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越秀山麓的伍廷芳墓園。筆者認為,此處即鎮南樓(振武樓)故址。
盧潔峰
廣州市越秀山(通粵秀山)舊稱觀音山,是省城廣州的“靠山”。明洪武初年永嘉侯朱祖亮把城牆擴充套件上越秀山,並在山左建鎮海樓,此樓高八丈餘,凡五層,俗稱“五層樓”。在此後的540多年裡,越秀山上唯此樓獨大。1913年龍濟光督粵,在越秀山上增建了兩座新樓——鎮南樓與啟秀樓。由於兩樓均有別名,且已被拆除,因此,今人只知越秀山上有鎮海樓(五層樓),而不知其還有鎮南樓;只知“孫中山先生讀書治事處”為“粵秀樓遺址”,而不知其真身“啟秀樓”的真實位置。
市政廳呈請拆落“振武樓”
1922年1月,廣州市市政廳以開闢觀音山(越秀山)作廣州市公園為由,呈請廣東省署準其拆卸觀音山上的碉樓及振武樓,以所得磚瓦木石移建亭臺。2月3日,廣東省長陳炯明簽發了《準廣州市政廳拆落觀音山上碉樓及振武樓令》(《廣東公報》1922年2月7日),如下:
現準粵軍總司令部諮復內開:案准大諮,據廣州市市政廳呈請以觀音山開為廣州市公園,擬將前督所建碉樓數座及振武樓等拆落,以所得磚瓦木石移建亭臺等情,是否可行,希為查照,核明見覆,以便飭遵等由。查此項建築非徒無用,且礙觀瞻。該廳請將該碉樓數座及振武樓等拆落,以所得磚瓦木石移建亭臺,事屬可行,應予照準。相應諮復,請煩查照,轉飭遵照,實紉公誼等由。准此,合行令仰該市長即便遵照。此令。二月三日發。 廣東省長陳炯明
這道行政命令不長,卻儲存了至少三個十分重要的歷史資訊:
(一)1922年,觀音山上存有數座碉樓及一座振武樓。
(二)碉樓及振武樓均為“前督”所建築。“前督”指龍濟光與莫榮新。龍、莫督粵時,均在觀音山上築有碉樓(堡壘工事),而“振武樓”則為龍濟光督粵時所建。
(三)龍濟光在觀音山上建築的碉樓及振武樓用料上乘,以至市政廳要拆卸之並以其“磚瓦木石移建亭臺”。
“振武樓”位置的確認
觀音山岡巒起伏,地形複雜,振武樓究竟位置何方?幸而,另一側史料接上了這個“證據鏈”(《伍故博士秩庸銅像開幕典禮》,《廣州民國日報》1934年10月10日,第1版),揭開了謎底——
1934年10月10日,伍廷芳銅像在廣州粵秀山揭幕。同日,伍公紀念會在《廣州民國日報》刊登廣告,稱:“伍故博士秩庸銅像開幕典禮訂於十月十日上午十時,在粵秀公園振武樓故址舉行,恐未周知,特此通告。”
伍公紀念會的這則“通告”證明:伍廷芳銅像坐落處,即昔日振武樓故址。
“振武樓”應就是“鎮南樓”
1922年4月上旬,廣州市工務局公佈“開闢小北山路計劃”,4月11日香港《華字日報》第一時間作出報道——
粵秀山開闢公園,自工務局著手興工後,業將大北城頭山路蜿蜒透出五層樓,復由鎮南樓後面開闢支路兩條,通至小北。沿途路線寬約一丈,綿長數千餘尺。將來告竣,汽車可以往來。日內鳩工它材,趕緊建築,大約本年歲底,當可竣事矣。
查廣州史籍,向無“鎮南樓”的記載,“鎮南樓”可能是“鎮海樓”的誤寫嗎?從該報道的上下文看,顯然不是。
1.文中所稱“粵秀山”即越秀山;“大北城頭”則指大北城樓所在地,此地位於今越秀公園西門前的解放北路與盤福路交界處(1950-1990年代稱作“大北花圈”)。
2.廣州市工務局計劃由“大北城頭”開闢一條山路,“蜿蜒透出五層樓”。這條山路,就是如今越秀公園西門前直通上“五層樓”(鎮海樓)西垣外側廣州市人民防空辦公室大樓(即往昔“南越大酒家”所在地)前的那條陡峭的大路。需要指出的是,這條路位於城牆以外;廣州市人防辦大樓則位於城牆以外的山陰下坡處。
3.從“復由鎮南樓後面開闢支路兩條,通至小北”一句可知:
(1)鎮南樓並非五層樓,當然也就不是鎮海樓的誤寫。
