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十來年科學+人文類紀錄片,當媽後,覺得應該把這些年的積累,真正用到孩子身上。
於是寫了些專門針對孩子的文字,希望幫助孩子掌握非虛構類內容的學習方法。
畢竟,孩子的課外閱讀不能只讀他們感到輕鬆的內容,非虛構類內容所涵蓋的資訊量、知識量,以及能給孩子帶來的積累與提升,是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的。
孩子的非虛構類學習,如何從輸入到吸收,再到輸出?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有時會感受到他們進步的坡度,是一點一點的,循序漸進的,有脈絡可循的;有時,我們卻會感受到驚喜,突然發現孩子具備了某種能力,從大人的角度來看,我們並不那麼清楚其中的脈絡,也就是,這種能力到底從哪兒來,他又是如何獲得的。
我得說,這就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已經找到的一種“感覺”。
然而我們都得承認,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帶來這樣的驚喜,儘管他們接受的都是同樣的內容。這聽起來好像有點玄,但真的不玄。
有這樣一句話,大意是,希望孩子們在日積月累、耳濡目染過程中,受到一些哪怕是遠遠的,即便是模糊的,也彌足珍貴的影響。因為那會給孩子形成一些關於知識與思維的大的概念,或者說幫助他們建立起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
這需要引導和梳理,我希望把看不見的那些脈絡,幫助孩子梳理出來,讓它們變得清晰起來,這當中,會有一些技巧,當然也不乏理性的思考、和方法的介紹。
許多人(包括孩子)面臨一個問題:非虛構內容的積累——“非虛構內容,相對於虛構的文學類故事類讀物,是相對枯燥的、存在體系的、需要循序漸進做出積累的,在認知上是有要求的。”
說到這裡,我想起來有讀者給我留言,他說,他喜歡閱讀,喜歡聽取一些讀書類講解,但是當他面對前沿科技的時候,瞭解能力就很弱。他覺得是因為自己沒有找到合適的內容,因此希望我給他推薦一些好的前沿科技論壇網站,來幫助他提升閱讀科技內容的能力。
那麼,就讓我們從這裡說起,它和我剛才提到的,幫助孩子梳理出“感覺”,有直接的聯絡。我覺得,這位讀者遇到的問題,很可能是許多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過的普遍問題。
放到學習中的孩子身上,這當然也是無法迴避的,因為非常明顯,我們的中小學教育,已經很清楚地強調過,孩子需要具有非虛構內容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需要具有足夠豐富的積累。
回到給我留言的那位讀者,他提出的,希望能夠“提升閱讀科技內容的能力”,這個內容,我認為,當然無法歸結為像他說的那樣,找到一個或者一些“合適的前沿科技論壇網站”就能解決。
分享一些我自己在前沿科技內容的積累過程中的心得、和如何實現能力提升的體會。
我想,無論是應試的孩子,還是希望在這方面繼續學習的成年人,這些提升的路徑都是相通的。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吧。
我曾經因為相似的問題非常苦惱,在2008年的時候,我接手了央視的一個臺重點系列紀錄片,作為總策劃和總導演,這兩個名頭聽起來唬人,其實它們真正的意思是,從構思到文字結構再到拍攝製作,都需要你來完成。
題目是什麼呢,是《生活在2050》,內容主幹呢,是透過摸清科技發展的脈絡,來預測2050年人們將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這樣一個主題的系列紀錄片,對當時的我來說,是非常硬的一塊骨頭。影響到未來人類生活的科技,涉及到方方面面,那是一個何其龐大的主題,又是何其深奧、繁雜的一個主題啊!
我完全迷亂了,就連從哪裡入手,都想不清楚。讀書?學習?採訪?……這一切對於當時的我來說,能起的作用好像都不大,都沒辦法徹底解決我的問題。
事實上,當時中國科學院正在整理出版一套叢書,大致的書名叫做2050年科技發展路線圖,這套書是2009年發行的,中科院作為我們那個系列紀錄片的總顧問,很慷慨地把還沒有定稿的版本提供給了我。
說起來,這套書的內容和我將要做的紀錄片內容,是非常對應的。但是它對於當時的我來說,無法起到作用,因為很簡單,我的思維還沒有跟上。
也就是,我還沒能積累出一種科學的思維,來面對這麼龐大的科學主題。後來這套紀錄片,我用非常笨拙的辦法,採訪了非常多的科學家,下了很大的功夫,把它做了出來。
我自己是不滿意的,但是這套片子對我的刺激,我認為是很有作用的。
是的,那個階段的我,在面對龐大的科學體系時,的確很像一個面對著非虛構內容的孩子。
非虛構內容,相對於虛構的文學類故事類讀物,是相對枯燥的、存在體系的、需要循序漸進做出積累的,在認知上是有要求的。
如果仍然是一種面對虛構內容的閱讀態度,來面對非虛構內容的閱讀,會讓人覺得吃力、並且沒有效果,也就是,記不住,即便零星地記住了一些,也形不成真正的輸出。
從頭看,看前因後果,看完全程,許多事情才會變得更理性、才會更加遵從理性
那麼,當我們面對非虛構內容時,到底應該如何閱讀呢?
