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是書聖王羲之的活動遺址,現為一處幽雅別緻的古典園林,位於浙江紹興城西南13公里的蘭渚山下。這一帶“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是山陰道上的風景佳麗之處。相傳,越王句踐曾在這裡種過蘭花,漢代又在此設定驛亭,因得此名。1600多年前,蘭亭又由於王羲之邀約的一次著名的文壇雅集聞名海內,從此成為歷代書法家的朝聖之地。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上巳日,王羲之邀約當時名士謝安、孫綽等並親朋子侄41人聚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行修禊之禮。上巳在我國古代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因其定於陰曆三月上旬的巳日而得名,魏以後始固定在三月初三日。上巳節的主要內容,是行“修禊”之禮,這是為除災去邪而舉行的一種儀式,又稱“祓除”。祓除的時間、地點和方式各有不同,通常於歲首在宗廟、社壇中舉行,但以陰曆三月上巳日在水邊拔除最為流行,叫做“春禊”(陰曆七月十四日也是一個重要的修禊日,叫作“秋禊”)。祓除的方式,起初比較簡單,是先往人身上塗滿牲血(後改為薰香),然後躍入水中洗濯,潔身去邪。《後漢書·禮儀志》曰:“(三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宿垢疢為大潔。”除了這個“釁浴祓除”外,上巳節還有一個饒有興味的節目,便是作曲水流觴之飲,據說也可以除去不祥。
是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群賢畢至,少長鹹集”。王羲之等人列坐於蘭渚上環曲的小溪兩側,將酒觴置於清流之上,任其逐流飄浮。一旦酒觴停頓在誰的面前,誰就得即興賦詩一首。如賦詩不成,則罰酒三觴,以為娛樂。在這次雅集中,共有26人作詩共37首。事後,王羲之將這些詩匯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下了宴集的盛況和與會諸人的觀感。序文共324字,字字玲瓏,點畫富於變化,重字俱構別體,這就是被褚遂良評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因詩作成於上巳節,故亦稱《禊帖》、《禊序》、《臨河序》等。《蘭亭集序》不僅書法精絕,而且文采燦然,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件珍品。王羲之身後,一直被王氏家族作為鎮家之寶,代代相傳。初唐以後,《蘭亭集序》真跡失傳,但臨本卻相衍不絕,據統計,不下500餘種。
明· 錢榖《蘭亭修禊圖》(區域性)
至於蘭亭,在歷史上幾經遷址。晉時在東北隅的石壁山下,宋時又移至西南方石壁天章寺前。現在的蘭亭為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遷建。1980年重修後,蘭亭依然依山傍水,竹木掩映,風姿更勝當年。
蘭亭的總體佈局錯落有致,景觀設施以流觴亭為中心,南浚鵝池,北築御碑,西為蘭亭碑,東為右軍祠,展現了我國傳統的造園藝術。步入景區,穿過一條修篁夾道的石砌小徑,迎面就是鵝池碑亭,碑上“鵝池”兩個赫然大字,字型雄渾,筆力遒勁。傳說王羲之當時剛剛寫好“鵝”字,忽聞聖旨到,連忙擱筆接旨,他的兒子王獻之順手提筆一揮,續寫下一個“池”字,一碑二字,父子合璧,成為千古佳話。碑亭畔一泓碧水,即為鵝池。幾隻白鵝在池面上悠遊嬉戲,自然令人想起“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的詩句和王羲之以字換鵝的故事來。
過鵝池越三曲石橋前行,便是蘭亭碑亭,人稱“小蘭亭”。碑上刻有“蘭亭”二字,系清康熙皇帝手書。此碑在十年動亂時期被砸成三截,現在雖經修補,但未能復原,“蘭”字少尾,“亭”字缺頭,然而古意猶存。
小蘭亭東側為流觴亭,亭四周圍以木雕長窗,又有走廊環繞。翹角飛簷,古雅有致。亭正面門楣上高高懸掛著一方匾額,上書“流觴亭”三個金色大字。亭內有“曲水邀觀處”一匾,下懸唐名畫家李公麟的《蘭亭修禊圖》,畫中42人臨流觴詠,姿態各異,神態畢現,再現了永和韻事的場面。亭前曲水疊石,環境優雅,是今人舉行仿佔活動的場所。
唐·李公麟《蘭亭修禊圖》(區域性)
出流觴亭北行,是御碑亭。亭高12.5米,八角攢尖頂,重簷飛角,周設石欄,欄柱上鑿石獅,栩栩如生。東南、西南、東北三方均置石階,上雕龍迎旭日,形象生動。亭內一碑高6.8米,寬2.6米,厚0.4米,據說重達36000餘斤。碑正面鐫刻著清代康熙皇帝書寫的《蘭亭集序》全文,碑的陰面是清代乾隆皇帝書寫的《蘭亭即事》詩一律。碑底為須彌座,碑冠勒雲龍浮雕,為我國東南罕見碑刻。
沿荷花池繞過流觴亭東行,為右軍祠。祠內一泓池水,名“墨池”,池中建有四角方亭,叫“墨華亭”,有石砌小橋使亭與南北兩端相連。相傳王羲之臨池學書,常在池中洗筆,年深月久,池水均被染黑。墨池四周環以迴廊,迴廊壁上嵌有歷代書家臨摹《蘭亭集序》的遺墨。池北有廳堂三間,中懸“盡得風流”一匾,屏上掛王羲之畫像,兩旁陳列著“唐人摹王羲之墨跡”和“王羲之傳本墨跡”。右軍祠內濃郁的書法藝術氛圍,常使遊人浸沉其中,留連忘返。
和蘭亭隔水相望的“蘭亭書法博物館”為近年所建,這是一幢以弘揚蘭亭文化和交流書法藝術為宗旨的現代化建築。博物館揹負青山,樹木蔥蘢,溪流潺潺,環境清幽,為蘭亭再添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