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杜甫生活的年代,有朋友圈,以杜甫文青的特性,應該不管是什麼事都要發個朋友圈。草堂選址啦,朋友雪中送炭啦,種樹啦,開花了啦,朋友圈每天更新。
可惜,那個時候沒有朋友圈,但有詩文圈啊,不影響更新速度。杜甫對當年草堂的朝向,規模,結構,園林景觀,環境風物,在他的詩文裡進行了反覆的描述。
公元759年冬,新年前,漫天風雪裡,杜甫攜家帶口,從甘肅一路跋涉抵達成都,繁榮富庶的成都與苦寒的西北相比,讓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髮圈的《成都府》中寫道:“曾城填華屋,季冬樹木蒼。喧然名都匯,吹簫間笙簧”。初來乍到,杜甫一家借住在浣花溪旁的一座古寺,朋友彭州刺史高適送來大米,鄰居送來蔬菜接濟,“朋友圈”裡於是有了“古寺僧牢落,空房客寓居,故人供祿米,鄰舍與園蔬”的詩句。
冬去春來,寒冷的冬天終於過去,春暖花開之際 ,劍南節度使,成都府尹裴冕為杜甫在浣花溪上游選了一塊風景優美,環境幽靜的地方開始修建草堂,這就是“朋友圈”裡《卜居》的“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的來源。
修房子需要錢啊,真是瞌睡遇到枕頭,正好杜甫的表弟王十五司馬來訪,送了一筆錢,於是老杜的“朋友圈”又更新了“憂我營茅棟,攜錢過野橋,他鄉唯表弟,還往莫辭勞”。
就這樣,在親朋好友資助下,草堂初成,大概老杜也沒想到吧,幾千年後,這裡成了文學聖地。
也幸虧老杜有“髮圈”的喜好,才讓我們今天能從詩文裡窺視到幾千年前成都的風貌。“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浣花溪水水西頭”“西郊向草堂”“野老籬邊江岸回”,“二江聲怒號”,“舍南舍北皆春水”,從這些詩文裡,今人推演出當年的草堂究竟建在何處。
萬里橋,就是今天成都的老南門大橋。
百花潭,非今天的百花潭,而是古百花潭,位於龍爪堰附近,因泥沙淤積,漸漸消失。
浣花溪,就是今天的浣花溪,浣花溪由西向東,“水西頭”指上游。“江岸回”,江也是指浣花溪,
二江指內江和外江,內江就是郫江,外江就是清水河。舍南春水,就是外江清水河,舍北春水,就是內江郫江。
所以草堂就建在成都西郊,老南門大橋西面,龍爪堰北面,浣花溪上游,內外兩江之間,古百花潭處。
老杜的朋友圈是不是有百度地圖的既視感,“圖經”名不虛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