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這些名畫背後的故事,你會發現,藝術並不是你想象的樣子)
本篇簡單例舉了中外的一些大師的名畫。一直以來,人們對這些名畫讚歎不已,佩服其卓越超凡的技法,同時又對這些名畫感到好奇。
所以,我們就來八卦下這些名畫產生的背後有趣故事吧!
1-《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畫家於1665年創作完成)
這是一幅我們都不陌生的畫,最好奇的點就是“這漂亮姑娘誰呀?”
嗯…關於維梅爾這幅著名肖像畫的畫中人究竟是誰,一直眾說紛紜。據說,畫面裡的女主人公是以他當時年僅14歲的長女瑪利亞為模特兒畫的。
畫面最BlingBling的高光處理,就是少女珍珠,以此為軸心向四處散發光芒。
畫家像建築師一樣設計光線,珍珠是沿垂線,少女頭巾褶皺是柱上開槽。珍珠在維米爾的畫中通常是貞潔的象徵,這幅畫被稱為“北方的蒙娜麗莎”。
這幅畫還有同名小說以及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哦。(2003年拍攝)還是寡姐演的呢,電影滿滿的復古氣息,每一幀都美得像一幅畫,整部作品就像一幅流動的油畫。
(雖然女傭與畫家的愛情是杜撰的,經過文人的紅袖添香,更增加了故事的可看性)推薦感興趣的小夥伴去看看哈~好好看吼~
2-最後的晚餐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 萊昂納多·達·芬奇 的傳世名作)
這是一個西方宗教題材的畫作,就畫在米蘭的一座修道院的牆壁上。
在這幅畫面上,我們可以看到有13個人,以主人物(耶穌)一字排開,坐在一張長桌的後面,餐桌上雖然擺滿了酒水食物,可是他們並不在吃飯。但是這幅畫的名字卻叫做《最後的晚餐》。
正如題名所述-這是耶穌和他門徒在一起的最後一頓飯。
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就要簡述下從耶穌和他的12個門徒的故事了。
耶穌嘛我們知道他是上帝的兒子,肩負著救贖世界,傳播福音的使命,傳遞基督教的教義。光靠耶穌一個人也不行呀,這不,耶穌就挑選了12個幹練之才(也就是這畫上的12個人),傳教授惑,協助耶穌在地上傳福音的使命。
簡單來講,就是耶穌是老大,而那12個門徒就是耶穌的小弟們~
本來呢,他們應給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地跟隨老大-耶穌有一番作為來著。誰知道,這12個門徒裡有一個叫猶大的門徒(小弟)叛變了!!!
就為了區區30塊錢啊,出賣的耶穌,直接導致耶穌後來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所以就有了耶穌被出賣之前的那頓晚餐之前的故事-最後的晚餐(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但是耶穌是上帝之子啊,神呀,當然知道誰要出賣他。於是在飯桌上淡然地說:“我知道你們中間有人要出賣我”
這話一出,小弟們(12門徒)都不淡定了,有的驚訝,有的憤怒,有的小聲議論,還有人,神色緊張…… 正如這幅畫上呈現的這樣,每個人物的動作神情都不同。
這不就和課堂上被老師抓到作弊一個情境嘛,嘿嘿
3-維納斯的誕生
(義大利畫家 桑德羅·波提切利 於公元1487年創作)
哇,看美女這個白白嫩嫩的就是我們的美神維納斯-主角兒。
既然名稱叫【維納斯的誕生】,那...美神是如何誕生的呢?這就要扒一扒維納斯“父母”的八卦啦!
在希臘神話中,地母蓋亞最先無性繁殖出了第一個孩子:天空之神“烏拉諾斯”。後來,蓋亞和烏拉諾斯結婚了,是的沒錯,這對母子結婚了
夫妻倆(母子)生了許多孩子:12位泰坦、3個獨眼巨人、3個百臂巨人,烏拉諾斯升級成了宙斯的爺爺。婚後,蓋亞推舉烏拉諾斯成為眾神之王,但漸漸的,烏拉諾斯剛愎自用,越發不尊重他的母親(妻子)了,於是兩人開始反目成仇。
然後嘞,蓋亞就指使小兒子克洛諾斯割下其父烏拉諾斯的生殖器並丟進了海里,在克洛諾斯將他父親閹割後,隨手將切下的陽具丟入海洋。
由於它是身體的一部分,所以不會腐爛,仍具有生命力並在海上漂浮著,並變成許多白色的泡沫。當這些泡沫到達塞普勒斯海岸時,就孕育出曠世美女-維納斯。
是不是很神奇,很離譜只想感嘆希臘人民的腦洞之大。
繼剛剛的3部西方作品,我們最後再講一箇中國的名畫故事吧!
4-《洛神賦圖》
(東晉著名大畫家 顧愷之 作)
原作已經失傳,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後人臨摹版本。
不過,這幅畫的靈感來源於哪裡呢?據說,這幅畫是顧愷之根據三國時期曹植的著名詩篇《洛神賦》而創作的。詩篇中描繪了曹植與洛神之間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
曹植我們都認識,那洛神是誰呢?她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女神,名為宓妃。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降臨到人間。
但洛神畢竟是神話人物,總得有個原型吧~難道和希臘的維納斯女神一樣,是想象出來的?
那我們就要來扒一扒這三國故事了!傳說呀,三國時期有一女子,名叫甄宓,生得花容月貌,傾國傾城。除了貌美,還賢良淑德。
後來嫁給了曹操的兒子曹丕。剛開始呢,曹丕對甄宓還算不錯,可後來,曹丕經常在外地打仗,常年不回家,一來二去,兩個人的關係就變得疏離了。
正在這段時間,另一個人闖進了她的世界,他就是曹丕的弟弟-曹植。歷史上才華橫溢的曹植,留下了許多著名的詩篇,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七步詩》。可是他偏偏受到哥哥的排擠,一直不得意。
So,同樣受到冷落的甄宓和曹植一見如故,惺惺相惜,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後來,曹丕稱帝,曹丕對於甄宓和曹植的私情無法再容忍下去,就賜死了甄宓,又當眾甩給曹植一個甄宓生前用過的枕頭,相當於昭告天下,自己的弟弟做了對不起自己的事情。
曹植因此萬念俱灰,睹物思人,於是在洛水河邊,寫下了一篇《感甄賦》,他把甄宓比作洛神,寄託他的相思之情。
後來,曹丕與甄宓的兒子-曹叡繼承了皇位,他為了掩蓋這一事件,將《感甄賦》改名為《洛神賦》。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洛神賦》字面上說的是曹植與洛神相戀,其實卻是透過洛神寄託對故人的思念。
顧愷之讀了曹植的《洛神賦》後,大為感動,遂凝神一揮,成就了這幅舉世聞名的《洛神賦圖》!
好了,今天的名畫背後故事分享就講到這裡,不知道看完以後,你對這些畫,是否有了更多的瞭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