仍然是一位科學家給我帶來的啟發——
說起來,在我的採訪生涯中,遇到的所有科學家,我都對他們充滿感激,因為他們給我帶來了如此多的正向的影響和幫助,許多幫助都是立竿見影的。我會在這裡,列舉一些,希望也能幫助到學習中的孩子們。
幾年前,我在做一個關於3D列印的系列,當時3D列印這個概念和實踐都很火熱,我從南到北走了一遍,採訪了在這個領域非常有名的幾位實踐者,他們當中有學院派——也就是從大學裡做起來的科學家團隊;也有企業派——基本是在國外積累了許多經驗,然後帶回國內求發展的科學家團隊。
我今天想說到的,是湖南華曙高科的許小曙先生。他在美國著名的3D列印公司工作了不少時日,基本見證了3D列印從最初、以及一路走過的發展歷程。
具體的採訪內容,不屬於今天的主題。我之所以要提到許小曙先生,是因為他在和我進行採訪之外的閒聊時,說到的一個內容。
科學家的閒聊,往往會流露出許多真知灼見,記得當時我們的採訪告一個段落,許多問題都聊得很深入,許小曙先生顯得意猶未盡,這時我問了一個有些八卦的問題。
因為當時3D列印實在太火了,在國內簡直是風起雲湧的態勢,競爭也顯得激烈。這難免讓人看不清楚,作為一項新興的高科技製造技術,也是一個社會新熱點,參與者眾多,各自的方式與重點都不一樣,論爭也難免存在。
那麼我就很想知道,身處於論爭與競爭核心的這些科學家與實踐者,是怎麼看待這項技術的發展與未來的,他們各自都有自己的最佳化選擇,那信心到底建立在哪裡呢。
這時,許小曙先生就給我說了這樣一番話。他大約是這麼說的——這就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看不清楚的人,是因為沒有看到前因後果,沒有從頭看。在國外,尤其是美國,已經經歷了一輪清洗,所以一切都在變得更理性。我們現在要做的,也是等,等淘沙到最後,看留下來的那些,到底走的是哪條路。
許小曙說了一個非常樸素的道理,從頭看,看前因後果,看完全程,許多事情才會變得更理性、才會更加遵從理性。
後來,我常常會想起這番話。回想我剛剛接手紀錄片《2050》的時候,我手裡不是沒有掌握素材,各種線索和頭緒也非常充足,但因為充足而繁亂,讓人無從著手。我沒辦法凝聚出足夠的理性,來處理素材,也就是說,我沒辦法用一種令人滿意的方式,把掌握的素材和資料統領起來,形成一個好的創作結構。
那就是因為,我沒有試圖去看前因後果,去看完全程,去梳理脈絡,也就是,還沒有一個好的邏輯底層,又如何能夠得心應手地進行創作呢?
