俗點來說:ET值越大,輪轂越靠近內側越內嵌;反之,ET值越小,輪轂越往外扒。
輪轂到底有多厚多寬,J值決定
是不是看著非常難理解?就拿泰哥拿自己的原廠輪轂來說,20款捷豹XEL原廠輪轂是18英寸輪轂ET值為46,而這個資料在輪轂內側輻條內都能找得到。
接下來就是我們該輪寬的一個常見數值,J值。
這個資料一般以我們的輪輞斷面寬度為基準,代表的就是輪轂的寬度,而J值是代表輪轂凸緣的形狀和高度。1J=25.4mm
好了,記錄完這兩個資料我們基本可以確定我們換輪轂時就可以知道我們改裝的輪轂是不是可以適配我們的車,不至於上車之後輪轂全部凸出來跟個齙牙似的。
為了給大家簡單舉例:泰哥一樣拿自家的車來舉例子。
透過上面的圖可以知道原廠輪轂是18英寸,7.5J,ET46,原廠前輪轂距離翼子板外沿是37mm ,後輪距離翼子板是45mm。
如果前後輪都需要做到齊平的話,不更改胎寬就需要縮小ET值,前輪到ET10,後輪ET0
而如果需要根據頂配車型來修改,前輪235/40 R19 、後輪265/35 R19的話。
那輪轂資料則需要變成 前輪19寸 8J ET35,後輪 19寸 9.5J ET30(留5MM內的裝胎拋邊)這兩個資料搞定,基本上輪轂齊邊已經可以完全搞定了!
現在搞定了輪轂齊邊資料,接下來就是考慮輪轂能不能裝上車了!
這裡需要看2大塊資料:輪轂PCD孔距、輪轂中心孔距
首先輪轂上車固定,PCD孔距決定
輪轂螺栓孔的節圓直徑,通常也被叫做“輪圈孔距”一般表現方式為:4*100(例:飛度、雨燕),5*120(例:大部分寶馬車型)等。4/5表示有4個或5個螺栓孔,100/120則表示螺栓孔的圓直徑是100mm或120mm。
(孔距不合適的輪轂雖然可以透過法蘭或者變徑圈搞定,但這會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然後就是看輪轂會不會卡住半軸頭,看中心孔距
中心孔也被叫作輪轂中間圈,指安裝輪轂時,套在半軸軸頭上面的那個圈,日系,美系車的原廠資料一般為50-60mm,德系,歐系則在60-70mm之間較為常見。所以一般改裝輪轂都喜歡將中心孔做得很大(超過65mm)來適應不同車種。
(中心孔的大小一樣會影響車輛安裝,一般來說孔距只大不小,最好做到一樣)
選輪轂輪轂也有暗坑
改裝品中的“假J值”和“拋邊”
對於許多改裝小白來說,改裝輪轂無非就是好看,但為啥每次買回來的輪轂總是又厚又醜呢?其實這裡面就有一個很具有迷惑性的東西,叫做“假J值”!
這個問題,或許賣輪轂的商家心裡也沒有這個概念。咱們用一個非常簡單直白的方法,來觀察輪轂的邊緣。首先我們來看看假J值的輪轂,如果有一圈厚厚的,看上去非常美觀的包邊,那就是假J值,實際J值是不足它的標定的,一般來說差0.5(舉個例子:7J的標定,實際J值只有6·5)這需要車主買輪轂時自己來量輪轂斷面寬度為準。
假J值改裝輪轂(看到那圈漂亮的拋邊了麼)
然後我們來看看真J值的輪轂,其實沒有那圈漂亮的包邊,邊緣處顯得相對平滑。所以從美觀程度來講,比假J輪轂差點意思。
真J值的改裝輪轂(無明顯拋邊)
大拋邊輪轂,好看不管用
那麼多漂亮的車,為何原廠輪轂都不用拋邊的?
說到這裡,很多人心裡會有這樣的疑問:拋邊就一定不安全嗎?
