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一瞬
隴西城的中心地段,人稱鼓樓哈(下),源於此地有一巍峨聳立的鐘鼓樓。
這個古樓有多高,老人傳下來的古今(故事)是這樣說的。某年某月的某個冬天,有三個甘省老鄉偶遇於漢中一個私人旅店,時值嚴冬,雪花如席,滴水成冰,不宜出門,三人圍坐在店裡小炕談古論今。都是生意人,見多識廣,聊的甚是投機,一人提議說遇到一起就是個緣分,何不打二兩酒,來一碟花生米,其餘二人積極響應,隨湊了份子錢,把酒敘歡,親如同胞,哥長弟短。不覺日落西山,店家掌燈過來,告誡道,出門在外,不要喝醉誤事,早點歇息,免得熬燈費油,我去給你們填炕。三人標間,只有一個炕,店家怕費柴禾,只在炕眼門處煙熏火燎。店家的炕,死煙槓(冒煙),屋內煙霧繚繞,三人鼻涕眼淚流個不止,加上夜幕降臨,天也越來越冷,酒也醒的差不多了。本來喝的就不多,三人喝了一斤酒,那個還頭不住半斤,議論著各人的酒量,夾雜著苦苦的咳嗽聲,爭論著。不一會兒,煙散去了,炕應該熱了,用手一摸,只有窗根裡熱著屁股大的一塊。問店家,說炕洞填的滿滿的,睡一會就滿炕熱了。大家都無語了,怎麼睡,出得店錢一樣多,誰都不願意睡冷處。划拳定吧,誰贏誰睡窗根,這太傷兄弟感情了,不如這樣,文明點,各自說一個家鄉的東西,誰說的最高,誰就睡熱處。武山有個尖山兒,離天爺還有一錢兒,快人快語,說罷就要倒頭便睡,天爺最高。另一個趕快扶住說,隴西有個鐘鼓樓,半截子戳著天裡頭,便捷足先登,佔領了寶地。剩下的一個酒還未完全醒,自言自語道,漳縣有個鹽呱呱,熱裡冷裡爬求子哈。……
這個鐘鼓樓,官名叫威遠樓。始建於北宋仁宗年間。孟卜有詩讚曰:“韓公安撫來秦風,威遠樓築在渭濱,憑眺自看西土月,旌旗已靖朔方塵。” 皇佑四年,出於加強武備,韓琦在城東一里處建一樓,起名威遠樓,是威震遠方之意。到了元初,汪世顯父子擴建城垣時,將威遠樓移建城中。公元1341年,官府把計時的銅壺滴漏及報時的更鼓置於樓上,因此俗稱鼓樓。 明初,因樓木朽敗,施工重記建。首先砌一巨型磚墩臺基,臺基之上架木構築高樓,其外觀更加雄偉,故改名為“雄鎮樓”。高懸“鞏昌雄鎮”、“聲聞四達”巨匾。清康熙55年加以擴建,改修為磚基三層木構樓,成為現今模樣。並將公元1102年所鑄銅鐘移置樓上,擊之聲聞四達十餘里,俗又稱鐘鼓樓。威遠樓至今有900多年曆史,經歷代維修和擴建,現威遠樓為磚基三層木樓,基座高11米,長27米,寬17米,樓高15米,通高26米。一樓有廊柱24根,三樓均為正面飛簷,簷下斗拱彩繪102朵,樓內樑架扶持制約,結構緊密,垂脊獸頭,昂首高蹲,戧脊套獸,栩栩如生,為隴西一雄偉建築。
據說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地方官紳要把重達4噸的銅鐘移到樓上,但由於樓基高10多米,誰都束手無策,一衣衫襤褸的老農夫在一旁冷笑。郡守見狀便問老農莫非有什麼好法子。老農不冷不熱地回答:我已是土壅到脖子上的人啦,還會有什麼好法子。郡守聞言,恍然大悟,急令人運土堆積,大銅鐘沿著土坡緩緩運到了樓上。此鍾現還懸掛於威遠樓上,為國家一級文物。
1920年12月16日的寧夏海原8.5級大地震,波及到隴西當地,堅不可摧的威遠樓基座居然裂了一條3寸寬的口子。後來有高明的匠人在裂縫上打了幾顆大螞蟥釘,奇怪的是那裂縫竟慢慢地合上了。威遠樓至今還可以看見那幾顆螞蟥鐵釘。
威遠樓匾額,是古郡文化的象徵,原來東南西北各有一塊,前後“鞏昌雄鎮”、“聲聞四達”,左右“南安福地”、“威遠名樓”。現僅存兩塊,這兩塊是莫建成先生巧施妙計,把膠合板訂在上邊,美術字寫成毛主席萬歲和共產黨萬歲才得以儲存下來的。左宗棠書“南安福地”和楊萬炳書“威遠名樓”不知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