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話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翻譯一下就是說,局面安定時容易保持和維護,事變沒有出現跡象時容易圖謀;事物脆弱時容易消解;事物細微時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發生以前就處理妥當;治理國政,要在禍亂沒有產生以前就早做準備。這裡反映老子“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思想。在順利的時候要注意排查隱患,不要讓細節的疏忽影響了整體的正常執行和發展。
企業經營、生產管理、產品研發、人力資源、市場開拓,要把握好時間、事物發展的節點,要善於運用“物壯則老”的法則,企業經營順風順水要拆解分析構成整體的各個區域性,整體上安定的,各部門、各部門之間、部門內部未必就是安定的;生產環節整體是正常的、穩定的,個別環節或許已經出現了問題或者偏差,但還不足以反映到整體上來;產品銷售總體銷售額和利潤率還不錯,不代表每個產品都是優秀的產品,或許有的產品質量正在下降、有的產品已經呈現出下行曲線;開會一團和氣,會下扯皮不斷;市場表面平穩,並無異常,實則已經停滯不前,危機潛行等等。作為企業的經營者不僅需要具備在危難中發現微光的慧眼,有帶領團隊跟隨微光前進的勇氣,有克服困難取得勝利的能力,還要有在平常中、在順境中具有見微知著、防患於未然的智慧和警覺。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合抱的大樹,生長於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築起於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重視新事物。再高大的樹木,也是從一棵小芽苗成長起來的。企業經營中需要有發現這種具備長為參天大樹芽苗的慧眼並給予必要的重視和支援。很多偉大的發明和創新在最初的時候往往因不為人所認識而得不到重視,商業領域也是如此,新產品、新模式、新理念、新人才、新技術、新材料、新創造、新發明等等,看不懂或看不到它的未來和價值而忽略,結果被競爭者後來居上,悔之晚矣。新事物往往依附於舊事物而產生,新舊迭代往往是看似“弱小、無用”新萌芽以不可抵擋之勢滌盪舊物,最終取而代之。
重視正向的積累。企業就像樹木,偉大的企業就像參天大樹,具備優良的基因,獲得良好的環境和機遇,這是成為偉大企業的先決條件。但是企業自身日復一日的正向的積累無疑是企業量變達到質變的最為關鍵因素之一,所有的外因無不是透過促使內因,進而透過內因推動事物的發展。沒有長期的資金、技術、經驗、人才、抗挫折、人脈、產品佈局、產業鏈完善、企業哲學修正、企業文化的建設、品牌資產等等多方面的長期的正向積累,就不能成長為一家偉大的企業。
互為因果,臨在當下。今天的大樹是昨天成長的結果,今天的成長是明天大樹的成因;因匯聚成果,果成為下一個果的因,昨天是今天的因,今天是昨天的果,同時今天又是明天的因。真正的強者不戀過去,因為過去的不能再來,不念未來,因為未來還沒有來到,只是用心臨在當下,專注於當下的時刻,拼命努力,今天比昨天做到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長期的正向積累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結果。
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堅持。在企業的經營中,戰略方向正確,剩下的就只有耐心和堅持,哪怕日拱一卒,也一定要堅持到底,直到成功!優秀的企業就像樹木的生長,陽光充足,風調雨順,就向陽而生,努力生長,寒冬來臨,樹葉落盡,也會繼續生長,書寫年輪。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有所作為的將會招致失敗,有所執著地將會遭受損害。因此聖人無所作為所以也不會招致失敗,無所執著所以也不遭受損害。正如南懷瑾老師說的,由於聖人懂得宇宙萬事萬物隨時都在變化,所以聖人不固執成見,而是隨時應變、通變。商業經營更是隨時都在變,每一剎那都在變易之中,最重要的是知道應變;應變還不行,要通變,配合變去變,這就是“為無為”。能“無執”,能應變、通變,不執著,所以,才不會失敗。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人們做事情,總是在快要成功時失敗,所以當事情快要完成的時候,也要像開始時那樣慎重,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經營企業開始的時候往往非常努力,拼搏進取,依道而行,時間久了或者企業做大了,感覺已經成功了,開始驕傲起來,驕傲是逆道而行,逆道而行必然招致失敗,這是久經驗證的道理。李自成不明白這個道理,洪秀全不明白這個道理,導致了迅速的敗亡。曾國藩明白這個道理,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因此,有道的聖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難以得到的貨物,學習別人所不學習的,補救眾人所經常犯的過錯。這樣遵循萬物的自然本性而不會妄加干預。懂得了天道“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自然作為經營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修行,堅守別人所不能堅守的天理大道,學習古聖先賢的思想,去影響身邊的人,團結身邊的人,把自己的優良品德傳遞給身邊的人,時刻懷著一顆真誠、謙卑的心,虛懷若谷,慎終如始,方能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事業。
如果您正好讀了這篇小文,如果您正好也喜歡《道德經》,喜歡傳統文化,可以關注只要讀書,留意《商話道德經》後續系列短文,也可以留言交流,切磋之中皆有所進步,則於我甚幸,誠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