好,對於這個問題,咱們可以問問各大品牌的汽車製造廠商,他們為何都不用?缺錢?還是缺乏審美?大拋邊的輪轂是幹什麼用的?bling…bling地非常扎眼,讓你成為路上最耀眼的明星……很簡單:給你好看的,叫你買單唄。
大拋邊輪轂雖然很漂亮,但是當遇到坑窪路面,或者需要在極限駕駛(賽道等激烈駕駛)狀態下時,那一圈像裙子一般的凸出部分,距離硬邦邦的地面更近了些,缺少輪胎的緩衝保護,也就意味著大大增加與地面“硬碰硬”的機率,極易導致輪轂變形。
反觀原廠車清一色真J無拋邊,要的就是強度和安全。我們注意一下蘭博基尼Huracan的輪轂,30的扁平比,305的寬度,人家有大拋邊嗎?
大拋邊輪轂:中看不中用,彰顯浮誇風,適合走姿態路線
也不是說大拋邊假J值輪轂就一定不好,關鍵還是看你是往哪方面發展,如果僅僅是走姿態,大拋邊輪轂絕對能滿足各位的視覺享受,然而無拋邊真J值輪轂的強度和設計上,考慮到了耐久性,所以在對於極端狀態的應付表現上明顯要比大拋邊強很多,所以,如果要走競技路線,勸你遠離大拋邊輪轂:你會穿著下圖的時裝,去跑馬拉松嗎?
選完輪轂後怎麼換胎
記住3%原則就可以隨意切換
前面兩大塊泰哥已經帶著老爺們把改裝輪轂最硬的骨頭全部啃完了,接下來就是大家喜聞樂見的選輪胎環節了。既然我們要換輪轂,自然就得把原廠輪胎一起換掉,那麼問題來了輪胎怎麼選呢?!
同樣也是資料說話!J值與輪胎的寬度匹配、扁平比遵循3%原則
大家都知道輪轂變寬的輪胎自然也得變寬(爆龜改裝除外),輪轂的寬度決定了輪胎的寬度,要想上更寬的輪胎,首先輪轂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寬度。不同的J值能安裝的輪轂寬度也是有標準的。
下面一張圖基本上可以解決絕大部分老爺們的需求。
我們可以透過這張表,來查一下J值對應的可裝輪胎寬度
從表中可以看到,每個J值都有一個建議的輪胎寬度,比如7J的輪轂,標準胎寬是215,當然也可以裝小號的205,也可以裝大一號的225寬度的輪胎,但都不是標配。裝大號寬度的輪胎,視覺感受為輪胎拋在輪轂外;裝小號寬度的輪胎,看起來就是輪轂更為突出了。
選完寬度那就要開始考慮輪胎扁平比了!
扁平比是輪胎的一項資料,指輪胎橫斷面高度佔其橫斷面最大寬度的百分比,簡單地說就是輪胎的高寬比。我們拿規格為195/55 R15的輪胎舉例,表示其橫斷面的最大寬度是195毫米,扁平比為55%,內徑為15英寸。
比如輪胎胎寬每加寬10mm就要降低5%的扁平比,輪轂每增加1英寸同樣也要降低5%的扁平比。而後驅車型由於前後輪寬度不一致問題,最好自行計算一下前後輪周長,以免出現前小後大的問題。
如果老爺們不願意自己動手算,有一個比較簡單的工具給到大家。可以在玩車之家中找到輪轂計算器,這裡可以根據原廠輪轂輪胎的規格自行換算。
非常便利!
最後聊聊扁平比對於駕駛影響,高扁平比的輪胎由於胎壁長,緩衝能力強,相對來說舒適性較高,但路感較差,過彎時輪胎側面支撐能力較弱會有種推頭的感覺。
反之,低扁平比輪胎,因胎壁較短,胎面相對更加寬闊,因接地面積大,輪胎可承受的壓力更大,對路面反應更靈敏,過彎時的側向抵抗能力強,操控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