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獲得了第一名,你真的很棒”;
“你是最厲害的,因為你在比賽裡勝出了”;
“你比小明高了三個名次,真的不錯啊”
……等等。
這些看似高明,實則過於籠統且缺乏智慧的口頭禪,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撫養人們經常用來誇讚孩子的語言,這樣的誇獎要不基於外界的肯定和嘉賞,要不基於和別人的主觀對比,缺乏對孩子本身的關注和肯定。
長遠來看,這樣的誇獎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甚至是社會焦慮、教育焦慮的重要來源之一。
偉大的撫養人們為何會這樣?
1、撫養人的錯誤定位是滋生教育焦慮的溫床
撫養人的人生階段:結果會影響整個家庭的生死存亡;
孩子所處的人生階段:結果往往並不重要,而對待結果的態度卻影響他們的思維和核心。
撫養人把自己對結果和收穫小心翼翼的態度傳遞給了自己的孩子,他們自以為這是一種負責。
其實這只是因為他們沒有看清楚自己自己和孩子分別處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而已。
於是,一個以孩子為核心的焦慮的家庭產生了……
一群焦慮的家庭產生了……
再後來,
焦慮的一代人長大了,
一個焦慮的社會誕生了……
其實撫養人和孩子的處境各不相同,軌道不一,該學習的任務並不一致。
2、撫養人的天真初心:你必須為我而活
有這樣一類撫養人,他們覺得自己沒能獲得的東西一定要讓孩子代替自己爭取到,這樣才能證明他們自己的成功。
所以一遍遍強調這些他們自己想要的東西,當他們的孩子覺得這種證明毫無意義,並且不願意順從和繼承他們的意願時,社會上便“聽說”了又一個叛逆的孩子。
其實這個社會上原本沒有那麼多叛逆的孩子,扣的帽子多了,也便有了許多叛逆的孩子。
是的,這個時候撫養人往往會透過誇獎的方式來一遍遍強調結果和收穫,從而到達控制孩子,為我所用的目的。
這樣的撫養人內心缺乏某種對生命的敬畏,他們總覺得孩子是“私有物品”,所以要求孩子的時候肆無忌憚,他們也並非又蠢又壞,只是還拒絕承認自己孩子本身的價值,拒絕欣賞孩子。
期待這類撫養人改變他們的觀念比較難,所以他們的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來撫養自己。
3、撫養人們不當的誇獎最終導致了社會焦慮
總之,無論是出於以上哪種目的,看似是誇獎,實則都不是出於自然而然的讚賞,而是極具目的性的控制手段。
這樣不恰當的表揚,實際上是在要求孩子學習成人的態度和焦慮,太多的焦慮導致孩子喪失了對過程的關注,這剝奪了孩子們學習和養成思維的精力和心力。
他們習得了功利,但是無法意識到這是功利。
許多還尚未進入社會的孩子就已經開始焦慮,他們日夜煎熬的時候甚至都不清楚自己在焦慮什麼?這種焦慮會把自己引向何方也不得而知。
在這點上,我們可以說我們這個時代的孩子是可憐的,他們像熱火鍋上的螞蟻一樣焦慮著自己並不理解的焦慮。
最極端的情況是,出於對結果的渴望,於是很多人變得不擇手段,這種思維甚至會引領一個孩子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這也是基於對過程並不在意的嚴重後果之一,在犯錯的瞬間,他們心中只有對結果的追逐和仰望。
因為在過往數不清的歲月裡,他們的撫養人不斷強調和洗腦:“結果是唯一的意義所在。”
似乎我們這個時代的撫養人連日常原本美好的誇獎都充滿了目的,其實語言裡的虛情假意孩子們都有所意識,他們只是站在了維護撫養人面子的角度上而不去戳穿,或者說他們的弱勢地位決定了他們只能看著撫養人的謊言而目瞪口呆。
其實孩子們尚處的年齡階段,對於他們來說,得失並非是第一位的衡量,他們的生活以過程為重,在過程中體驗,在體驗中領悟,在領悟中成長。
4、結論:
從長遠來看,我們的下一代究竟需要怎樣的誇獎?
1、基於態度的誇獎;(只要孩子對一件事情的態度端正且積極,那麼就是值得一提,值得誇獎的)
2、基於努力的誇獎;(我們確定看到了孩子的努力)
3、基於美德的誇獎。
同時要注意:
1、語言不能過於籠統,要用具體的語言來誇獎具體的行為;
2、誇獎來自內心,不能虛情假意;
3、誇獎不能敷衍,用具體行動來代替敷衍。
4、孩子做了一件好的、對的事情,得到撫養人的誇獎,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5、美好的展望:
我們堅信,當全社會誇獎孩子的方式得以轉變的時候我們這個社會的教育又多了一份希望。
因為某天孩子對待學業的態度得到了由衷的欣賞和讚美,所以他知道了自己認真對待學習的態度是珍貴的,他內心對此多了幾分肯定,對自己多了幾分自信,多了幾分快樂,也多了幾分強大。
由於帶著這份快樂和自信而努力,所以他多了幾分效率,也因為這份效率,造就了他越來越多的自信。
而當初的那份態度也給了他能力的加持,無論做什麼,他都會把當時的態度遷移過去,於是認真的態度自然成就良好的結果。
有了一個個小的良好的結果,他又增加了自信,能力和經驗於是又得以提升,他的人生開始走上良性迴圈的創造之路。
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輔以道德的引導。
於是,這個社會又多了一個真正強大且有能力的孩子,這個社會又多了一分希望。
這樣心態健康、人格健全的孩子越來越多,社會的風氣逐漸扭轉。
是的,我們可以塑造一個心態健康的自己,還可以幫助塑造健康的下一代,甚至為塑造健康幸福的社會而貢獻力量。
關注我,我是@成長髮展日記#教育微頭條##正能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