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真聰明”、“你們家寶寶真好看”,這是很常聽到的誇讚,說者容易、聞者開心,至於真實如何,不去計較,畢竟孩子的未來會有怎樣的發展誰也不知曉。當然,也會聽到很多家長、老師反饋,“腦瓜子挺聰明的,就是不好好用功。”在用功前面先認同其聰明,接受度就高了許多,毫無疑問,也會滋生出沾沾自喜的心態。對於聰明,都有著太過強烈的追逐,誰也不想被認為不聰明,於是掩藏其努力,不願承認過於努力的心性,實現因聰明而躺贏的傲嬌。
在“終身成長”這本書裡,圍繞兩種思維展開的對比分析,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它們體現了應對成功與失敗、機遇與挑戰時的兩種基本心態,走向不同的人生際遇。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這是她在對成功進行了數十年研究後,發現了思維模式所集聚的力量,帶來了很深遠的影響。“做不到、太難了、學不會、腦袋笨”等等,這些固定型的思維每時每刻地左右著人生的走向,放棄著許多我們曾羨慕的一面,接受著自己的平庸,一點一點地將自己的人生拱手讓給了虛度與人言。是的,知道了這些理論知識,並不能一蹴而就地走上星光大道,仍是一點一滴地轉變思維,一點一滴地付出努力,始終保持成長的意識。
其實這本書還挺通俗易懂的,用很多的例項來說明兩種思維,特別在體育、商業、人際關係、教育等方面展開了詳盡的說明,讓人噓籲不已。對於很多的示例,作為局外人一眼就看到了放棄的可惜,擁有如此的天賦,在一片喝彩中,呈下坡趨勢而滑行,我們嘆息他們所擁有的天賦浪費,畢竟平庸如我們,正是缺少了天賦、才情才墮落在平凡的人世間。就像古時方仲永的故事,好生生的一個神童,硬是被眼前的利益折服成了一個悲劇性的故事,方仲永的父親以為神童是烙印而持久的標誌,與努力無關,與其叫神童,不如叫神仙了。
愛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但是很多人仍然固化地認為百分之一的靈感尤為重要,普通人之所以成為普通人正是因為少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始終看不到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記得在學英語時,看到關於郎朗的文章,特別的意外與震驚。郎朗在兩歲半就展現了對音樂的濃厚興趣,他的父親發現這份天賦並持之以恆地欲以培養,父親辭職帶著年幼的郎朗來到北京學習,這條路是辛苦的,小小年紀離開母親的懷抱,每天跟冷漠無情的琴打交道,遇到不認可甚至言語中傷的老師,可想那時的郎朗面臨的苦痛與壓力。
父親是孤注一擲的北上,肯定不允許退縮與挫敗,才不會顧及老師多麼的不喜歡郎朗,他所要的是付出努力後的成績,年幼的郎朗不堪這份折磨,甚至要放棄,氣的父親拉著他要一起跳樓,嚇壞了的郎朗抑鬱了很長時間,經過慢慢的疏導才能繼續用心投入到音樂中去,也是這份努力與堅持不懈,終於取得了傲人的成績。所以這份天賦背後潛藏了多少的辛酸和努力啊,不經歷風雨,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的,即使是那些我們仰望的偶像,背後付出的心血遠超出常人所能堅持的。
固定型思維侷限於有限的認知中,認為天賦比努力重要,他們喜歡被誇讚聰明,於是害怕努力而被人認為不再聰明,習慣蜷縮在舒適區,寧可選擇簡單、重複的題項來證明自己的優越,不敢過多的嘗試,使得腳步停滯在起跑線的不遠處。成長型思維,並不過於在意結果,他們始終關注於自己從中的所學所得,一次失敗並不能打擊他們的信心,喜歡迎接更多的挑戰。在人際交往中,固定型思維總是以自己的方式去認知,關係在他們眼中是固定而不變的: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性格不合就不能相處,一見鍾情就是生生世世。
如此羅列,局外人一目瞭然,但是實際關係中的紛亂往往迷住了雙眼,仍然有很多人帶著有色的眼光、固有的思維,將人、關係牢牢地釘在自己的某些意識裡。成長型思維擁有更開闊的思緒,遇到問題善於主動溝通,積極改善關係。書中提到作者和男友的關係時的例子,兩個人坐在戶外看夜空,男友說:“我需要更多的空間”!女人一般聽到如此的話語,那真的是浮想聯翩,“分手”、“結束”?不敢輕易問出口的困擾,其實當作者問出理由時,男友只是坐的太擠了,想要更大的位置空間而已!
看到這一篇章,還是有些無措,因為自己就是抱持著固定型思維的人,堅持著找到一個完美的靈魂伴侶,殊不知根本沒有這樣的人,即使有這樣的人,對方也未必認同自己啊,但是觀念一旦種下,真的挺難更改的!後天的努力比先天的完美更加重要,尤其是靈活而有主見的人,需要付出與彼此的溝通,才能趨於走向更好的未來!找到當下完美伴侶,並不會一層不變,多少恩愛夫妻成了分飛燕啊!這是一個變化而發展的世界,思維始終要跟上節奏,而不是被固化了!
天賦是什麼?天賦是比常人略高一些的才能,僅此而已,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則需要後天的努力與付出。其實書中有個例子印象很深刻,人名忘記了,故事發生在某著名的音樂學院,有個老師A,帶著開放和成長性的心態教學生,有個學生C學到並不好,很多老師都放棄了,也一再地勸這個老師A放棄,畢竟這所學院更在意成績,與其浪費時間不如將精力投在其他更有天賦的學生身上,但是老師A並不打算放棄,她認為學生學不好是因為方法不對,只要多加嘗試,一定可以學成的。幾經調整,師生之間默契的配合與努力,C越學越好,如今的C也已是小有名氣的行家了。這個小小的故事難道沒有更多的啟發?成就還是毀滅,只在一念之間!
無論哪種思維的人,都能取得相應而不錯的成績,只是固定型思維的人在遭遇挫折時,相對會顯得慌張而脆弱,經不起折騰,過於執著眼前的結果;而對於成長型思維的人而言,挫折、困難、挑戰都不成問題,他們只是追隨自己的心性努力地向前流動,不懼怕他人的言語、不擔心眼前的失敗,一如既往地努力著,忍不住要提起摩西奶奶,天賦異稟,還是開放的成長性思維?摩西奶奶在七十七歲的高齡拿起畫筆,沒有那麼多糾結、思考,能不能畫好?會不會有人喜歡?年齡大了,畫畫累不累?會不會被人取笑?等等,她只是拿起畫筆,一筆一筆地畫起來,至於有怎樣的結果與未來,不作過多的揣度,成名是意外,堅持自己的喜歡才是最美的守候,始終保持好學、成長的心態!
人生沒有必然的結果,只是一步步累積而成的故事,無論是固定型思維還是成長型思維,都必然地行走在自己的人生裡,檢驗的結果各自承擔。固定型思維,讓自己束縛在自憐自艾中,將失敗歸結於客觀的種種因素;而成長型思維,保持著一顆更加開放的心,努力著想要的一切,不拘泥於他人的認知!書中專門一章是講到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真的很必要而有意義,其實更在於給孩子更多的自主探索空間,鼓勵他們的努力與付出,而不是聰明、天賦!
人生,是自己的,在於為自己而努力,哪怕結果並不如期般美好,努力做到不後悔、不遺憾,未來就交給時間,想學的趕緊去學、想愛的勇敢去愛,努力使得一切皆有可能,至少也是不負時光不負自己,始終記得“終身成長”,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