(2)從“鎮南樓”之名可見,該樓必定位於鎮海樓(五層樓)以南。查衛星地圖可見,鎮海樓正南約200米處,即為1934年10月10日落成的伍廷芳銅像所在地,此地正是振武樓之所在。除此以外,鎮海樓南面沒有任何建築物堪配“鎮南樓”之名。筆者因此而推斷:振武樓即鎮南樓。
(3)五層樓是北城牆的制高點,1922年北城牆猶存。因此,“鎮南樓後面”必定位於城牆以內的五層樓與鎮南樓之間。換言之,廣州市工務局計劃在五層樓與鎮南樓之間,開闢兩條通往小北的支路。
從“鎮南樓後面”通往小北確有兩條支路,一路起於鎮南樓(振武樓,今伍廷芳、伍朝樞墓園)靠背處之山脊,經五層樓前,依次過海員亭、今廣州博物館美術館展區正面,繼而沿北城牆內側直出小北路,名曰“鎮海路”(沿用至今)。另一路則自五層樓西垣(今南越路)北出,繞道五層樓背後,沿城牆外下方,東向過今廣州博物館美術館展區背後,達於今“廣州市城市公園展覽館”,繼而東南折入今“古城牆路”出小北,名曰“鎮南路”(廣州博物館美術館展區背後的一段“鎮南路”路名,沿用至今)。顯然,鎮海路與鎮海樓相關聯;鎮南路則於鎮南樓相關聯。
查1926年3月廣州市工務局的《建築孫總理紀念堂及紀念碑地址圖》及衛星地圖可見:與粵秀樓相近者有兩處,一是危立於山頂的觀音閣,二是伍廷芳銅像坐落處的振武樓。觀音山得名於觀音閣,鎮南樓因此而不可能位於此地。而振武樓則位於粵秀樓以東(略偏北)約50米處,可俯瞰總統府(今廣州中山紀念堂範界東部),“拱衛”粵秀樓。正因為如此,陳炯明才“特撥隊前往防衛”。1922年粵秀樓附近除振武樓以外,別無他樓。筆者因此而推斷:鎮南樓與振武樓同在一地,無非一樓二名也。
陳炯明曾駐兵鎮南樓
觀音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龍濟光督粵時,更把觀音山劃作軍事禁區;莫榮新接手後照板煮碗。1920年10月粵軍旋粵後,總部下令將觀音山區域內所駐軍隊盡行撤退,以便市政廳著手開闢公園。1922年2月3日,陳炯明更批准了廣州市市政廳關於拆卸觀音山上的碉樓及振武樓以便開闢廣州市公園的呈請。奇怪的是,市政廳並沒有立即動手拆卸觀音山上的碉樓及振武樓。
3月21日粵軍參謀長兼第一師長鄧鏗遇害,省城局勢驟然緊張。4月19日,陳炯明“以觀音山附近一帶地方空闢,無警察站崗,恐有歹人混跡作弊而下令:現駐流水井、馬家祠之粵軍第二師第五團步兵一連,尅日撥隊調往觀音山防守,即指定鎮南樓為駐所,俾資警衛而杜奸徒混跡”。陳炯明調兵駐紮鎮南樓的另一個理由是“孫總統瀛眷近日回粵,擬遷上粵秀樓居住,而鎮南樓與之相近,故當道特撥隊前往防衛。”(《調兵防守觀音山》,香港《華字日報》1922年4月22日)
從上述報道可見:
1.觀音山上有一座鎮南樓,該樓與粵秀樓相近。
2.鎮南樓規模頗大,可容至少一個步兵連過百人駐紮。
鎮南(振武)樓之由來
根據《準廣州市政廳拆落觀音山上碉樓及振武樓令》中關於觀音山上的碉樓及振武樓為“前督所建”的這一記載,筆者試還原相關史事,如下:
1913年8月3日龍濟光受任廣東都督兼民政長之後,即改督練公所(今廣州中山紀念堂範界東半部)為廣東都督府。為安全計,龍氏在都督府以北如今廣州市第二中學操場(該操場是挖鑿山體開闢的)上方的觀音山山崖上,開闢兩級大平臺,建築一幢可容納100-200人駐紮的梯級式磚木結構大樓。此樓居高臨下,收龍氏都督府及其東側之鎮守使署(今廣州市東風中路305號廣東省政府大院)於一瞬。由於此樓位於鎮海樓正南方約200米處,與鎮海樓正相呼應,故取名“鎮南樓”。1914年6月袁世凱授龍濟光“振武上將軍”督理廣東軍務後,龍氏即把鎮南樓更名為“振武樓”,以示榮耀。
1917年護法軍政府武裝討龍,龍濟光旋成“逆賊”、敵人;“振武樓”之名遂歸復其本名“鎮南樓”,並再現於前述廣州市工務局“開闢小北山路計劃”,與陳炯明調兵防守觀音山的命令中。