我後來習慣於把科學和歷史結合起來進行講述,其實就是得益於之前的許多采訪經歷和創作經歷。層出不窮的科學與技術內容,每天都在更新,更新固然是重要的,然而任何一項科技的發展本身,都有它的前因後果,無論它在前沿的風口多麼耀眼,在那一簇光芒的背後,一定有豐富的累積,去了解那些累積在背後的內容,會讓你的認知變得清晰,會在許許多多的恍然大悟中發現,你正在真正掌握這個內容。
一個很好的科普範本——“帶有前因後果的、一定程度上科學史式的寫法,會為讀者梳理出對於一門精深學科的理解通途。”
說到這裡,我想舉一個特別好的科普內容的例子。
它是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親自為大眾所寫的科普——我說的是埃裡克.坎德爾,他因為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的發現而獲得諾貝爾獎。
他認識到需要向普通人普及這門科學,因為他看到,許多沒有科學知識背景的人,也熱切地想學習這門新科學,於是他決定要為普通人寫一本書。
坎德爾最終選擇了寫自傳的形式來寫這本書,他回憶了自己的研究之初,那時,也是現代認知神經科學開始發展之初,這兩段歷史是緊密重合的。
坎德爾自己的研究歷史,就是一部有效的現代認知神經科學的發展史,或者說,他一直見證了這門科學的發展。於是我們從坎德爾的自傳裡就能看到,他最早的興趣點是什麼,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在自己的人生經歷中,走到了後來的認知神經科學領域,並且,伴隨著他所瞭解到的、與這門科學的發展史相關的那些人和研究故事。
人們對於大腦及神經的物理特性、生物特徵,一切的探索和理解都在深入,深入的路途上,滿是曲折,而當他每每講到那些歷史上出現過的偏差和誤解時,卻往往又是新的轉機的開始。
坎德爾的自傳是一個特別好的科普範本,他相信,像這種帶有前因後果的、一定程度上科學史式的寫法,會為讀者梳理出對於一門精深學科的理解通途。
以“人工智慧”系列為例——“畫出一個有效的思維導圖”
現在我想以“人工智慧”系列為例,給大家梳理一下,我大致是一種怎樣的整體邏輯,以及,受眾可以從這樣的邏輯中,獲得怎樣的理解通途。
我用了十集的篇幅,來講述人工智慧。
這十集是被一段歷史牢牢統合起來的,可以用非常簡略的語言概述它的前因後果——
“圖靈,在戰爭的催生作用下,提出了計算機的概念,因為人們早已在思考,機器能否獲得與人類一樣的智慧。
後來的科學家開始沿著不同的道路發展人工智慧,一條道路是,讓機器憑藉強大的運算能力,實現快速的資訊處理;
另一條道路是,讓機器模擬人腦,像人那樣學習。哪條路能走通呢?
在國際象棋領域戰勝了人類棋手的深藍、在智力問答節目中戰勝人類冠軍的沃森、以及在被寄予厚望的最後領地——圍棋上,也戰勝了人類的阿爾法狗,它們一步一步地實現著機器的智慧進化。它們距離人類的大腦思維方式,到底還有多遠呢?
一種名叫“深度學習”的技術出現了,它希望以越來越接近人腦的思考模式,來打造屬於機器的智慧。
我們熟悉的“人工智慧危機論”,針對的正是這樣的技術。”
好的,我已經概括結束。這是一個簡單的脈絡,它的本身,是一個完整的、前因後果清晰的邏輯。
我們可以把它看做一個有效的思維導圖的主幹。
“人工智慧”系列的十集、大約三萬多字的內容,看似繁雜,卻完全統合在這根主幹上,那是十個自成主題的內容,它們之間,依靠主幹產生著聯絡。
這樣一個大邏輯套小邏輯、大主題套小主題、用歷史邏輯貫穿科學邏輯的結構方法,有助於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用一種整體化的視角,來看待一門大的學科或一項大的技術,而不是割裂開的,零散的,讓人形不成長久記憶的內容。
非虛構內容的“輸出”——“從有效的積累,到自如地輸出,這中間存在多大的一條溝呢?”
現在我想說一說非虛構內容的“輸出”問題。
從有效的積累,到自如地輸出,這中間存在多大的一條溝呢?需要什麼樣的操練才能跨越呢?
這對於許多需要應試的孩子來說,可能是一個比較迫切的問題。
現在的小升初考試、中考和高考,寫作已經佔據了大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分比,我們都很清楚,語文成績的主要拉分項,就是寫作。
對於應試的孩子來說,“輸出”問題主要集中在寫作上,對於年齡段更小一些、以及對於許多即將進入社會的學生、甚至成年人來說,“輸出”問題,就是表達。
如果我們已經忘記了作為一個孩子時的表達難題,那就往自己身上想一想。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積累,和今天的孩子一樣,每人都積累了不少知識,科學的、歷史的、人文的、地理的,但是,當需要把積累拿出來用,也就是需要表達的時候,那些積累好像都不太管用,往往是這個話題知道一點、那個知識有那麼點印象……但就是沒辦法侃侃而談起來。
在孩子身上的表現就是,無論是表達,還是寫作,都不太能形成“對應的”輸出,也就是,相對於孩子們已有的積累,他們的輸出,顯得太單薄了。
“人類的學習對於大腦來說,是存在規律的。我們因此相信,幫助孩子從理解到吸收、再到輸出,實現這個全過程,是一件值得去做、也能夠看到成效的事。”
在孩子的教育中,總是很強調閉環,就是說,你教給他,要看到他吸收了、消化了,然後有練習題來鞏固他的吸收和消化,有考試題來檢測他吸收和消化的程度。
完成這樣一個閉環,大約就能算是一次成功的教育。
放到像科學人文類知識的普及教育內容上,我也希望完成一個閉環,我對這個閉環提出的要求是,希望能夠透過一個“閉環”式的內容設計,實現孩子從理解到吸收,再到輸出的全過程。
“大腦的秘密”系列裡,有關於記憶規律、也就是記憶機制的內容。
科學家曾經透過實驗測試,來探究大腦的反應、知覺、記憶等等,這些都在說明,人類的學習對於大腦來說,是存在規律的。
幫助孩子從理解到吸收、再到輸出,實現這個全過程,是一件值得去做、也能夠看到成效的事。
做一名科學記者帶來的啟示——“兩次“閉環”的學習:前期調研——採訪輸出——後期整理學習——再次輸出。”
說到這裡,我想分享一個我自己的體會。我得說,做科學類紀錄片導演這個工作,是一個頻繁的閉環學習的過程。
怎麼講呢,你在採訪一名科學家之前,你需要做大量的資料蒐集、背景瞭解——包括科學家自身的背景、學術研究背景、他的研究成果、以及他在該領域學術鏈條上、能起到怎樣的關聯作用……等等;
這決定著你能否在採訪中具備和他的對話基礎。
非常幸運的是,我的第一次採訪,就讓我明確了這個道理。
我採訪的第一名科學家,是著名的鄒承魯院士,鄒院士已經在2006年去世了,他是我們國家近代生物化學的奠基人之一。
正是鄒院士讓我從一開始就很明確——需要努力做到,具備和一位科學家對話的基礎。
那時候我剛剛踏出校門,真的有初生牛犢的那股勁,記得當時先是給鄒院士的助理秘書打電話,兩分鐘就被委婉回絕了;我連想也沒想,又撥通另外一個電話,沒想到是鄒院士親自接的,非常非常巧,他碰巧在那裡接到了我的電話。
聽我說明了採訪意圖之後,我再次沒想到,鄒院士直接同意了。如果放在現在,我會感嘆,老天厚待了我這個初出茅廬的小記者。
鄒院士不僅同意了採訪,還在電話那頭細細地告訴我,你把哪個資料、哪個資料找來讀一讀,然後你就都明白啦,我們就哪天哪天見面聊吧……你能想象我當時的幹勁嗎,我簡直要飛起來一樣衝到圖書館,不僅把鄒院士說的資料仔仔細細地學習、畫標、做筆記,而且把能找到的相關資料,全部學習了一遍。
我的努力是有回報的,我的第一次採訪很成功。
現在,我要說到“閉環”的另一個環節——採訪。
當進入採訪,前期的積累,立刻需要轉化為“輸出”,如果一名記者無法透過自己一定程度上的“輸出”,獲得科學家的信任,那他勢必將經歷一場失敗的採訪。
採訪結束後,你從科學家那裡的採訪所得,又將讓你經歷一次素材大整理,和新的消化吸收過程,然後再做一次面對觀眾的“輸出”。
好了,基本上是這樣兩次“閉環”的學習:前期調研——採訪輸出——後期整理學習——再次輸出。這樣一輪一輪的操練,對個人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提升。
所以我是覺得,如果學生期間能夠接觸一些實操性的記者採訪訓練,或者社會實踐活動,應該去參加,你會體驗到自我能力的提升。
強化練習——“將消化吸收與輸出並行起來”
我之所以舉出記者採訪的例子,就是因為那是一種反覆強化練習的過程,那個過程中,消化吸收與輸出是幾乎並行的,並且要求的是有說服力和有感染力的輸出。
這和現在的孩子們面臨的應試寫作需求、輸出表達需求、以及自我呈現的需求,都是可以對應的。
因此我會設定緊密相關的練習題,尤其是簡答題。
那些題當中,一部分可以直接在課程中找到答案,因為它和課程邏輯是完全一致的,出這類題的目的,是考察受眾是否準確地掌握了主題邏輯;
還有一部分,則是延伸思考題,在課程中有相關內容,或者相關思想的體現,如果要比較高要求地回答這類簡答題,需要小聽眾稍微拓展一些,或者是事件的拓展、或者是理念的拓展,如果孩子能主動去做這樣的工作,會對他們自身的思考、推理和理論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輸出的技巧”實操說明
關於輸出的技巧。我做了一些專門的積累課和輸出課,正是基於幫助孩子積累、並且進一步實現輸出,這樣的目標。在那裡會講到的輸出技巧,都非常實用,是經受過檢驗的。
現在就把“我們一起來寫高考作文”的幾段小內容,摘要地分享給大家。
2018年的高考材料作文題《飛機與彈痕》,材料如下:“二戰期間,為了加強對戰機的防護,英美軍方調查了作戰後倖存飛機上彈痕的分佈,決定哪裡彈痕多就加強哪裡,然而統計學家沃德力排眾議,指出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受到重創的戰機,很難有機會返航,而這部分資料被忽略了。事實證明,沃德是正確的。”
如果完全沒有積累到相關內容,你會怎麼寫呢?如果你看到題面上這段內容,腦子裡一片空白,感覺這些內容完全陌生,從來沒有接觸過。
你先不用害怕,因為,一定還有同學和你是一樣的情況,接下來,要比拼的,可能就是邏輯推理和想象力了。
怎麼講呢?也就是,需要你在已有資訊的基礎上,利用邏輯推理和想象力,進行有理有據的擴充。
如果我們把自己代入到那個特定的歷史場景,設定出一個人物,他可以是一名戰鬥機飛行員、可以是一名軍方調查人員,也可以是英美軍方高層一名決策人員,總之,他將從自己的視角,完整經歷這次事件。
那麼,你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根據題面文字的經過說明,運用合乎邏輯的推理、和恰當的想象力,把它還原擴充為一個完整的故事。
它有時間(就是二戰時期)、有人物(就是你的設定,加上統計學家沃德)、有地點(可以是空中戰場、軍方調查總部、以及統計學家沃德的辦公室……等等),更有事件(這可就太好擴充了,那完全是一個精彩的,矛盾突出的故事模板)。
以上,是針對沒有積累的同學,可以運用邏輯推理和想象力,對故事進行擴充的寫作方法。
那麼,針對有積累的同學,我也做了一些建議,例如,你可以運用“三分鐘定律”,用一個鉤子式的開頭,先抓住閱卷老師的心,這能讓他在腦海裡,對於你的作文基礎分,先劃定一個大致的範圍。
有了一個精彩的開頭之後,接下來同樣精彩的演繹,又可以怎麼實現呢?
因為以上的幾個話題,都已經在編外小課堂裡,有專門的篇幅在介紹,我就不多分享了。
總結我堅持認為,沒有孩子理解不了的,如果孩子沒能理解,那一定是因為沒能講得足夠明白,或者說,講述的方式沒能進入孩子的理解範疇。
所以我會盡可能地引入通常被認為是孩子難以理解的那些科學話題,然後找到恰當的方式,把話題說活說透、說明白說深、還要說有趣,幫助孩子實現真正的理解;
接下來,要繼續做的“幫助”這件事,就是在於幫助“輸出”。
科學是一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對於科學內容的理解和繼續深入,也意味著,它需要你的思維方式不斷改變、同時也會帶來思維方式的不斷改變。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對於科學內容與科學體系的認知過程,和課內必學科目的認知過程還是有區別的。
這個區別,一方面體現在重視程度上——這一點,相信家長們也會有和我一樣的感覺,因為它不是一門必考科目,因此自然而然地,對它的學習就排在相對靠後的位置。
但是現在,在課內學業的要求上,科學內容正在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的佔比在提升;
那麼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與科學認知相關的思維方式,我們認為,是越來越受到重視,也就是,對孩子進行考核的科目細節當中,越來越強調,在科學思維中常見的例如:理解、掌握、推測、證實、直至輸出,這些過程,孩子能否獨立地完成它。
相關的,就是例如高考題中已經出現的科學類材料作文題。
在中學孩子的學習中,也是越來越多地出現給定命題,透過獨立搜尋素材,完成思考和論證、並輸出成為有說服力的文字,這樣的學習課題。
類似的課題,越早地給予孩子,孩子習慣得就越早,它屬於一種認知塑造,有時候就像學一門語言,也是越早就能越好地在孩子的腦海裡形成長久印記。
簡單來說,對科學內容和科學體系的學習和認知訓練,更像一個、或者說更應該把它看做一個能力體系,也就是說,它幫助孩子獲得的,不僅僅是一些知識點的積累,更多的是思維方式的改變、和能力的提升。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在強調一點,要重視輸出,它在孩子的學習閉環當中,相當於一個檢驗,檢驗孩子理解的準確程度、和理解的廣度深度;
同時它更是一種有效的訓練,孩子會在這個“輸出訓練”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如何思考更加有效、更加理性,如何運用已掌握的素材更有說服力,以及,如何把現有的理解延伸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